查看原文
其他

Jessup比赛让你吃过苦吗?

An FOJ 法律读库 2022-10-05
法律读库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


何为“Jessup”?

“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简称“杰赛普模拟法庭辩论赛“,是由“美国国际法学生联合会”(International Law Students Association,ILSA)主办的专业性法律辩论赛。(编者注)



文 | An FOJ


可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啊!


虽然国际公法至今没有成为我的主业,但是对Jessup的热情却是与年俱增。看到中国高校的队伍在国际回合中的成绩越来越好,真的非常激动。很想跟学生和教练们分享一下心得,但也考虑到裁判应和参赛队伍保持距离以避嫌,不便走得太近。


经老队友提醒,可以考虑写一篇小文,也无需抛头露面,也无需互动,只谈心得,未来在赛场上碰到选手和教练时,也无需因抬头见了低头又见而回避。这为我那蠢蠢之心支了一个高招。只是一千个队员、教练、裁判的心中,便有一千个Jessup,所以此方寸中的一家之言,若有不同、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海涵。


1  宗旨和规则


Jessup比赛宗旨是推广国际公法。Jessup老人家如果在世,看到今日的盛况,一定不止是欣慰。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日内瓦公约和议定书、国际法院规约,在学生心中至少雁过留痕。从百年前的案例,到今时国际法委员会的学术和实践动态,到著名的国际法学家,学生们也都耳濡目染了一遍。而各国有重大影响的国内判例和立法,也被学生们推上舞台用来佐证习惯法诞生和演变。如果日后不以国际法为主业,这么备赛期间和国际法刻骨铭心的恋爱就可能是未来一辈子吹“我对国际法有研究”的底气了。


模拟法庭的形式,则让学生们提前感受到了没有硝烟的战斗。法学院的程序法教育,通常以程序规则为主要内容,以明确基本概念和权利义务为核心,缺乏实战技巧。如果考学生写诉状、写审判书,更多地是看文本中的要素是否已经齐备。


而在实践中,代理人怎么强调有利情节、怎么开脱不利情节,怎么解释法条、判例,怎么把情节、法条和重要判例中的判词丝丝入扣地衔接起来,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使之具有说服力,才是核心技巧。如果考学生证据问题,通常看证据三性、举证责任分配。在实践中,代理人怎么挖掘证据,怎么根据手上的证据看碟子下菜地组织论点,怎么防范证据被对方反过来利用,怎么舍弃一部分证据,怎么推翻对方的证据,才是核心技巧。


至于庭审发言技巧,学生的初步认知通常都是来自影视作品,特别感兴趣的可能会去看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等纪实,但在课堂上是很少有机会能学到。


法律是古老却又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活跃在民间,活跃在每一天。模拟法庭是血肉丰满的演习。想想一个国家的巨大利益,放在你的笔杆子和嘴皮子上,你有没有使命感爆棚?到了这个比赛中,不可再想着自己是学生,接受老师的考核。你们是代理人,你们成熟、有智慧,忠诚地为委托人在国际法院主张权利、维护正义!


既然是比赛,大家就需熟悉和尊重规则。现在的参赛队伍已经对规则很熟悉了,老队员带新队员,教练也有延续性;即使是新队伍,也通过阅读、交流、观摩等掌握了规则。


比如书面诉状,需要严格按照边距、行距、字体、页数、封面的规则来排版。千篇一律的格式,是对公平性的保障。谁也不希望别的队伍通过花花绿绿的排版增加美感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庭审中,要严格控制口头陈述的时间,无论语速快慢、分论点多少、遭受到多少提问,每支队伍的庭审陈述时间都是一样的。


交书面诉状不要错过期限,庭审不要迟到。


曾经遇到过一支队伍就开庭时间沟通出现了误解,裁判到了赛场发现只有一边选手。志愿者赶紧打电话通知领队,裁判们则回到休息室去等候,等迟来的学生们坐下来喘口气,裁判们才又若无其事地姗姗而来。


