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广州大典研究(2023年第1辑 总第11辑)

民国文献编辑室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24-09-14



广州大典研究(2023年第1辑  总第11辑)


编著者:刘平清 主编

ISBN:978-7-5013-7834-0

定价:88.00元

装帧开本:平装 小16开


内容简介

《广州大典》是广州的“根与魂”,承载广州千年文脉。《广州大典研究》集刊主要刊载关于广州乃至广东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岭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哲学、文学、历史、文献等学术领域。本集刊希冀可以推进岭南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内在价值,为岭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广州大典研究(2023年第1辑 总第11辑)》共收录文章17篇,分为“西方人视野中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与西学东渐”“地方社会与文化”“文献研究与发现”“民国文献编纂探讨”五个栏目。

作者简介

刘平清(1967— ),男,汉族,湖北襄阳人,文学博士,高级记者。现任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广州图书馆副馆长。

卷首语

创办《广州大典研究》集刊的构想产生于 2018 年年初,本人有幸参与刊物筹备的全过程及创刊号的组稿工作。回想当初,创办集刊的构想刚提出来,中心在主编刘平清的指导下开展集刊设计、栏目设置、征稿启事发布与创刊号组稿的工作,用“白手起家”来形容丝毫不夸张。在前期没有任何文章储备的情况下,中心诸位同仁充分挖掘各自的学术资源,四处化缘,从自己的老师、同门,到刚刚结识的学界朋友,凡研究方向与《广州大典》及广州历史文化研究相关者,都频频接到我们援助的请求。主编对集刊的整体设计、栏目设置提出了方向性意见,还亲自为即将面世的刊物约稿,正可谓事无巨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创刊号于 2018 年 8 月正式面世。虽然后来的各期集刊也都存在“等米下锅”的窘境,但至少比筹备创刊号时要容易一些。在跌跌撞撞中,到 2022 年底《广州大典研究》集刊以每年出版 2 辑的节奏,走过了 5 年时光,迎来了第 10 辑。

本人于 2023 年年初开始筹备《广州大典研究》第 11 辑的编撰工作。机缘巧合的是,从最初参与创刊号(第 1 辑)的组稿工作,到今天的任第11 辑的轮值执行主编,刚好是本人第二次负责《集刊》的编辑工作。从最初的执行副主编,到本辑的执行主编,一字之差,压力倍增。如果以 10辑作为一个周期,第 11 辑作为第二个周期的开始,在承继前 10 辑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也试图做出一些改变:从最初的找米下锅、等米下锅,到主动地撒米下锅,即提前设置好本辑刊物的重点关注主题,广泛动员《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课题承担者撰稿。就本辑而言,本想将之打造为“西方人视野中的广州”专辑,以突出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窗口的作用,但其难度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各位约稿专家从组织史料到撰稿完成,没有一整年的准备时间,很难将这一专题文章完成。为能够如期推出第 11 辑,我们及时调整思路,设置“西方人视野中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与西学东渐”“地方社会与文化”“文献研究与发现”“民国文献编纂探讨”5 个专题,收录文章 17 篇。

(一)“西方人视野中的广州”栏目下收录著述和译文各一篇

吴青教授和杜赟梅的《物产·工艺·风土——16—19 世纪欧洲人笔下的广州市廛风情》一文以 16—19 世纪大批欧洲人进入中国为背景,探讨了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里,广州作为中国唯一长期对外开放的窗口,在这里中转和聚集的欧洲人如何深入参与到广州城市生活和广州城市景观建构中,并留下大量有关广东物产、工艺和风土人情的文字记录。该文通过西方人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明清时期广州贸易之繁荣、物产之丰富、风俗之多元、文化之发达。

杨永炎《1908 年广州商埠志》一文译自《二十世纪香港、上海和中国其他通商口岸印象:历史、人物、商业、工业和资源》(Arnold Wright,H. A. Cartwright: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Hongkong, 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 of China :Their History, People, Commerce,Industries,and Resources,Lloyd’s Greater Britain Publishing Company,Ltd.,1908.)中“广州”专题部分,介绍了 1908 年前广州对外贸易简史、广州城市商业特色、各种重要建筑和场所、沙面租界、广州交通,接着重点分类介绍了沙面租界内的领事馆、商行、银行和重要人物,是一份从外国人视角了解广州经济史和城市史的重要文献。实际上,已有许多研究者引用过这份文献的部分内容,本文首次将全文译出,因此不管对研究者而言还是对普通读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材料。除选译的广州部分外,该书还对汉口、天津、北京、澳门等通商城市和外国人居留地进行了介绍,均有重要史料价值。

