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佛山的那些事儿》:(二)祖庙路

佛山人 c2000
2024-08-31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c2000

老佛山的那些事儿:(一)祖庙


編者按:《老佛山的那些事儿》這是“我佛是山人”十年前发表在“c2000.cn”上的帖子了,“十年世事几番新”,“人生能有几个十年”,2020的佛山大变化了,大家日日行,日日见。十年前的佛山怎么样?十年之前的佛山怎么样?你就未必知。读此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是乡愁。因此辑此,以飨读者。



老佛山的那些事儿

(我佛是山人 / 文)

前言


我们身处的佛山,号称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据史料记载,自北宋开宝三年(970年)称为佛山镇,至今刚好有一千零四十年的历史,虽然比不上西安,洛阳,开封,杭州这些在全国甚至全球都排得上号的古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无力抗拒对旧城的大拆大改,叹息着老城在消逝的同时,只有记下一些老佛山的事情,提供给大家作茶余饭后的回味佐料,希望未致浪费大家的时间。2010-8-15



(二)祖庙路


祖庙路(1)

讲完祖庙,很自然的接着讲祖庙路.很多不了解佛山旧貌的外地人和年轻人,对因名气这样大的祖庙而得名的祖庙路,建得弯弯曲曲的,一点城市的气派都没有,连隔壁南海桂城的南海大道都不如,是何原因呢?讲起来,真是一匹布那么长.五十年代末,祖庙路还只是雏形,它是佛山市区最西边的一条沙土路,路以西是被佛山人称为"龙须沟"的新涌,河涌西边全都是田野,竹林和鱼塘.路东基本也没有商店,只在祖庙正门附近,和仁寿寺直到莲花路口这一段,有连片的民房住户.佛山市志记载:1956年,开辟由莲花路至祖庙公园段,为红泥结砖碎路面.1958年初发动市民和机关单位人员清疏新涌,两岸砌上石护坡,种上杨柳和白兰树.1958年9月开辟祖庙公园至惠宁路(卫国路前身)段.由于新涌是弯弯曲曲的,所以祖庙路沿着涌岸而建,也是弯曲的.那有人会问:现在河涌跑到何处去了?它就在祖庙路西的第一排房子底下.1976年祖庙路全条路扩宽,把新涌改作封闭的下水道了.接着,路西从人民路到卫国路这段,先后征用农田建起了地区外贸局,市外贸局的办公大楼和宿舍,以及丝绸试样厂等,新涌就藏在它们的地底下啦.



祖庙路(2)

祖庙路与莲花路的相接处,就是现在珠江酒店的正门对开位置,当年在新涌上有一座桥,桥上车水马龙,桥头有一座大型公厕,桥下是一个多台阶的水陆码头,平时停泊了许多大小农艇,有运载农产品进城卖的,有运肥料回乡下的.我所说的肥料,并非一包包的化肥,而是散庄的农家肥.每天天刚蒙蒙亮,郊区的农民就扒着农艇进城,然后挑着尿桶穿街过巷,收购各家各户夜里存下的尿.小巷里会响起特殊的吆喝---"ei"(拼音),市民听到了,就会把尿坛搬出来,或者干脆就让他(她)们进屋去倒.农民会按尿坛的大小,付给市民几分钱.所以就引伸出了佛山特有的一句俗语"哦尿娶钱",就是指的这回事.这些从各家各户收集的尿,挑到马路边,由手推车拉到莲花路口桥头处,转到农艇上载回农村,用于浇灌蔬菜,它可是上等的肥料.有的农艇很小,只可载十桶八桶,有的大一点,农民为了省事,把船撑到桥下,挑肥的站在桥上栏杆边,对准船舱就倒下去,附近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浓烈的骚味.如果遇上莲花墟日,人声手推车声汽车喇叭声,以及尿桶的碰撞声,还有农艇装肥料的声音,混合一起,形成佛山的市镇早晨交响曲,可真是热闹!

祖庙路(3)

祖庙路上的较大型建筑物,首推华侨大厦.这间作为佛山第一家接待外国来宾和华侨及港澳同胞的涉外酒店,后来也是佛山第一家获颁两星级的旅游酒店,它于1964年落成,大厦题字还是宋庆龄的手迹.由于它的重要性,当年它一直归佛山地区管,而不归市里管,早年间,甚至有一名副总经理还是从地区公安处调过来的.近年产权出让给台商后,已被改名为佳宁娜酒店,很有点洋气.不过,再过十年后,有可能问起佛山人,也会有人不知道华侨大厦是指哪里了!当年建华侨大厦时,正门前建了一条酒店专用的桥跨过新涌,桥的位置,就是种有两棵高大的南洋杉的地方,桥头一边一棵,象征守门的卫士.后来,新涌开始发黑发臭,有碍观瞻,就人工开挖新河道,围绕大厦走一圈,门前这段就填平了.华侨大厦从此不受新涌约束,在大厦南北两边各设边门一个,原正门处封闭改作围墙了.1976年祖庙路扩宽,这一段新涌也同时改作下水道.但到了夏季暴雨之后,下水道的臭气就会从排水口反排出来,蚊子蟑螂特多,附近住户深受其害,如何治理显然已成历史积案.



