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天祥、龚翔荣 | 国外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基于SSCI样本期刊(2006—2015)的文献计量分析

陈天祥、龚翔荣 公共管理共同体 2022-08-24


作者简介

陈天祥,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龚翔荣,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暨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文章摘要

自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发表以来,公共管理领域逐渐地取得了自身的知识增长,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管理领域的议题也经历不同时代的变迁。论文基于SSCI样本期刊(2006—2015)收集国外公共管理学科领域中的文献,并通过文献计量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当前西方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研究热点主题及其演化路径;经过聚类,发现国外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政府问责与机构改革议题、福利国家与社会政策议题、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议题、欧盟一体化议题和治理与创新议题,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演进和研究纵深化趋势。

关键词:公共管理 文献计量 热点 演化路径

研究缘起


自威尔逊(Woodrow Wilson)的《行政学研究》发表以降,公共管理领域取得了自身的“知识增长”,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管理领域的议题也经历不同时代的变迁。如果说公共管理研究一直聚焦于自身学科的独立性,并努力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那么经过百余年的时间沉淀,目前公共管理领域又在研究些什么呢?它的研究议题又有什么变化呢?本文根据SSCI样本期刊2006—2015年近十年的文献,通过运用计量方法来呈现当前的研究热点主题,分析国外公共管理研究主题的演化路径,以为国内公共管理的研究提供镜鉴。


学科的进步离不开深入的反思,而对学科基本研究议题的分析,则是学科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为了清晰地了解公共行政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也纷纷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国外开创性地讨论与反思公共行政领域的研究状况的学者当属帕里(James Perry)和克拉默(Kenneth Karemer),他们基于1975—1984年美国《公共行政评论》(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的期刊论文对公共行政领域的研究议题、研究方法进行一番探究,并通过扎实的实证研究指出该时间段的公共行政研究仍侧重于应用性,而缺乏基础性; 研究尚不具有积累性; 且缺乏相关机构和资金支持,因此需要进一步聚焦公共行政研究核心议题,推进研究获得制度性支持和改善研究方法(帕里、克拉默,2005)。随后斯托林(Robert Stallings)和弗瑞斯(James Ferris)、休斯顿(David Huston)和德里文(Sybil Delevan)、怀特(Jay White)和科利尔里(Robert Cleary)等根据各自选取的不同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类似结论,即:议题侧重概念性议题,缺乏理论验证和因果分析;研究质量仍难达到主流学术圈 的评价标准;等等(斯托林、弗瑞斯,2005;休斯顿、德里文,2005;怀特,2005;科利尔里,2005)。此后并无相关文献对后续研究情况进行及时分析。


与之相比,20世纪末和21世纪之交,国内行政学界对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状况的反思也开始增加。马骏、刘亚平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行政研究在数量方面的增长十分明显,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专业性得到不断加强,本土化意识也逐渐凸显,并且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影响,但是通过对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的检讨与反思,两人不无担忧地认为当代中国的公共行政研究存在着深刻的“身份危机”问题,即研究重心的“非中国化”、“管理主义”思维盛行和对真实世界了解得不够等,并认为未来要更进一步拓宽研究主题,尤其是应更深入地探察“真实世界”的公共行政,强化理论建构和规范性研究(马骏,2006;马骏、刘亚平,2007;马骏,2012)。目前国内公共行政学界对国内的公共行政研究的动态和我国公共行政研究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刻、细致的反思,但从现有文献来看,既缺乏对国外公共管理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分析,也缺乏对国内外的公共管理研究主题和趋势的比较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本文力图将视野放在当前国外公共管理领域,运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了解2006—2015年十年间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对国内行政管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分析是通过统计和数学等综合性方式来分析知识文献等载体中所隐藏的规律和特征,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兴起于情报学和文献学等学科的重要分析工具。该方法主要对文献的引文、关键词和主题词等做共词分析,也有越来越多通过科学知识图谱来再现知识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的研究(钟伟金、李佳,2008;刘则渊等,2008; Yang et al.,2012)。因此本文借助共词分析原理对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来探查国外公共管理领域近十年的研究热点前沿和主题。由于涉及的期刊和文献数量巨大,手工难以处理,因此本文借助瑞典科学家佩尔松(Olle Pearson)编写的Bibexcel软件来处理大量的文献数据并形成共词矩阵,同时运用VOSViewer、社会网络分析Ucinet绘制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文献数据来源于美国“社会科学文献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中收录的Public Administration类别的期刊。根据Impact Factor (http://impactfactor.cn/)统计公共管理类期刊历年共收录50种期刊,其中:影响因子最大是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其影响因子为2.833;最小的是0.02-0.05,分别有Innovar-Revista de Ciencias Administrativas Y Sociales、Public Interest、Social Security Bulletin三种期刊;影响因子的中位数为0.815。因此本文参照相关文献做法(Meyer et al.,2004),结合效率因素并确保能涵盖大多数综合性期刊,决定选取大于或等于影响因子中位数0.815的期刊(见表1)。