2 题目


每年4月,国际回合比赛结束时,ILSA作为主办单位,惯例会公布下届比赛的主题,然后会有一位或者数位年富力强的国际法大牛捉刀,糅合人类曾经犯过的错误、未来将会面临的危机,暗伏国际法发展脉络、世界格局演变背景,呈上一道以小见大、由浅及深的题目。大牛们反复修改题目,甚至把案情不断反转,力求在每个争议点上双方都优势劣势平衡。到了9月,这题目就出炉了。


原告国和被告国往往是世代邻居、地缘政治中的欢喜冤家,在经济、人口、自然资源、政治体制等各方面相映成趣,相爱相杀很多年。有时是从一个大国分裂出来的小国,同种同源,但后来一个日穷、一个日富,渐行渐远;有时是宗教略有差异的邻国,民间互相通婚、官方常年有领土争议;有时是在同一片海域捕鱼的邻国,科技发展不平衡导致争端激化。情节五花八门、但通常都充满了暴力,从跨境贩卖女人到走私武器,从儿童与驻军作性交易到黑客遥控境外火车相撞,从无人潜艇搜集海底信息到采水过度引起地表下沉。回过来说,如果不是侵犯的客体很重大,也够不上国际争端的门槛。面对这样的大事,安理会、联合国大会都纷纷出来表态。案中大人物和小人物有犯傻作恶的时候、也有身不由己的苦衷。重要人物中至少有一名女性,女国王/女总统/女反叛军领袖/女外长。ILSA一定会客串一个角色,常见是中立的研究机构,偶尔也客串个戏份较多的反角。终于有朝一日,两国停火/休战/暂停外交争议,双双来到国际法院寻求公道。


正因为题目足够复杂,案情足够眼花缭乱,两边队伍才有足够的空间展开游斗。如果是短篇幅的案例分析题,那就只会产生标准答案。而一道20多页的题目,每一段都可以拿出来让选手施展身手。热烈感谢出题的大牛们!


3 准备


不得不说,Jessup比赛是众多模拟法庭/仲裁庭比赛中最耗人的一项比赛,涉及到的国际法知识点非常多。题目中的任何一个争议点,都可以展开成一篇毕业论文。ILSA要提前半年公布主题,公布题目全文后又要给学生们半年的时间去准备比赛,甚至还为学生们甄选了一些有直接针对性的案例和论文作为参考。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可以好好准备、有针对性地准备,免得在浩如烟海的决议、案例、公约中彻底转晕。


这么大的工程面前,主要战术是蚕食、而非鲸吞。希望表现出理想的水平,就要天天下功夫。突击,是没有办法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的。


在比赛准备中,不可回避也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校内选拔参赛队员。年年参赛的老队伍已经很有经验。新队伍或者偶遇人才危机的队伍,有时会面临一个困难:


如果缺乏英语和法律兼长的学生,那么是优先选英语强的、还是法律强的?


我认为没有定论,但可能需要避免比较严重的偏废。法律偏废,有可能出现基本法律概念错误、演讲式的表达取代案情说明、辩论式的表达无法切中法律要点、侃侃而谈却缺乏论证效果;英语偏废,有可能无力海量检索、听不懂裁判提问、无力组织顺畅的语句、法律论证效果大打折扣。


外语和法律,都是要花时间才能堆出优势的学科,但好在只要花时间下去,也确实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英语稍微薄弱的,花一整年准备案子,多读多写多背,英语自然也就起来了;法律稍微薄弱的,花一整年准备案子,多学多问多思考,法律自然也就起来了。所以核心还是下功夫,避免临阵磨枪。


英美法中有一些概念在国内尚未普及,但是对于一些来自海外的裁判,问到这些概念时不会觉得是在问什么生僻的问题,比如证明程度。所以在准备案子时,除了研读国际法外,如果能辅以英美的刑事诉讼法,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回过头来说,新队伍也无需因为暂时没有经验、准备尚不充分而裹足不前。万事开头难,如今几支表现稳定的强队,也并非一开始就兵强马壮、得心应手,大家都是在磕磕绊绊中成长的。不管成绩如何,都是对学生很好的锻炼。


4  诉状(Memorandum)