祖庙路(4)

祖庙路还有一个别名,叫作"香花路",因为路两旁栽有白兰花树,每年五月和十一月两个季节,花香满路,由此得名.谈恋爱的男女青年,也很喜欢晚上到这条马路来"拍拖",有清幽的花香衬托,谈情说爱也会容易成功呀!所以,也引伸出祖庙晚上开门迎客的善举.沿着新涌石护堤,原来还种有一排杨柳树,站在堤边,风吹杨柳,绿波荡漾,很有点人在诗意美景中,心旷神怡的那种感觉.六十年代,在祖庙门前新涌边,还能看到垂钓的人,但因为常有俗称"屎艇"的运农家肥的农艇经过,嫌它水脏的缘故,下水游泳的就比较少见了.随着多年的城市建设,现在留下来的白兰树已日见日少,城建部门补种的绿化树也并非白兰树,香花路的美名早已不保了.而柳树也早已在1976年封闭新涌扩宽马路之际,通通砍光了,一棵也没能留下来,很可惜!如果人类不把污水排进新涌,把它保留至现在,佛山城中心有一条绿柳夹岸的河涌流过,搞成小桥流水,香车美人的意境,那该多好啊,那又是多美呀!总不会让南海桂城搞了一处千灯湖,就让佛山人羡慕不已,自叹寒酸啊!.最近广州有市民动议,拆开荔湾路,恢复荔湾涌.我们佛山是否也应该仿效,提议研究如何恢复新涌呢?



祖庙路(5)

有观众会说,你讲了咁多,还未讲到兴华商场,是否忘记了?怎么可能呢!我很深刻的记得,1982年12月25日兴华商场正式开业,一大早上班路经,看见门前已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三大姨七大妈,人山人海,舞狮队汽球彩旗齐备,正等待开门吉时来临.到了傍晚下班再经过,看见民警在门前守着两大箩筐群众挤掉的各式各样的鞋子,让人认领,商场正面的玻璃门也被挤坏了一块,到底有没有人受伤?未有核实,但看到那两筐鞋,你也知道曾发生过人群踩踏之事啦.有人刻薄地说,为什么不选第二天,纪念老毛的生日呢?老毛不高兴啦,肯定要出事啦!兴华商场是佛山第一间集食购玩于一体的大型商场,加上1984年开业的玫瑰商场,祖庙路商区宣告逐步形成,而老城区里的升平路公正路商区,反之日渐衰落.而兴华商场隔壁的华辉大厦,建成起码已有十年了.原来是几个单位合作开发的烂尾楼,因欠交地价款,未通过验收,属临时使用.最惨的是其中一个合作方老细走佬去了外国,公司又倒闭,此楼听说至今契证未领,如何收拾残局,处理一堆历史遗留问题呢?



祖庙路(6)

再讲对面的优越百货,近日已被拆平了,多家媒体都在议论我国建筑物的短寿,这座大厦大概只建了20年,也可以纳入被评击的范围内.该处原来是市消防队的地头,六十年代中期,消防队从燎原路口迁移到此,但了望楼仅有五六层高,很快就被附近的高楼遮挡了视线,而且门前一带,正逐步成为繁华商业区,一旦遇上火警,消防车难以快速出动.于是1990年左右,又再次被迫迁移去城门头西路.这处旧址卖得非常便宜,如未记错,仅仅90万元而已.是谁买下改建为优越的,就不清楚了.但市民说此处路口为"三刹地",优越其实又曾多次改变经营内容,上面的食肆或百货业开开关关,总体来讲,没有一天真正兴旺过,看来,拆是对头的,又是无奈的.优约对面的百花环球大厦,号称佛山第一高楼,但很快地位不保.顺德北窖有美的集团总部大厦,桂城国际金融高新区也有一座什么大厦,这两处可能会高过环球哇?环球比较新,我就免谈啦.多嘴讲一点,它的前身,原是市房管局的建材修配厂用地.