从筛选的结果来看,在24种样本期刊中:在美国出版的期刊最多,共有13种(如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Policy Studies Journal、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等) ;在英国出版的期刊有10种(如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Climate Polic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 Government and Policy 等);在荷兰出版期刊只有1种(Policy Sciences)。可见欧洲类的期刊偏重于政策类,尤其社会和环境类政策研究期刊偏多。总体来说上述期刊影响因子超过2以上的有5种期刊,影响因子在1和2之间的有12种期刊,1以下的有7种期刊,而且期刊涉及了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国外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热点。


(三)样本基本情况

选择上述24种期刊后,本文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以期刊名为并列检索对象,时间跨度设定为“2006—2015年”,文献类型为“Article”,逻辑关系为“OR”,然后再根据Web of Science的“Public Administration”或“Public Management”类别再精炼,共检索出文献8143篇文章;通过Endnote文献查找功能,删除少数会议报导、无作者论文等非研究性论文,最终精确匹配到8124篇,操作时间为2016年3月4日(见图1)。



在这些期刊中,文章数量最多的期刊是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共有为817篇,其中385篇为独著,占总数的47.1%,两个作者合著的有281篇,占总数的34. 4%,三个作者以上合著的有151篇,占总数的18.5%,文章数量最多的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的莫伊尼汉(Donald P.Moynihan),共计17篇,其中2007年他与潘迪(Sanjay K.Pandey)合著题目为《组织在公共服务激励中的作用》文章被引频次达246次(Moynihan&Pandey,2007)。其次影响因子最高的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共计有376篇,其中125篇为独著,占总数的33.2%,两个作者合著的有154篇,占总数的41%,三个作者以上合著的有97篇,占总数的25.8%,而恰巧文章数量最多的也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的莫伊尼汉,共计9篇,其中2010年他与潘迪合著题为《绩效管理中大问题:为什么管理者使用绩效信息?》文章被引频次达136次(Moynihan &Pandey,2010)。在所有样本期刊中普罗文(Kenis G. Provan)和肯尼斯(Patrick Kenis)发表在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的文章《网络治理模式:结构、管理与有效性》被引频次最高,达633次(Provan&Kenis,2008)。再借助NoteExpress的“文献夹信息统计”功能,选择“作者”统计,共有10280个作者。本文以发文量18篇为阙值得出前15位作者及其单位(见表2)。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高产作者也是在公共管理学界享有盛名的学者,其中近十年来收录文献最多(计46篇)的是香港城市大学的(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沃克(Richard M. Walker),为第一作者的文章数量共计23篇,占50%,其中独著为6篇,为第二作者的文章数量有8篇,占17.4%,第三以下作者的文章数量有15篇,占32.6%。独著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章是发表在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的《创新类型与组织环境特征的实证评价:面向配置框架》,被引频次达90次(Walker,2008 )。其次,来自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的安德鲁斯(Rhys Andrews)是唯一文章全部都是第一作者且数量最多的高产作者,共计37篇,100%,其中独著3篇。第一作者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章是发表在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的《跨部门伙伴关系能否实现?公共服务效率、效率与公平的实证研究》,被引频次达70次(Andrews & Entwistle,2010)。进入并列前第12名的唯一华人作者杨开峰,共计18篇,其中为第一作者的文章数为9篇,占50%,为第二作者的文章数5篇,占28%,为第三以下作者文章数有4篇,占22%。为第一作者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章是发表在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的《公民参与和官僚回应:参与价值观、利益相关者压力和行政实践》,被引频次达73次(Yang & Callahan,2007)。