诉状分成几个板块。其中一部分是事实部分Statement of Facts。涉世不深的学生有时候会小看事实部分的意义,觉得无非是把题目中的情节摘抄一部分出来,并无特别之处。


但正如小时候学的达芬奇画鸡蛋一样,同一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距离、光影看,展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画面。同样的事实素材,不作假、不歪曲,用各种手法去叙述,特写一部分细节、转承衔接原本分开的几个细节,会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而诉状,主线就是事实——理由——结论,一切都以事实为基础。事实部分要写得动人,显得己方是无辜的、行侠仗义的、给世界带来和平的,而对方是霸道的、危险的、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这样有引导性的画面,偏偏还毫无捏造、自然顺畅、诚意满满,就能为后面的理由和结论打下很好的基础。


有时候会见到队伍(包括诉状和庭审)否认题目中的一些事实、或者对个别事实作过于牵强地延伸解读,这会使起跑线发生动摇,削弱比赛的基础。


理由论述是核心。引经据典、归纳演绎都在这里呈现。这里就要考验队伍的检索和应用能力了。


公约的条文很精炼,但是每一条是否适用、适用起来是否牵强、过往有没有别的案子适用过这样的条文。


习惯法的存在若隐若现,要多少国际、国内的实践,才能证明这已经是具有普遍拘束力的习惯法,即使已经有了习惯法,还有没有例外。


安理会的决议,到底是几个意思、多大范围的授权,怎么解读才能说行为国已经超出/没有超出授权。


在解释法条的时候,到底是尊重历史的经典解读,还是展望未来、与时俱进地解读。


火拼事件里,到底是适用人权法还是适用人道主义法。边境多人死亡,到底是种族灭绝还是领土争端。海洋生物灭绝,到底是环境侵权还是经济纠纷。给案情定性,还要回过头去对事实部分重新梳理排列才能让它跟法律妥妥地结合。


在诉状定稿之前,基本上整个队伍都得天天看文献、隔三差五地交流最近检索和学习中的新发现、对论点的优势角度和薄弱环节进行头脑风暴。


往往厚厚的判例读了好几个,才发现其中有那么一两句核心判词可以跟本案的处理挂上钩。好不容易发现有个法学家的话特别能支持一方的论点,结果一讨论发现有个绕不过去的缺陷又只好弃之不用。


不要沮丧,这些都是最早吃的那几个包子,每个都有用,它们会全方位地武装你们的队伍。当你后续在庭审的时候听到对方队伍里冒出那些曾经被你们舍弃的材料时,你就可以在庭上毫不留情地指出这些论据的致命缺陷,给对方有力的一击。


诉状中另外需要留意的是脚注的格式。因为大量地引用外语文献,所以要着实花点时间学习脚注的惯常书写格式。尤其是各种缩写,在放进诉状以前,要了解它们在英语中的确切含义。切忌想当然,或者盲目照抄各种缩写。


最后的诉状,一定是反复推敲、精工细作的结果。引用到的文献可以装个拉杆箱、看过的材料更是可以放满一面书架,但最后的成品只有薄薄的几十页。正如前人所说,当设计、制造飞机所用的图纸的重量超过飞机的重量时,飞机就可以起飞了。

5  庭审


庭审是个曝光度非常高的任务,队员被选中担纲口头陈词人(Oralist)是团队的信任。作为队伍中的佼佼者,也要记得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整支队伍长期以来的备赛、队友们的检索、分析和起草,都要通过陈词人的喉舌展现在法庭上。所以庭审是展现陈词人个人能力的时刻,更是检验团队水平的时刻。


总体说来,90后学生比80后学生在庭审上的表现上了几个台阶。(很快00后的学生也要粉墨登场了)一来英语口语训练强化,庭上表达越来越自如,早年的部分选手照着稿子念的情形已慢慢消失;二来学生从小当众发言机会增加,实践中累积了自信,在庭审中不卑不亢的沉着气质更加凸显;三来Jessup比赛在国内办了这些年,庭审的套路已经被更好地掌握。是的,庭审有套路。套路的表面是灵活应对,套路的里子仍旧是夯实准备。


