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3-10-2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人工智能与社会认知(专题讨论)


图灵测试与社会认知



摘要:图灵测试是AI的哲学基础,曾一度激励了AI的发展。今天,一些人仍将它看作AI的“黄金标准”,但更多的人认为它已然“过时”。那些对图灵测试的批评源于对它的误解,其中包括行为主义、取消主义、归纳主义解读。一旦这些误解得以澄清,批评也就失效。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是图灵测试的支持者,也大都未能领会它所蕴含的深刻洞见。这个洞见就是,智能是个“情绪概念”。与智能的“情绪概念”相匹配的是对图灵测试的反应依赖解读。普劳德富是此立场的当代倡导者。不过,她对反应依赖解读的表述是有问题的。机器要通过图灵测试就需要具有与人类相当的社会认知能力。这告诉我们,要建造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其关键在社会认知,而非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重在对智能的隐匿本质给出计算解释。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灵测试;情绪概念;社会认知

作者:王华平,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广东珠海519082)。


机器遭遇他心:
人机互动时代的社会认知



摘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社会机器人正坚定地从虚构走向现实。随着复杂的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社会机器人的开发亟需妥善处理机器人、人类和情境的关系。当前,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解决人类如何感知并与这些智能体互动,以及人脑在多大程度上将智能机器纳入人类社会环境等问题。人类与机器人互动的最新发现、当前挑战和未来方向呈现出跨学科视角的复杂性,并逐渐衍生出人机互动与社会认知的互惠约束问题,具体涉及人机互动的拟人化以及第二人称特征。相关思考酝酿出人机互动的社会神经科学框架。该框架聚焦拟人化人机互动在非言语交流上的多维空间与特征相似性,并借助第二人称神经科学范式比较了人−人互动和人−机互动的神经机制。机器他心的未来仍有待整合来自认知计算神经科学、社会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等不同但互补的研究领域的发现,从而重塑社会机器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潜力和限制条件。

关键词:他心问题;社会机器人;人机互动;社会认知;拟人论

作者:陈巍,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教授(浙江绍兴312000)。


现象学形而上学的第三种可能
——舍勒现象学的实在问题研究



摘要:实在问题在现象学形而上学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该问题或是作为现象学开端就需要克服的障碍,或是作为现象学追求的最终目的,但无论如何该问题都在规定着现象学的方向。胡塞尔的先验还原从一开始就要悬隔实在,而后在纯粹意识基础上重新将之构造起来。海德格尔则将提出实在问题看作哲学的耻辱,根本上将之消解为存在者的一种存在方式。只有在舍勒的哲学中,实在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其哲学中的积极问题。在其进入现象学之后,更是尝试在现象学上用抗阻来阐释实在。在最后舍勒还基于对实在问题的探究,确立了意欲与冲动的基础地位,在现象学上恢复了一系列形而上学的论题,并批判了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开创出现象学形而上学的另一种新形态。舍勒后期的实在思想成为当下讨论现象学形而上学的新资源。

关键词:实在;意欲;现象学形而上学

作者:尹兆坤,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陕西西安710119)。


数字经济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实践(专题讨论)


市场型计划经济:
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图景



摘要:市场型计划经济是一个既有别于纯粹市场经济,也区别于市场和计划相混合经济,更不同于政府官员拍脑袋的行政型计划经济的范畴。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导致市场型计划经济模式,是以厂商能够获取完全信息为基本条件,以新科技成为市场资源配置主角以及整个社会实现顶级科技水准为前提。市场型计划经济之所以被视为一幅图景,是因为它具备了理论探索价值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又不具有现实意义的缘故。针对大数据时代资源配置方式有可能会改变的情况,我们需要搞清楚信息是不是完全来源于大数据以及怎样来源于大数据,需要弄明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会形成什么样的科技水准,需要解说人类挖掘和搜集大数据的方法、途径和技术条件配置,需要解释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将会使以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为载体的“算力和算法”推至什么样的高度,需要解释“算力和算法”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才有可能准确预判总供给和总需求及其结构。通过重点分析人类挖掘、搜集、储存、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大数据的科技水准变动,力图通过顶级科技水准对市场型计划经济有没有可能实现的逻辑进行考量。关于对数字经济未来发展与市场型计划经济图景之相关性的探讨,不夹带任何主张计划经济的思想倾向。