祖庙路(7)

再来说百花广场,这里原来是属于华侨新村范围,一直到卫国路,路边是一排排的四层楼房,与祖庙路之间是相隔约几十米的绿化带,不是铺草皮的那种假绿化,而真是绿树掩映,环境挺不错的,路对面原是一片笋竹林,没有建筑物.儿时曾与同伴放学后到此寻找竹象,就是一种油黄色的带长鼻子的昆虫,把它捕获后,用火柴盒子盛着带回学校,细麻线拴住一条细腿,放飞呼呼呼的翅膀发出声音,真带劲,玩过几天仍动力十足,令小同学们羡慕死了.今天的小孩子,就算见到,也不会认识竹象了,他们有太多的电动玩具,根本就看不起竹象这类土气的东西啰,甚至怕它会咬人.家长更担心独生宝贝的安全,放学刚出校门就赶忙接走了,怎么办会让他们去野外捉昆虫呢?但今天如要捉竹象的话,也是不容易喔,张槎,罗村一带还找得到成片的竹林吗?哪有当年那么方便哇!

祖庙路(8)

上一则讲到的竹林,刚好就是现在佛山宾馆后门那片的位置.佛山宾馆属于汾江路沿路单位,很迟才兴建,留待以后再讲.先讲日明大厦,就是曾开办过"唐人食街"的地方,前身是无线电三厂,专门生产电容器,品牌就叫"日明",为本地电子整机厂---无一厂,无八厂和电视机厂做配角,还有部份出口,听说连日本东芝等世界一流电子名牌产品,也大量使用该厂的元件.原来厂门很土气,赚钱以后,才新盖起厂门口的大楼.进入21世纪,细小的厂区制约企业发展,于是退出祖庙路,搬到狮山去了.原址搞过食肆,办公楼用于出租,刘诗昆钢琴学校就设在此楼,楼下通道内有一档卖音响的,整天制造噪音,行人走过,牛皮哄哄的,振耳欲聋,真是讨厌死了!我说,学钢琴的儿童在此恶劣环境下,怎么听课呀?世界有名的钢琴家竟然选这种地方办学,弄不明白!



祖庙路(9)

祖庙路与卫国路交界处,是个拐弯,这里顺着路弯,原来建起的是地区华侨商品公司,首层是华侨商店.八十年代,所卖商品要收兑换券或侨汇票,牛B得很,这些票券早已成为历史,商店铺面也分割出租多年了.楼上是中力公司退休管理中心,许多企业退休人员都认得这个地方.约在九十年代中期,华侨公司总经理在与外地经商过程中,拖欠了对方的货款,对方动用了公安机关,采用鸿门宴的手段,把该位经理骗上车去,非法绑架,一直拉回对方扣留起来.单位和家里人一天之后才发现报了警.最后市里是用了什么方法才把人赎回来,没细打听.市里专门为这事通报了全市企业,要求单位领导如与外地单位发生经济合同纠纷,要防止发生同类事故,千万不可单独赴会,小心上当受骗云云......,搞到当时很多企业老总个个提心吊胆,人人自危.一段时间内,都乖乖的晚晚返屋企食饭,不敢轻易去吃贸易伙伴的请.现在回忆起来,也觉得十分滑稽可笑.


祖庙路(10)

佛山宾馆祖庙路后门旁边,是电信长线站楼.原来宾馆并没有开这处后门,但发现自家停车场只有汾江南路一个出入口,极为不便,于是通过市里,给长线站和社队企业局做工作,硬是在两家中间开出了一条后路.这个门明显是规划以外产物,遇有空调大巴从此门驶进宾馆,路窄弯急,路口还设立了一个比大巴仅高一点的牌楼,司机开车进去如同考牌,车慢吞吞的,把路都给堵死了,行人和单车只能停步,对车行注目礼,目送外国游客进去.车上的鬼佬看到佛山人如此讲礼貌(在别人国家只有车让人),纷纷举起大拇指,无声地赞扬咱们.其实市民只是无奈之举,并非都有很高的礼让外宾的自觉性呀!再往南走,祖庙路尽头的那座高楼有两个门牌,面向祖庙路的这边是农行正门;曾做过市侨办和侨联办公楼的那边,是卫国西路2号,现在好象空置了.