裁判的问题都是根据国际法的应用展开的。裁判中的法学院老师们喜欢问学术问题,律师和法官们喜欢问诉讼技巧问题。比如代理人如果提出一个论点,称对方国家的某某行为违反了某某习惯法,裁判们会有一堆的问题可以问:所谓的某某习惯法,存在于哪些实践中;有多少国家在这么做;这个习惯法有哪些要素;对方国家的行为里面哪些情节符合了违法要素;这看上去应该是一些个人行为吧,怎么就上升到国家责任了呢;你说某某判例就是这么判的,那个判例里双方在干啥;跟这个案子有什么相似的,对方国家也这么恶劣吗;那个判例里某某法官的意见不是少数派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对方代理人刚才说他们不存在你说的主观故意,你凭什么这样解读;你们国家说对方违法,不过看上去好像是你们违法在先吧;难道他们不是出于自卫吗;自卫的要素有哪些,为什么他们不满足;你说的这个习惯法有没有过时啊,现在还有人遵守吗;这个如果真的是习惯法,是不是很多国家都在违法;你说习惯法在演变,那些老古董反对演变行吗;对方国家怎么没善意了,他们不是在积极协商吗;除了这个习惯法,你还有别的理由说他们违法吗;好,就算我们同意了,他们违法了,你要多少补偿;你的补偿要求是怎么算的;这种算法是国际通行的吗;有没有别的案例,看看人家是怎么算……裁判们多对一地折磨陈述人,问题千奇百怪,程序的、实体的,陈述人能不能顶住、胜出,就看平常的准备了。莫要觉得裁判们心狠、故意刁难,若是在真刀真枪的对簿公堂中,你的对手绝不会有半点心慈嘴软,也不能奢望法官对己方有天然的同情。


至于应对方法,为了形象一点地说明,就用武打场面来比喻庭审陈述。准备比较夯实的强队,每一个主张抛出来前,就已经想好招法,针对这一主张,自己要使一招剑法、一招拳法、一招掌法、再加一招腿法(四个论点),整套组合下来可以有效实现战斗目标。根据争议点的内容,可能会安排其中剑、拳、腿是以进攻为主(对方违反了国际法),而掌是以防守为主(己方符合国际法的要求)。经过和队友的反复推演,预计裁判和对手可能会有三十个攻击点,所以还得每招化成三式(三个分论点),可能这三式部分是进攻、部分是防守;每式又有三种变化(三个不同角度的论据),可能部分论据适用面比较宽泛、部分论据适用比较有针对性。这样严丝合缝、环环相扣,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备赛期间,队员们不断相互过招,就像羽毛球运动员多个打一个地全方位训练陈词人。一边查看破绽,一边大家头脑风暴,再看怎么让陈词人提升杀伤力、同时怎么护住自己的要害。训练久了,对各种攻击会非常敏感,裁判提问时,一听就明白杀气从何而来,回应直奔主题,点到即止、毫不拖泥带水。如果裁判在剑法和掌法上缠斗,就把剑法和掌法的招式变化都使出来,其他拳法和腿法问题就只谈主干,不再花时间细化。而且根据裁判的火力方向,还可以随时调整出招的顺序。这样,一个争议点陈述完毕,有详有略,但不会有缺憾,从从容容地处理另一个争议点。


准备不充分的弱队,针对一个主张可能只准备了一招剑法、一招掌法,两招都是进攻、没有防守。经过团队推演,觉得裁判和对手大概有四个攻击点,于是将每招化成两式、每式两种变化,就容易破绽百出。碰到执着一点的裁判,指着破绽变着法儿地吊打,就容易陷入窘境,花口舌也不能脱困、而且耗费了完成其他争议点的宝贵时间。


准备得是否充分,还会影响到能不能边比边提高。强队往往功夫扎实,在一场庭审中如果发现了训练时没想到的破绽(裁判有超级武功秘笈,所以都貌似很厉害),可能当场应对得有点狼狈,但是休息时大家马上会一起讨论,做分析和检索,调整招式,给陈词人加血加料。到了下一场,陈词人就会表现得更加强大。弱队则有时候不能领会到问题中的逻辑关系和法律知识点,休息时会揣摩是不是裁判的问题问偏了、这些问题应该跟案子没有什么关系啊。到了下一场,就可能还是缠绕在类似的问题上,走不出去。