从表3中列出大于100篇发文机构中看,共有8所美国的大学,占50%,6所英国的大学,37.5%,荷兰1所,丹麦1所。文章发表最活跃的是英国的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文章数量共计372篇,尽管没有发表文章突出的单个作者,但整体实力强劲;其次是美国的佐治亚大学系统(University System of Georgia),共计263篇;之后其他大学机构均在200篇以下。


国外公共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的确定

本文分析对象是各篇文章的关键词,因为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往往能够通过规范化的关键词进行反映,由此对关键词的共词分析是能发现当前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主题。根据Bibexcel的关键词统计,发现在 8 124 篇文献中共有8820个关键词,总频次高达22652。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精准,对关键词进行预处理:首先词意完全相同合并,如将Decentralisation并入Decentralization,United States并入USA;其次专有名词缩写与原词合并,如将“European Union”并入“EU”,“Agenda Setting”并入“Agenda-Setting”。再次,对同一单词的单复数形式进行合并,如 Institutions 并入Institution,Policy Instruments并入Policy Instrument等等,在此不做累赘;根据多诺霍(Joseph C.Donohue) 等人提出确定高频词汇边界公式(I1 =关键词频次为1的数量)确定关键词的数量(Donohue,1973) :


通过计算后得出高频关键词数T=109,由于考虑到第109高频关键词与后续关键词皆是共同频数23,因此扩展以关键词频数23词为阙值,对词意较为宽泛和带有学科统称性质的关键词,如Policy、Public Policy、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Management、Reform、Development等。最终选取前112个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作为国际公共管理研究热点的高频关键词。由于高频关键词的数量较多,本文仅列表前41个高频关键词(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国外公共管理研究的期刊论文的关键词频次最高的是Governance,高达304,将词频分为三个阶段(2006—2008年,2009—2011年,2012—2015年)可以看到在前两个阶段该关键词是相对平缓增长,增幅在33%左右,然而2012—2015年阶段发生了巨大的增长,相比上一阶段的增幅100%以上,可见治理概念和手段已为公共管理广泛接纳和认可,并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话题。同样类似的关键词有Eu、Europeanization、Climate Change、Regulation、Innovation、China、Usa、Legitimacy、Policy Change、Public Opinion、Collaboration、Lobbying等,如China的关键词增加一方面显示中国学者越来越多在国外学术期刊发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发展转型中的中国具有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议题和素材吸引者众多学者关注,特别是中国在政府改革、反腐、社会治理、环境等方面的议题都吸引众多学者关注(Wang et al.,2012; Shi,2012; So,2014; Gong&Zhou,2015)。还有一些关键词一直是保持着持续增长,尽管突变性不强,但足以反映该议题获得持续性的关注,如Local Government、Welfare State、Accountability、Social Policy、Decentralization、Democracy、Poverty、Networks、Performance、Corruption、Trust等等,反映了公共管理领域中关于地方政府、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绩效与问责、分权与民主、腐败与信任等的议题的经久不衰(Ossege,2012; Smith&Umans,2015)。


(二)可视化聚类分析

VOSviewer是软件荷兰莱顿大学凡艾克 (Nees J. Van Eck )与沃尔特曼(Ludo Waltman)研发的可视化软件,能够绘制引文、作者和关键词等共现图谱( Van Eck & Waltman,2010)。VOSviewer软件近些年来逐步受到国内的学者关注,主要是由于其在图谱视觉化和聚类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左丽华、肖仙桃,2015)。因此本文在通过Ucinet将相似矩阵处理为VOSviewer软件可读文件后,生成国际公共管理领域研究主题的聚类和热点图(见图3)。

网络密度(Density)反映社会网络节点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密度越大,成员之间的关系越紧密。网络密度越接近1则表明网络中的各行动者联系越紧密,反之则越松散。根据Ucinet软件计算,该网络密度为0.333,标准差为1.185,图的中心势为45.50%,这说明网络密度水平一般,总体程度存在集中趋势,局部相对分散。但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看出,频次最多的是治理(Governance),达到304次,节点圈层最大,居于图谱中核心位置,众多关键词和它有联系;其次是EU,达到283次;接下来就有Climate Change(187)、Welfare State(89)、Accountability(75),分别引领着不同的聚类群,呈现出总体集中趋势和局部相对分散相结合的概貌。