关键词:数字经济;市场型计划经济;顶级科技水准;大数据;人工智能

作者:何大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浙江杭州310018)。


大数据驱动与经济发展:

理论机制与规制思路



摘要:大数据是数字时代的专有名词,其内涵具有显著的学科差异性。从经济学角度看,大数据可区分为代表商业机会的流量和促进供求一体化的深层信息两种衍生品形态。虽然流量和深层信息都是稀缺的生产要素,但它们的内涵表现、本质属性以及经济效应却完全不同。通过对数字经济理论机理的探究,传统经济理论中以协调供求关系的边际利益均衡机制和以驱动经济增长的货币流量机制都无法适用数字经济,取而代之的是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利益共享协调和社会再生产两大独特机制。其中,大数据利益共享机制包括流量的需求改善效应和深层信息的供求创造效应,前者属于价值转移问题,表现为电商间收益的结构变化;后者则属于价值创造问题,根源在于深层信息对产品供求关系匹配的优化。大数据驱动的社会再生产机制揭示了数字时代的经济增长内核,明确了国民经济循环能力与扩大再生水平取决于大数据深层信息的积累及作用。对两大机制结合分析,得出了数字经济中垄断与竞争互为条件的重要结论。由此引申出要对数字时代大数据的运用实施管理,就必须解决好引导平台商更多依赖开发深层信息而不是靠流量获取收益,为此需要对平台市场结构,大数据衍生品规制以及大数据深层信息开发激励等方面做好规制引导。

关键词:大数据;经济增长;理论机制

作者:胡晓鹏,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20);徐群利,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20)。


“算法革命”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算法革命”作为一种超越以往技术创新的生产力革命,重塑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生产力要素及其内在结构,即数字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一种新形式,数据成为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新劳动对象,数字劳动资料成为人类劳动资料演变的最新形态。然而,私有制主导下资本主义仍然以掠夺剩余价值为根本目标,并无法形成真正的有利于生产力进步的先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且形成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中的算法监控、交换关系中的算法垄断、分配关系中的新不平等及消费关系中的算法歧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算法革命”具有相统一的进步性和动态适应性,为“算法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进路。

关键词:算法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

作者:马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200433);陈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中国非常态制度的形成与转换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的圭臬。在这一背景下的中国非常态制度形成和发展,亦成为中国防范和应对重大风险的重要制度创新。“平战结合”“专常兼备”等均被视为国家进行非常态治理的宝贵制度资源,但少有研究解释这些制度的形成、转换以及背后的功能机制。基于应急管理、突发公共卫生管理的案例发现,中国针对重大风险的制度实践多起源于临时性的事项应对,并遵循了事件应急、组织嵌套再到制度嵌入的变革脉络。这一过程包含三种稳定而重复的功能机制:首先是灵活衔接机制,国家将与新风险相关的含糊不清,以及为控制风险而采取的措施转化为运营和战略;其次是风险转译机制,即将各类风险组织化来重新分配责任;最后为制度嵌入机制,将风险相关主体和资源常态化的分配职责,嵌入在常规的组织运行体系中。以上述机制为核心的非常态制度蕴含着中国特色理论创新的路径,超越了西方“风险事件回应—行政体系应对—个人风险转化”的传统范式。

关键词:风险;国家治理;非常态制度;应急管理

作者:王刚,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山东青岛266100);宋锴业,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青岛266237)。


西方政党政治现代化中的“迷思”
——基于一种“政党计算”范式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算法等技术在西方政党政治中的广泛应用,政党竞选和运行过程中“计算化”趋势愈加显著,进而建构出一种“政党计算”的认知图式。“政党计算”之图式包括两重面向:一种是政党在政治竞争中的理性选择、利益博弈的政治计算;另一种是政党在技术变革中的技术赋能、能力迭代的动态计算。一般来说,技术的累积创新突破会深刻地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驱动政党政治和“政党计算”发展演变。

关键词:政党现代化;认知图式;“政党计算”;制度创新

作者:阙天舒,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教授(上海201620);方彪,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1620)。