祖庙路(11)

祖庙路从北走到南,现在又往回走,继续讲旧事.祖庙路新广场,就是图书馆旁边已拆平的体育场.有新必有旧,那旧广场在何处呢?原来旧广场,是指位于中山路的人民广场,过去市里集会,以及足球比赛,都用这处场地.1969年,全市各界连夜庆祝中共九大召开的庆祝会是在此连夜召开,同年,到高州阳春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的学生开欢送会,也在此进行.平时,公检法机关开宣判大会,更是选这里,最刺激的一次,会后,就在靠秀丽湖的围墙边作刑场,当场枪毙了一名临死还在会上喊口号的反革名分子.但这里场地太小,慢慢觉得不够用了.特别是搞足球赛,因观众座位太少,卖票量小,又没草坪,早期甚至连公厕都没有,凡是有开会活动,要借用隔壁中山公园的厕所,足球队都不愿意来佛山打比赛.市里早已有规划,1965年左右开始动手拆旧房开通人民路,靠祖庙路这片就留作开辟新体育场.而人民广场则移交给市体校使用.新广场,原来就是一块沙土地,也没围墙,只有靠图书馆方向建了一个简易的主席台,平时有人在此放风筝,小孩子也可跑上台去,临时充当大会主持人.每次开大会都要现拉广播器材,十分不便.



祖庙路(12)

到了1973年9月,新广场才建起了观众席作为围墙,但只有约两层楼高,十个梯级左右,仍没有装座位,观众要席地而坐.主席台有顶盖,草坪也种得不好,如同瘌痢头似的,跑道还是煤灰做的,根本上不了台面.市志里说有2万多个座位,我觉得此数不准,反正两个人的位置,挤一挤也可坐三个人罢了.直到上世纪末,我市参与举办世界女足赛前,新广场才进行大规模改扩建.观众席加高并安上塑料座椅,搞了地下停车场,重新种了草坪,建起了计分大钟,还有橡胶跑道,主席台迁到靠人民路这边,场内四个角竖起了高架射灯座,从此可以晚上进行比赛了,这才有点标准体育场的样子.由于位于市中心,开会搞活动很方便,早晚也免费开放给群众搞业余体育活动,为市民服务.但随着祖庙路越来越兴旺,遇上集会搞比赛或其他活动,特别是每年春节花市,也选这段马路进行,人流车流与顾客游客流汇集一起,造成附近一带交通严重堵塞,市民怨声载道,公安交警更是提心吊胆,生怕万一疏通不及时,秩序混乱,搞出一宗人群踩踏的安全事故来.如今新广场不再存在,反倒留下了旧广场,算了一下,它们大约各领风骚二十年,估计世纪莲不止这个数吧?


祖庙路(13)

仁寿寺给佛山人留下印象不深,因为就算是在六十年代,该寺也没有多长时间对外开放,寺塔也是长期关闭着的,令不知就里的外地游客摸到寺前,望塔兴叹.文革前,该寺大殿已让民间艺术社占用,后来艺术社干脆在大殿前面建起四层大楼,把寺庙完全给遮挡住了,让人有喧宾夺主的感慨,不仔细观察,你根本看不出后头原是一座寺庙.倒是位于祖庙路边的寺塔仍不屈不挠地向众人告示,这里是佛教场所.文革前,寺里还有不多的僧人和尼姑,但庙门改在南边小巷中.文革中,这处也改作街道工厂,寺内僧人不知去向.后来艺术社最盛时,把这里也占用了,作为花灯车间,每年中秋花灯大量生产季节,大街小巷都会碰到挑着提着花灯的市民,那是艺术社发外加工的产品,市民在家里做好了,送回这里打包出口.中秋花灯除了供应港澳,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有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到了九十年代,带有小灯泡的塑料玩具灯逐步兴起,占领市场,而用玻璃纸及绸布手工糊的旧式花灯已日渐衰亡,以后,有可能只会在梦境回忆中或博物馆里见到它了.



祖庙路(14)

接着讲影剧院,原名就叫佛山影剧院,文化人所起名字,倒是一点文化水平也显现不出来,土里土气的,近年才改名为琼花大剧院,这还差不多.影剧院约在1978年才建成,由于缺乏远见,门前预留做停车场的地方不足,七八十年代,大家都骑车,问题还不是很大,慢慢换成摩托车,问题就逐渐显现,目前,市民有小车的多起来了,影剧院无法容纳所有观众的小车,有车一族被迫少看电影和文艺表演,"鱼和熊掌不可同得",作出牺牲也是无奈的.影剧院曾在八十年代利用首层临建房,办起冷饮业搞创收.后来又改作老中医夜诊部,倒是很受市民欢迎,门庭若市.一些双职工家庭白天没时间带骇子看病,这个门诊部既给市民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为影剧院带来收入,退休老中医也可继续悬壶济世,真是一举三得.后来,估计部分大医院也从这个越办越红火的夜诊部获得启发,看到了夜诊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先后开设了夜诊.如此说来,影剧院还是我市医疗行业夜诊的开山鼻祖呢!
祖庙路讲得够多了,到此暂停,转讲其他马路。

[c2000] 欢迎赐稿、商务合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2000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