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信通院发布《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

中国信通院 中国信通院CAICT 2023-09-21

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我国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伴随汽车进入智能时代,作为智能驾驶实现环境感知的核心传感器之一,车载激光雷达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其可弥补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统车载环境感知传感器的部分关键缺陷,被业界认为是L3级以上自动驾驶必备传感器。目前,激光雷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技术路线分支多,尚未形成明显收敛,其市场空间广阔,产业链成熟度逐渐提高,产业生态逐步完善。


为深化各方对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体系、产业现状和未来应用发展趋势的了解,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近日正式发布了《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



本报告基于车载激光雷达的应用背景、技术体系、市场空间和产业体系展开研究。报告分析了车载激光雷达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的技术需求及发展现状;梳理总结了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产品形态、市场空间和产业链现状;建议技术产业各方在技术攻关、系统研发、产业应用、生态建设、标准及测评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协作,共同推动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产业发展演进,助力我国智能驾驶持续高质量发展。


报告主要内容

1. 车载激光雷达为智能驾驶增强安全保障。激光雷达具有极高的距离分辨率、角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可直接获取目标的距离、角度、反射强度、速度等信息从而生成目标的三维图像。激光雷达作为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的有效补充,可实现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显著增强智能驾驶的安全性。


2. 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空间广阔,融资投资活跃。随着车规级激光雷达在性能、成本、可靠性等方面优势的提升,激光雷达在乘用车领域、无人驾驶领域的规模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众多激光雷达公司完成多轮融资,国内外多家激光雷达公司已成功上市。


3. 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和产业标准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车载激光雷达技术方案路径广泛,应用算法尚未收敛,各细分器件和算法领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在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态势下,国内正积极开展车载激光雷达的标准规范研制工作,但有待加强各级技术标准的协同规划和统一规范。


4. 车载激光雷达未来发展建议和展望。业界各方需立足“十四五”发展时机,把握智能驾驶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加快推进智能汽车感知部件的高速发展,在关键技术、标准规范、产业基础和应用生态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持续推动车载激光雷达高质量发展。


报告目录

一、汽车进入智能时代,激光雷达作用凸显

(一) 政策推动智能驾驶业务规模逐步扩大

(二) 感知传感器是智能驾驶重要应用支撑

(三) 激光雷达助力智能驾驶增强安全保障


二、技术路线持续演进,集成能力不断增强 

(一) 器件选取分支较多,模组集成趋势明显

(二) 应用算法分支繁多,算法路径尚未收敛

(三) 产品形态持续更迭,固态成为未来方向


三、市场空间逐步提升,投资融资较为活跃 

(一) 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二) 资本市场关注热点

(三) 市场空间增速可观


四、产业体系相对完备,国内企业积极布局 

(一) 国内企业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布局追赶

(二) 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核心专利仍然受限

(三) 国内外标准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构建


五、总结和建议 

(一)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性能降低成本

(二) 逐步收敛技术方案,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三) 强化产业整合能力,引导生态体系建设


主要专家简介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工程师

 谢俊杰 

长期从事光模块、光器件、光传感等光电子领域研究,多次参与光电领域行业标准制定、科技专项等工作。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工程师

刘可为

目前从事高速光模块、集成光器件、通感算一体的光传感技术等光电子领域的研究,参与光电领域科技专项等工作。



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撰写团队联系方式:

中国信通院

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谢俊杰

18810690209   

xiejunjie@caict.ac.cn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告。






校  审 | 谨  言、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中国信通院发布《零信任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专家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