私密信息合理使用规则及其优化路径



摘要:在信息社会,私密信息处理甚至合理使用成为一种常态。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存在争议,《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则保持沉默。信息处理者因公共利益等原因使用私密信息导致其与信息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呈白热化趋势。域外在私密信息保护及其限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终因相关制度的固有缺陷未能较好地达致私密信息保护与利用的衡平。基于私密信息与个人信息的特殊关系及私密信息与个人信息、其他人格要素的三重逻辑,私密信息合理使用具有正当性。为应对私密信息合理使用遭遇的系列法律困境,可以参照个人信息合理使用规则指导私密信息合理使用,体系化构筑私密信息合理使用标准,类型化构造私密信息合理使用的具体规则,完成私密信息合理使用的制度化建构。

关键词:私密信息;保护;合理使用规则;优化路径

作者:杨显滨,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上海201620)。


艺术市场研究与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摘要:出于“反市场”“去市场”“学科分工”等倾向,艺术市场研究在新兴的中国艺术社会学中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但是,艺术市场不仅是现代艺术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了“艺术界”的运转中轴,深刻影响和塑造了艺术界的组织结构、权力格局与运作机制,对其展开研究本是艺术社会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将艺术市场带回中国艺术社会学研究,一方面需要探索具有社会学学科自觉的独特研究方法、视角与进路,另一方面需要立足于中国自身的经验与实践,把握市场的形成机制、变迁机理与发展特点,同时确立面对社会与艺术本身的总体性问题意识。以艺术市场研究为抓手推动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有助于突破当下艺术社会学研究中所面临的“重思辨轻经验”失衡格局及学科定位较为模糊的双重困境,建构中国艺术社会学的经验品格,推动艺术社会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实证科学,且在与相邻学科的比较和对话中明确自身的学科定位,建立属于自己的研究视域和学术范式。

关键词:中国艺术社会学;艺术市场;艺术界;学科定位

作者:闻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100872)。


从口述到文字:
文化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



摘要:口述与文字在传统史观中是一个对张的存在。口述史料由于其不稳定性等特征,相比于传统档案一直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不过,口述史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凸显了人的生命性和主体性特征。但口述史料也有局限性,从口述到文字的视角转换,人类的存储记忆变得丰富起来,人性培育的文化存储空间扩大。扬·阿斯曼认为人类留存的文字符号是探究文化深层意识的主流方法,大部分“真相”留存于以文字等符号为载体的文化记忆中,主要功能是给社会提供基本价值。转向文字的记忆研究路径,除了弥补口述史方法的局限外,还在于帮助我们应对变动不居的社会,通过探索历史的深处,寻求文化发展的动力,这是文化记忆研究的建设意义。

关键词:扬·阿斯曼;文化记忆;口述;文本记忆

作者:刘亚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732)。



科学与艺术研究(专题讨论)


论科学发现中的审美赋能



摘要:在当下大学教育系统中,理工科(理工农医等)大学生需要美育吗?这个问题进一步的追问是,审美能力的提升对于科学研究有所助益吗?本文以伟大科学家的经历和经验为分析对象,通过这些科学家的典型案例和经典话语,深入论证了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许多科学家的伟大科学发现范例中,存在着复杂的审美赋能功效。科学家自有“爱美之心”,科学研究遵循“美即真”逻辑,科学思想传播需审美表达能力,这三个层面的分析有力确证了通过美育来实现审美赋能的必要性。

关键词:美育;审美赋能;科学研究;美即真

作者:周宪,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江苏南京210023)。


人工智能艺术的阐释学问题



摘要:AI艺术作为一种由人工智能遵照算法程序而创造出的全新艺术形态,在“作者”的意识与创作意图、“作品”的创造性与创造本质、“理解”的语言与意义等三个方面体现出与人类艺术不同的阐释学特征。大体来讲,AI艺术的“作者”意识是一种拟人脑意识的双向信息反馈机制,它使得“作者”创作的“机心”趋同于“文心”,并萌生与“文心”相应的创作“意图”。AI艺术的“作品”创造性是智能程序基于原始素材与目标意图的比较修正而实现“藏艺于器”“藏礼于器”的表征,它基于信息的渲染匹配与设定目标的不完全吻合性而创造出出乎意料的形式与内容。AI艺术“理解”中的语言与意义,则潜在于算法系统的三重生成逻辑中,即对算法“指令”作“说明”、对语言“程序”作“解释”、对AI艺术一切内在要素作基于“说明”之上的“解释”。AI艺术的意义总体上源于一种客观化的主观阐释,其意义诞生于对语言符码的“指令说明—程序解释—意义赋予”循环阐释,并与人类如何在全新生存语境下重新定义经典艺术的相关概念攸关。

