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脱贫攻坚中的清华青年

清华大学 2023-11-25

日出,炊烟,雪山,晚霞

村庄白雪皑皑,群山云雾环绕

风景如画,条件却异常艰苦


在这里,有这样一群清华人

他们始终牢记着一句话

为了彻底消除贫困

就需要有人奔赴贫困


他们义无反顾,信念坚定

每个故事都令人深深感动

奔赴贫困,扎根基层

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因为这里

是他们热爱的广袤土地





和云娟:当青春遇上春天

“我自己是从

边远地区走出来的少数民族学生

心中一直存着一份

为家乡发展尽绵薄之力的心愿”


和云娟在工作不到一年后

作为在贫困县长大的纳西族姑娘

主动申请驻扎

云南省祥云县下庄镇大仓村服务



在这个贫困村 小学师资匮乏

尚未开设英语课程

她在大仓小学创办了大仓青苗英语班

每周义务为五、六年级学生上课

同时 她积极协调县文联、县文化馆

与驻村工作队组成师资队伍

面向大仓社区的孩子们开设兴趣班



2019年底

云南省大仓村182户

共701人完成整村脱贫


和云娟曾写道——

“在乡村希望的田野上

青春遇上春天

在春耕的季节里

萌芽的是脱贫的希望

在青春的沃土上

绽放的是百姓的微笑

这就是青年扶贫工作队员

奋斗的青春”




王伟忠:扎根在家乡的大地上

“我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

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

而是让家乡摆脱贫困


他是王伟忠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

宁远堡镇龙景村第一书记

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在扶贫工作中

他带领工作队挨家挨户“摸”情况

申请公益岗位、发展养殖业和乡村旅游

他基于每户村民的实际条件

为他们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扶贫资源



甘肃省龙景村共有贫困户81户

是金川区贫困户数量最多的村

但在2018年就实现全部脱贫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从来到甘肃的那一刻起

王伟忠就如同一根修竹

在基层深深扎根



朱松岩:是理想,所以坚定不移

我觉得这是实现我人生理想

和人生抱负的最好场所

所以我坚定不移地选择回到基层”


因心怀如此理想

新婚不久的朱松岩毅然告别妻子和幼女

主动请缨调往扶贫一线



任职期间 他的足迹遍布全乡

10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181个家庭

他走遍了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全面了解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

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



基层扶贫工作繁忙的他

有的时候一个月才能进一次家门

看着三岁多的双胞胎女儿

朱松岩也会感到对家人亏欠良多

但他坚信——

“等孩子长大了

知道爸爸是脱贫攻坚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一定会为爸爸所做的工作感到骄傲!”




陈诗慧:奔赴乡村,青春无悔

清华说要上大舞台 干大事业

我觉得西部的乡村就是一个大舞台

基层的工作就是一个大舞台

脱贫攻坚就是一个大舞台


当主播、开民宿、卖文创、当老师

自己也才新婚不久,便成为了

3个家庭5个孩子的代理家长……

身为四川省革新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陈诗慧

在基层展现了扶贫干部的各种可能性



2020年初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

作为革新村主要扶贫桥梁的电商事业

在巨大的滞销压力下

陈诗慧迎难而上

通过对电商体系的迅速改革

大大提升了产品曝光度和订单销量

仅2020年上半年的电商渠道销售额

就接近2018年全年



投身扶贫,关怀扶“志”

趁青春赴一线,用青春见真实

这是属于她的青春无悔



他们,是清华2000余名

扎根基层,助力脱贫攻坚

和乡村振兴伟业的校友的缩影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深耕基层一线的清华人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

扎根乡村,奉献基层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往期报道

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

向多样的世界提问,你想问什么?

23岁半的清华人,能做什么?

点击查看👆


来源 |职业发展中心

排版 | 郭斯文

编辑 | 安妮 郭斯文 赵姝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