也见过剑走偏锋打法的队伍,效果有好有坏。2004年的国际回合中菲律宾的一支队伍,在一个对他们那方而言本来是劣势比较明显的争议点上,彻底跳出题目原先设置的大坑,独辟蹊径用另一个角度来描述事实、适用法律,毫无破绽,震撼了全世界的参赛队伍、征服了裁判,获得了冠军。这支武艺高强、出奇制胜的队伍一定也给其他队伍带来了启发。后来也频繁见到有队伍提出新奇论点。我一直觉得努力创新的态度是要肯定和鼓励的。但也发现试图出奇制胜的队伍,有的在备赛时推演不够充分,以至于真正施展开来的时候有点像小孩舞大刀,功力不足、失去平衡,反而容易伤到自己。


庭审,是一支队伍集中体现其备赛成果的时刻,越是到了关键时刻,越是要沉着冷静。虽然前面用了武打的场面来做比喻、虽然裁判有时候咄咄逼人、虽然站在台上可以感觉到荷尔蒙从头到脚飞速流转,但是,克制、有礼是代理人的基本人设。表情、语调、手势等可以参考《教父》中老教父在讨论大事时略有感情但不疾不徐的音调和语速,以及与语义搭配合适又不张扬的肢体动作。开场白、连接词、专业地表达观点时的套话,可以参考过往比赛的录像。台上三刻钟,台下一年功。无论表现是否满意,站在那里受打磨,就是终生有益的锻炼。

6 申诉


是的,申诉是比赛的标配,尽管很大可能不需要动用。然而赛事组织是一项庞大繁琐的工作,组织方偶有差池也不奇怪,很可能是无心之过,但参赛队伍要足够敏感,快速并且恰当地申诉。


比如国内的诉状都是A4纸打印,长度可能正好符合规则要求的页数,到了DC,美国主流使用Letter纸,比A4纸略宽、略短。同样的诉状内容,打印出来可能超出页数限度了,要被扣分。这样的情况,要及时申诉,而且组委会也会马上改正。


7 其他


未出校门,就要学博弈、机变,确实难为学生们了。但是法律就是要求人成熟,国际关系也是如此。文科生没有太多的场合去做科技研发,聪明才智就要用在分析世界、优化规则、提高人类文明整体效率上。


Jessup比赛除了训练学生的控辩技巧、锤炼人的意志外,给了学生们一个在多变世界格局中学习用专业视角看问题的机会,也能让学生明白和平的意义、稳定的价值,即使工作中不再以国际法为主业,在看到热点问题时,也会有更多的感悟。宛如儿时背诵的古文诗词,其长远的影响和意义,背过的人永远有体会。而且长达一年的准备,队友们一起披星戴月泡图书馆,假期里宿舍楼空了队友们还在天天碰头学习,比赛的时候一起笑、一起哭,以后真是一辈子的情谊!教练们带年轻的队伍排兵布阵,其中的又累又开心,也能写几期专栏。


裁判们来自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但是大家对比赛的热情都是一致。有的裁判年事已高,但年年都坐长途飞机过来、喝着咖啡对抗时差。有的裁判新手上路,比老裁判更是格外用心,早早就开始准备案子,好对得起学生们的勤奋备赛。


主办比赛的学校每次都是细致入微地照顾大家。志愿者们从来没有疲倦的时候。每次走进赛场,看到桌子前面挂着一块帘布直到地面,就觉得很贴心,选手和裁判脚底下的小动作就不怕被人看到了。


赞助人的慷慨解囊,使得裁判们有房住、有饭吃,让比赛体体面面。


总之,Jessup比赛是一个机会,它对学生是个机会,对学校和国家也都是一个机会。中国作为有国际担当的大国,与国际法的接口将越来越多,施展国际法专业的舞台也将越来越大。Jessup比赛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在为中国储备国际法优秀人才。年轻的同学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通过Jessup比赛来加速自己成长,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转载请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