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法学院的衰落给中国法学教育带来的启示

2015-03-02 張力行 法律實驗室

30年前,在美國如果想有一個好收入的工作和社會地位,法學院是一個理想的階梯。今年,美國申請法學院的人數創了歷史新低,而且還繼續惡化。美國法學教育存在的結構性和深層次問題已經引起了美國法學界的反思和熱烈的討論。無獨有偶,2014年我國教育部公佈15個低就業率專業,法學在此上榜,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低問題成"老大難"。原因如何?也許從美國的情況可以得到一點反思。


最近,有關美國法學院的負面消息不絕於耳。首先是“紐約時報”於2013131日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法學院申請人數大幅下滑”(U.S. law schools see plunge in applicants by Ethan Bonner)的文章。之後,“國際箴言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又轉載了這篇文章。文章大意是,截至到今年一月份,申請今年秋季入讀美國法學院的人數僅為30000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比2010年下降了38%。文章還說,2004年時,有100000多名學生申請美國法學院,而今年可能不足54000人,而最終入讀的學生將僅有38000多名,創了30年來的歷史新低。其原因是,學費高漲導致學生貸款的劇增, 更主要的原因是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就業市場前景黯淡,律師事務所不僅不招聘律師,還要裁員,使原本就不景氣的律師就業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以前法學院畢業即可找到年薪十幾萬美元高薪的律師工作已逐漸消失。這樣急劇下滑的趨勢是令人震驚的,並引起了人們對法學院的前景乃至整個法律業未來的自我反思(Soul-Searching)和討論。例如,印地安那大學法學院的WilliamD. Henderson教授在其博客上發表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聖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的Brian Z.Tamanha在他的“衰落的法學院”(Falling Law Schools)一書中也提出他的看法。根據芝加哥大學法學院Brian Leiter的預測,未來十年大約會有10多所法學院關門,一半到四分之三的法學院將因招生不足,而須大大削減教授和員工的人數和大幅減薪。


30年前,如果你想有一個好收入的工作和社會地位,法學院是一個理想的階梯,今天這個階梯突然一下子斷裂了。由於就業市場不景氣, 2011年畢業的法學院學生通常會欠貸125,000美元,2001年只有70,000美元。美國私立法學院每年的學費則從2001年的20300美元,漲到了2012年的40500美元,平均每年漲5%。由於找工越來越難,一般的學生已難以負擔得起如此昂貴的學費,使今年美國申請法學院的人數創了歷史新低,而且還有繼續惡化的趨勢。


為什麼昔日令莘莘學子嚮往的美國法學院會突然遇到如此巨大的危機呢?美國法學教育存在的結構性和深層次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美國法學界的反思和熱烈的討論。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 兼併﹑收購和上市等業務嚴重萎縮,使眾多律師行的傳統業務大受影響。在律師行結業和裁員的情況下,法學院的畢業生就業更加困難。


除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外,Internet, Google,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Cloud ComputingBig Data(大數據)等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也給法學教育乃至法律界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挑戰。


日新月異的網絡信息技術使以前需要很多律師來做的法律工作逐漸被其取代,而且可以做得又快﹑又好﹑又便宜。我們不僅可以通過Google找到我們所需要的任何法律信息,而且還可以通過Google找到越來越多的法律答案。Google像是一位最博學的教授和一部百科全書,


Ask Mr. Google的時代已經到來了!此外,需要律師起草的各類合同﹑法律文書和訴訟文件也都可以免費在網上查找,使越來越多的法律工作無須律師即可完成。


Google在人工智能和神經網絡方面的研究,甚至可以在不久的將來模擬律師和法官的思維模式處理案件。由於美國律師昂貴的人工,很多律師事務所已把大量法律工作外包給了印度,使律師事務所已不再需要聘請這麼多的律師了。印度現在已有50000多當地律師承接來自美國和歐洲律師事務所的外包業務。估計,未來幾年印度將有100000多名當地律師從事法律外包業務。由於印度律師的月薪只有400多美元,相比美國和歐歐洲律師每月10000美元的高薪,印度外包的競爭力是不言而喻的。


這樣殘酷的現實使越來越多的美國法學院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薪水也與之前無法相比。因此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選擇其他行業,使美國法學院的生源大受影響,不少法學院面臨招生不足的危機。


另一個可能對法學院構成潛在威脅的是Internet上的新事物,即以Coursera, Udacity Edx.org為代表的“大型公開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這種免費的在線課程始於2012年,正在掀起一場新的教育革命,而且發展十分迅速,已在美國教育界引起巨大的反響和熱烈的討論。目前比較成熟的提供者為Coursera(提供300多門課程,全球300多萬人註冊)Udacity(提供30門課程)Edx.org(由哈佛﹑斯坦福和伯克利等名校提供幾十門免費課程)。未來幾年將有越來越多的課程在網上免費開設,教得好的課程可吸引全球幾十萬的優秀學生選讀,他們可根據自己的進度安排學習和考試,並取得學分。這種多向式﹑群體式和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使教育資源得到最佳配置,也使整個教育制度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革。如果美國法學院的課程也可放在“大型公開在線課程”上,為什麼我們還要每年花費40000多美元的昂貴學費,而不去接受免費的法律教育呢?這一來勢兇猛的“大型公開在線課程”的新潮,值得中美法學界思考和應對。


美國法學院傳統上採用案例教學法,雖然比大陸法系的教學方法較為聯繫實際,但也已跟不上今天網絡時代的發展,需要注入新的元素,否則,難以培養出緊貼市場的法律人才。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需要在IT﹑社交網絡﹑網絡安全﹑大數據和生命科技等方面培養市場所需的法律專才。


我國的法學教育從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當時的幾所法律系發展到了今天的幾百所法律院系,在校學生人數已遠遠超過了美國的水平。受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已出現明顯供過於求的局面,法律畢業生開始抱怨找工難的問題。今年是699萬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最難的一年,而法律專業更是重災區。


美國法學院的衰落給中國法學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法學作為一個低成本的學科,盲目地過度發展,造成了供求關係的失衡,教學模式和培養方式已不適應現代科技時代的要求,只有改革創新才是唯一的出路。


這個世界在變,而且變化速度之快超出人們的想像。人們可以通過Internet隨時免費學習所有的法律知識,並通過網絡尋找答案。人們可以在這個虛擬的網絡世界中,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通過Internet實現人與人之間的“超級聯繫”(Hyperconnected),並以此為平臺進行交流﹑傳播信息,未來的律師應該是“社交網絡律師”(Social Network Lawyer),年輕的法律學子應充分地利用這個嶄新的平臺實現自己的夢想。另外,“大數據革命”(Big Data Revolution) 在美國的悄然興起, 也應引起法學教育者和律師界的極大關注。


大數據在法律界的應用將徹底改變法律工作的傳統模式,是機遇,也是挑戰,需要以創新的思維和冒險的精神抓住這個新的機遇,開拓這個新的市場。否則,前面所講的“顛覆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將會把我們徹底淹沒。因此,中美法學院和法學工作者必須順應潮流,思考改革創新的模式,努力培養創新型的法律人才。


“世界是平的”作者Thomas L. Friedman在“國際箴言報”發表的“The GreatInflection”一文中提出:在今天這個充滿變化﹑競爭和創新的時代,贏者僅有I.Q.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P.Q.(Passion Quotient)C.Q(CuriosityQuotient)。最後,讓我引用他最近常說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今天這個世界無人在意你所學的知識有多少,而只在意你能用你所學的知識做什麼”。因為,Everything is on Google no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