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博士招生不再一考定终身,中期考核引入淘汰机制

2017-10-31 问津学术

本文整理自扬子晚报,中国科学报

10月28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首次发布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交出了一张怎样的“成绩单”?报告数据显示,总体来看,江苏省研究生质量稳中有升,博士招生规模增加4%,硕士招生规模增加6%;截至2017年1月,97个学科进入ESI前1%。此外,江苏研究生教育的过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博士生招生不再一考定终身,同时还在中期考核中引入了淘汰机制。

全省研究生在校生总量位列全国第二,质量稳中有升


记者了解到,全省普通高校博士在校生2.8万人,硕士在校生13.3万人,研究生在校生共16.1万人,总量位居全国第二。目前,我省有博士硕士授权高校数(含特需项目高校)共33个,列全国第三。我省普通高校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261个,博士二级学科授权点43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90个,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1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4个,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2016年6月,江苏省政府出台了《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今年4月,省政府又出台了《实施办法》,并召开了推进会。在近期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所高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3所高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涉及43个学科。此外,137个江苏省二期优势学科、323个“十三五”省重点学科均进展顺利。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省学科建设成效明显,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核心竞争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省学位办主任杨树兵介绍。“在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1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根据最新一期ESI数据显示,江苏有23所高校的105个学科进入ESI前1%,机构数、学科数继续分列全国第一、第二,且连续38个月保持这一地位。”


在学位点动态调整方面,前两年全省共撤销博、硕士学位点45个,自主增列相应学位点31个。今年累计撤销16个学位点,但是只新增了1个硕士点,体现了高校对学位点增列愈加理性,对学位授予质量更加关注。

博士生招生不再一考定终身,中期考核时或引入淘汰机制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汪霞教授说,总体来看,江苏省研究生质量稳中有升,从招生规模来看,博士招生规模增加4%,硕士招生规模增加6%。在学科建设方面,97个学科进入ESI前1%(截至2017年1月),位居全国第二位。学科建设成效良好,在考核验收中,一期项目12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的“优秀率”为81.97%,江苏高校重点学科的“良好率”占94.12%。过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博士生招生不再一考定终身,比如南大推行申请—考核制,选择更加优秀的人才。


为什么研究生的规模会呈现增加趋势?汪霞认为,这不仅是国家对于高端创业人才需求使然,还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更多的学生有了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此外,研究生个人对于自我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


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还存在什么问题?汪霞认为,江苏研究生教育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优质资源不仅在苏南,还需更多关注苏中和苏北。杨树兵透露,下一步,我省将严把质量关,引导和支持培养单位对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在中期考核时淘汰,不授予博士学位。


记者了解到,我省从2002年开始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每年省级财政投入2000万,带动高校配套投入2亿多。接下来,我省将继续深化改革,着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分类改革选拔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


据悉,《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力争明年出台。《提升计划》将对研究生生源质量、师资力量、课程水平、教学能力和就业吻合度等方面提出要求。通过开展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和评优工作,以及发布《研究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多管齐下,保障我省研究生教育质量。

中国式博士淘汰制该如何实行?


早在2006年,南开大学28名博士生因攻读学位时间超9年被淘汰,打破了我国博士生“零淘汰率”。之后,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也有同样的举动。这些淘汰多是以学习研究时间延期过长为理由,被淘汰者中以在职博士生居多。

 

在中国跃升为第二博士培养大国之时,就有很多人在讨论一个问题——如此多的博士,质量该如何保证?作为第一博士大国美国的经验告诉人们,虽然申请博士生资格的学生众多,但入学后约40%的人最终拿不到博士学位。而在中国,无论是通过博士统一考试、各种免推政策入学的博士生,95%以上的人都能拿到博士学位。悬殊的比率背后,直接关乎博士教育质量高下。

 

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三大部委下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建议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畅通分流渠道,加大淘汰力度,引发舆论思考。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举例,国外某大学的做法是设置难度极高的中期考核,难到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得上来,收卷后导师闭门讨论诸位学生的学术前途,会给公认为没有学术前途的学生打低分,这样被淘汰的学生也会服气,因为他本来的分数就不高。

 

“真正的博士生淘汰机制的核心原则,不是入学年限问题,不是中期考核的考试内容,而是要看这个博士生是否有可能为人类知识宝库增加新内容,学术上能否真正创新。这是唯一的学术标准。”卢晓东说,“创新能力的考查很难用固定的指标、数据量化,虽然上述国外某大学的逻辑听起来有些与常识不一样,但是导师通过与学生的日常接触所作出的判断是最准确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