根据VOSviewer软件的模块化聚类算法共识别出5个大聚类。112个高频关键词在5个聚类内部的分布情况如表7所示。通过对每个聚类内部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将5个关键词主题群的归纳如下:(1)主题群1政府问责与机构改革议题共包括30个关键词,主要集中探讨政府绩效问责制度,以及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官僚机构改革,涉及到地方政府的绩效问责、伦理与腐败问题、分权化趋势下的NGO等社会主体的参与问题、公共服务中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服务动机等;(2)主题群2福利国家与社会政策议题共有27个关键词,其主要涉及的议题集中围绕福利国家深层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调整,以及关于教育、就业、贫困、健康医疗、移民等社会政策的研究;(3)主题群3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议题包含24个关键词,集中研究当前气候剧烈变化下如何通过调整适应性政策来减弱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从而使得发展中和发达国家都能可持续性地发展;(4)主题群4欧盟一体化议题共有18个关键词,讨论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欧盟监管政策以及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问题等;(5)主题群5治理与创新议题共有13个关键词,相对其他主题群还相对弱小,主要涉及风险视阈下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以及通过政策网络和学习来实现新的创新发展等。



国外公共管理研究主题的演化分析


已有的文献多从整体上分析了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但是缺乏从时间维度上来分析研究主题的变化趋势。因此,本文依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以三年期为界,将文献主题分为2006—2008年、2009—2011年、2012—2015年三个不同的时间段,通过Ucinet和Net Draw构造关键词网络图,来看每个主题群随时间演化的情况(见图4)。


(一)政府问责与机构改革议题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围绕政府与官僚机构改革的研究一直持续受到关注且研究深度不断加强,始终是当前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该主题群汇聚了30个关键词,通过三个时间段的对比,可以看出2006—2008年处于中心位置的关键词是Public Sector以及相关的Network和Performance等。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始步入中年时代(Hood& Peters,2004),造成公共部门呈现出结构退化、解体和单一目标等状况后,在实践开始强调整体性政府和协同性政府(鲍利特,2011)。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过去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忽略了横向间的协作,过度的分权造成了政治和行政领导者缺乏跨部门整合能力;以及公共部门面对的整个外部环境也变得日益不安全和危险,如恐怖主义事件、SARS等类型的传染疾病和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因此通过整体政府或协同政府理念来重启公共部门改革,有助于重新管理好公共部门的内部网络和外部边界,有效促进跨部门合作(Christensen & Laegreid,2007)。在2009—2011年中心词则变为Local Government以及相关的New Public Management和Institution、Performance Management等,在关注一般性公共部门的制度改革绩效的同时,关注地方政府发展变化同样也是政府机构内部改革重点之一(Proeller,2006; Boyne,2010)。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的地方政府就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一方面中央政府为了减少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而进行分权;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冲击加剧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态势(杨安华,2008)。地方政府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关注内部绩效管理状况,以适应公众的需求,还要与更多的民间组织构建伙伴关系来促进地方发展(Feiock& Jang,2009; Zafra-Gomez et al.,2009)。到了2012—2015年间中心词从Local Government逐步过渡到Accountability、Decentralization等词。正是在分权治理背景下,强调公众参与到政府部门中成为现代民主治理的重要形式,从而也使得对政府的问责变得更为重要,也促发了公共管理界对于它的持续关注(Dubnick,2005; Bardhan &Mookherjee,2006;Teles,2012)。杨开峰认为当前的问责研究和实践都只简单强调问责的缺失问题,且解决方案就是建立更多的问责系统,结果反而事与愿违,因此在未来的问责研究中要致力于如何增进该类知识,即问责主体调节问责压力和问责结构、个体行为和组织产出之间关联机制等知识,并重新反思处理好代理与结构之间的关系(Yang,2012) 。而且这一阶段也显现出两个特点:(1)从一般性叙事议题向具体性问题演进;(2)从静态的组织机构议题向动态的官员行为和心理议题迁移。未来的趋势应该会越来越关注在政府改革中的具体问题的探讨,如跨部门协调、分权与集权等议题(O'Leary &Vij,2012),未来对于官员行为和心理等研究主题亦会快速上升,如官员的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动机等(Hsieh et al.,2012; Ritz & Brewer,2013)。