关键词:AI艺术;意识;创造性;语言;意义

作者:谷鹏飞,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西安710127)。


不同于艺术范畴的美育可能性
——论设计作为一种美育路径



摘要:美育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是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当下以艺术教育特别是高雅艺术为主的美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将设计引入美育的领域能够拓展美育的边界,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设计具有的融合性与开放性能够为美育敞开更多可能性,设计介入美育有其不同于艺术的重要意义。将设计感作为在美育中涵育设计素养的基础,能够丰富美育的内涵,加深对美的感知。设计的人本主义精神也与美育内在的人文性,涵养人格的终极目标相符合。

关键词:设计;美育;设计感;设计素养

作者:左漪漪,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3)。


情感史研究的跨学科实践
——以日本情感史发展为例的讨论



摘要:近年来情感史成为一个新兴的史学流派在世界各地兴起,日本也不例外,其情感史的研究与西方相比,有着不遑多让之势。情感史在日本史学界的发展,与其史学现代化和职业化的特点有关。自19世纪末开始,学院派史学之外的“新闻史家”和“民众史家”,十分活跃。二战之后,在民俗学、人类学的帮助下,“民众史”的发展颇具声势,并与法国年鉴学派阿兰·科尔班(Alain Corbin)的感觉史、感性史研究,交流密切。进入21世纪之后,情感史在日本学界进一步发展,新的刊物和论著不断涌现。这一形势的形成,与情感研究在其他学科的长足进步,关联密切,相辅相成。日本情感史研究的跨学科路径,既反映了情感史研究的共性,同时又兼具日本学术的特性,为情感史研究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实例,值得中国学界参考、借鉴。

关键词:日本现代史学;情感史;阿兰·科尔班;感觉史;民众史;跨学科方法

作者:王晴佳,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Rowan University)杰出教授;杨力,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83)。


唐前律典的历史书写与谱系制造



摘要:李悝制《法经》,商鞅以之相秦,改法为律;萧何以秦《法经》为基础,增事律三篇而成《九章律》;魏晋修律以《九章律》为蓝本,增加篇目成《新律》及《泰始律》。这一古代律典沿革的谱系并非真实存在,而应是刘邵等律学家与臧荣绪、魏收及唐修《晋书·刑法志》众史官层累地制造出来的。他们之所以制造此谱系,当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释诸家制造“道统”“释统”之风影响所致,是有意为之的历史书写,不能以信史待之。

关键词:法经;九章律;律典谱系;历史书写

作者:李俊强,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湖南湘潭411105)。


清季报刊对海权论的传播



摘要:1900年,《亚东时报》发表《海上权力要素论》,标志中文报刊正式接触和译介马汉海权论。随后,各类报刊援用海权论,讨论海军建设,呼吁海洋主权,报道渔业、海界和海岛纠纷,有力推进海权观念的传播,形成“中国在20世纪对海权论的第一次大发现”。海权论的引进,有助于建构近代海洋知识,促使国人海权意识日益觉醒,拓展对海军、海洋与海岛的认知,说明报刊是知识转型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因。

关键词:马汉;海权论;报刊;知识转型

作者:赵建国,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广东广州510632)。



2020−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
评价报告
(选刊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0−2022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方法论维度等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视角。由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思想这一“传统”的研究领域又生发出了许多崭新的学术生长点。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及实践成果,推动了我们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度思考。再者,理论创新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创新。本文将从“著作”和“论文”两个类别来进行简要述评。

作者:文哲,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江苏南京 210023)。


伦理学研究



2020−2022年间,中国伦理学在伦理学理论、中外伦理思想史和应用伦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在论著和论文的发表数量上有大幅度增加,而且更为突出的研究特色是,因应时代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革,不断开拓新的研究主题、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充分展示了伦理学鲜明的实践性品格,为构建中国自主的伦理学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作者:孙春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欢迎订阅2023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2023年第1期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5期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在邮政订阅


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学术月刊”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