(二)福利国家与社会政策议题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福利国家开始在西方兴盛以来,学者们就一直持续该议题的研究,但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得传统福利国家开始经历一系列改革,乃至开始收缩,但总体上来说,整体欧洲国家的福利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传统福利国家开始缩减福利政策,而南欧和部分东欧国家却开始完善福利政策,同时在欧盟背景下也出现福利国家的外化现象(周弘,2001)。因此从主题词的演变状况来看,研究重点问题并不在于福利政策的存废,而在于福利的提供方式和更细化的社会政策改革,例如就业、教育、退休之类的政策。


从图4可以看出,2006—2008年,中心关键词是Welfare State、Social Policy、Agenda -Setting 等。这也说明尽管福利国家面临着一定困境,但未动摇西方国家对于福利国家方向的建设目标,同时欧洲的监管国家的兴起,开始逐步关注具体的社会政策的完善和补足来适应新的变化(O'Connor,2007;Haverland,2007)。到2009—2011年,中心关键词Social Policy 有了显著的上升,而Welfare State开始式微,主要是由于2008年以后世界性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各国的财政,使得福利国家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但整个福利改革趋势不是减弱福利而是逐步增加福利(郭磊,2013)。从瑞典的一项公众调查来看,民众整体依旧支持福利国家,并愿意支付更高税收来支持高福利,但也更关心福利被滥用状况,并希望通过福利社会化手段来提升服务质量(Svallfors & Stefan,2011)。从关键词上看,对Migration、Gender、Education等关注也上升,这也说明在在欧盟一体化的推进下,使得欧洲国家劳动力流动变得更为频繁,冲击着传统福利国家的封闭化福利政策,因此强调适应一体化趋势福利政策改革(Husermann,2010)。


到了2012—2015年则Social Policy与Welfare成为最明显的中心关键词,同时Public Opinion也上升极快,这显示在这十年间该主题从一般性的福利国家与制度改革的讨论逐步深入到具体的社会政策对福利的促进,并发现公众意见对于社会各类政策的调整有着重大影响(Breznau,2017)。



(三)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议题

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气候变化问题一直是公共管理领域讨论的焦点主题之一,该主题群共汇聚了24个关键词。从关键词的三个阶段变迁来看,2006—2008年间,中心关键词是Climate Change、Kyoto Protocol和Climate Policy 等,该阶段集中在气候改变及其应对政策探讨,涉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强调依赖京都协议和联合国排放框架条约为基石,从政策工具角度利用碳排放市场和再生能源等方式来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Betz et al.,2006; Hope,2006; Palmer et al.,2006 )。西方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压力过高且不公平,虽然一些国际社会力量出于中国经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驱动力因素而考虑减轻中国碳排放压力,但在整个国际贸易中中国大量货物出口于其他国家,且生产这些货物所排放的碳量占2004年当年全国的23%,而这个在谈判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Wang & Watson,2008)。


2009—2011年,则看到USA、Emission Trading 和 Renewable Energy等关键词有了明显的上升,2012—2015年则Technology Transfer 和 UNFCC 等关键词有所上升,可见在讨论气候变化问题上最开始强调气候变化的背后原因以及由此产生负面效应,逐步更关注国际间的一致行动,尤其是在可行性政策措施和环保技术的转移上应该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倡清洁发展机制,但仍然缺乏有效解决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间承担义务的公平性问题(Clo, 2009;Stephenson&Boston,2010; Murphy et al.,2015)。


(四)欧盟一体化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欧盟的一体化也在不断推进,因此对于欧盟的问题研究也逐渐从传统的国际关系领域拓展到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领域中来,更多研究倾向将宏观研究欧盟一体化与合作问题转向具体民主化运作方式,如欧洲议会等机构和功能等议题讨论,并不断强化欧盟的合法性,使得欧盟日益超越一般国际性组织 性 质,成为替代国家功能的特殊政府间联盟(Schneider & Hage,2008; Hagemann & Hoyland,2008; Delreux,2008)。从图中显示的各阶段关键词演变趋势看,EU 始终成为各个阶段的核心关键词,并围绕其周围的关键词集中是Regulation、Legitimacy和Democracy 等,受到1999年欧盟辞职危机影响,欧盟有意开始强化提高管理能力和提高合法性的目标,从而让欧盟委员会能够更好地履行其日益扩大的职责,从而表现出欧盟一体化加速趋势(Levy,2006; Beach,2007)。欧债危机爆发后,由于过去欧盟的不断扩张,使得欧盟间国家发展并不平衡,从而在经济方面欧盟内部发生较大分歧,并对国家认同构成了威胁(Kelemen et al.,2014; Kuhn & Stoeckel,2014)。



(五)治理与创新议题

该主题群相对于其他主题群的研究议题较为分散,同时也相对较少,总体呈现出新发展的特征。从关键词的密集程度看,整体上Governance成为该主题群最为显著的关键词,其次是Innovation和Risk,这也反映了对于治理及其方式开始广泛运用在各个研究议题。从图4可以看出,在前面阶段中,治理主题更多集中关注机构主体间的合作治理,并创新相应的合作治理机制等( Callahan,2007;Hutter&Jones,2007)。在最近阶段中,则强调政府尤其是随着环境、科技等变化社会日益风险化,各国都致力于创新和丰富治理主体和方式,使之能有效解决当前问题(Brown&Osborne,2013)。


研究发现与结论


在本研究中,基于影响因子排序,我们选取了公共管理领域的前24SSCI期刊2006—2015年间发表的论文作为分析的样本。根据样本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构建共词矩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出十年间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五大研究主题,并分成三个时间段观察上述五大主题的演化情况。通过定量化的操作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整个国外公共管理研究议题呈现多元化发散趋势,除了传统向内关注政府机构改革研究主题之外,同样也向外关注更多现实议题和政府机构以外的多元主体。尽管各个研究主题之间的跨度相对比较大,但也不难发现之所以如此,恰恰是因为公共管理关注的议题紧跟现实性,并致力于将研究焦点重新从机构本身转到问题方面。换言之,公共管理领域的议题总是兼顾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导向,在两者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公共管理才会有效地实现自身的知识积累。


其次,从时间-议题维度的二维视角对比分析,各研究主题的成长体现出层次性特点。一方面对于传统研究,如议题群1反映的政府机构改革本身的研究不断日趋成熟,而且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宽、深化。另一方面,当前研究还结合了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拓展出一些新的主题,如:议题群1中公共服务动机、腐败问题研究的次主题上升趋势非常明显,当前已是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还会在未来成为引起人们更多关注的研究议题;议题群2中社会政策逐步跳出福利国家,这与当前突出的公共管理应当服务于民生福祉,有助于人民的幸福生活,有着深切的关联;议题群3对气候变化问题逐步从讨论气候政策的重要性逐步转变到具体的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议题群4则根据每个阶段欧盟所面对的问题展开热点探讨,以回应欧盟内部的各类改革;议题群5凸显出公共管理领域在面对环境日益复杂化和风险趋势加强情况下,更加要求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上进行全方位改革。


再次,从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主题的对比来看,研究主题的交集较为明显,都体现强烈的现实性,但也凸显区域性。司林波等(2007)对国内近十年八种公共管理期刊进行计量化分析,将研究主题归纳为公共管理理念和目标、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手段和途径、政府职能、政府改革与创新、政府绩效等六个方面。苏楠和罗中枢(2013)将2005—2011年间的行政管理文章主题归类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型、公务员制度建设、政府绩效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问题、公共行政理论、政府责任与危机管理、电子政府与信息公开、公共政策与公共参与等十个方面。基于上述国内主题归纳与国外主题相比较:(1)研究主题有较多共同之处,且国内主题并不比国外研究滞后,研究视角也向地方和基层政府迁移,以及治理与创新主题也成为当下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新途径。(2)国内的公共管理研究主题的本土化有较大改善,但同时也要拓宽国际化研究主题。随着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过去对于本土化研究不够的担忧正在改变,甚至还表现出紧跟现实的趋势,如对于转型期的各类群体和公共危机事件的研究。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对于国际化视野研究尚需加强,如与国外公共管理实践的对比研究等。(3)国内外研究主题都明显具有区域性特征。如欧盟一体化议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而国内公共管理研究主题自然很难扩展该区域,事实上也并不一定需要扩展。




文章来源:《公共行政评论》2018年第6期

本期编辑:小胖师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