(二)“海上丝绸之路与西学东渐”栏目下收录三篇文章

夏巨富《丹麦国家档案馆藏广州十三行珍稀中文档案推介与学术价值》从丹麦亚洲公司入手,通过梳理丹麦国家档案馆所藏丹麦亚洲公司与中国的贸易档案,介绍了丹麦亚洲公司与广州十三行之间的贸易订单、往来信函、账簿等各类档案,以期实现中西档案文献互证与互补,为学界研究丹麦亚洲公司与广州十三行贸易往来提供新的文献支持。

张中鹏《近代澳门健康卫生观念的嬗变——以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为中心》一文以融中西方保健知识于一体的《中外卫生要旨》为考察对象,从其内容出发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出该书以城市为本位,考察疫病发生的根源,进而从市政公共建设的角度探讨治理方式的特点。该文还运用大量的档案文献对晚清时期澳葡当局的卫生理念及与之相关的城市建设方案进行研究,进而将澳门华人精英的卫生医疗观念与澳葡当局的卫生理念进行对比,讨论了两种观念的不同侧重,以及在两种观念指导下治理手段和效果的差异。

潘小童《哈巴安德与广州格致书院的创建》一文运用大量中英文文献,将华南地区最负盛名的格致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哈巴安德以兴办教会学校为手段、以在华传教为目的的活动,进而讨论哈氏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影响。格致书院是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教育的个案,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19 世纪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教会学校通过现代教育方式和课程培养了大批现代科学技术人才,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三)“地方社会与文化”是本辑的重要栏目,共收录六篇文章

今之阳山县,隶属于清远市。实际上,自明洪武十四年(1381)阳山被纳入广州府区域,直至清雍正七年(1729)。《广州大典》所收文献的地域范围包含清代中期的广州府,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阳山县在历史上作为广州府的一部分,理应进入到学界关注的研究视域。吴平贞《吴楚材眼中的晚明阳山社会——基于碑刻田野调查的研究》一文以吴楚材就任晚明阳山知县时关于地理及人文的几则记叙为切入点,结合相关传世文献的爬梳及田野调查,探讨了当时阳山县境的水陆交通,瑶、壮、汉族的身份认同与民间信仰,以及明代卫所制度在阳山的形成和演变等问题。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大量搜集阳山水陆要道的碑刻,相较于前人的相关研究,在史料运用上有所拓展,而且对学界日后进一步开展明清阳山的研究亦有极大帮助。

卢嘉诺在《乡村建设与族谱修纂:徐润与北岭徐氏宗族商业网络的构建》一文中,考据了近代香山买办、企业家徐润在家乡北岭村整治村落环境、兴建宗祠、改善民生、创办同文书局、重修《香山徐氏宗谱》等善举,并据此分析徐润的善举加强了在外经商的香山徐氏子弟之间的亲缘联系,发展了香山人在上海的商业网络,凸显出传统宗族文化与商业网络构建的密切关系。

马国华、阴迎新《民国时期两种顾亭林诗注的修辞与意涵——以黄节、吴宓为中心》以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背景下家国沦丧、文化遭到摧残的伦理境遇为背景,通过研究黄节、吴宓等文人以顾炎武诗注为载体,融维系诗教、守护文化于一体的修辞策略,深入钩沉民国学人在诗注背后的复杂心境与文化内涵。

王晓东《〈黄节诗集〉辑佚》系统梳理学界对黄节先生诗集的整理成果,包括黄节自选诗集《蒹葭楼诗》、马以君编《黄节诗集》《蒹葭楼自定诗稿原本》《黄节蒹葭楼诗定稿本》等,以及杨玉峰《黄节佚诗三首》、赵慎修《黄节集外佚诗三首》、孙莹莹《黄节集外诗四首及其他》、程中山《黄节集外佚诗七首考略》、李焕真《容庚旧藏黄节作品考析》等诗作辑佚,并详细考订各著述之长短。王晓东在上述成果基础上,以《蒹葭楼诗》各种稿本、抄本为重点考察对象,先后辑佚诗 16 首;又从李韶清撰《顺德黄晦闻先生年谱》(即《黄节年谱》)中得佚诗 10 首;从其他各处辑得《蒹葭楼诗》和《黄节诗集》未收诗 6 首,对《黄节诗集》进行了增补。

王立香、宋健《番禺张维屏父子与宝坻李光庭交游考述》一文对广东番禺人张维屏和天津宝坻人李光庭的交游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进行详细研究:两人因同地为官相识、相交,因才情而相知、相惜,情谊保持终身,不仅如此,张、李二人的情谊还在后人身上得到延续,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张维屏交游之广,是构建张维屏完整形象的重要内容。

岭南地区是我国硬木的主要产区和舶来硬木的主要集散地。《明清岭南硬木分布与名实辨异——以方志为中心》以方志为主要史料依据,将硬木置于海上丝绸之路宏观背景下,结合历史学、木材学、植物学相关研究成果,考察紫檀木、鸡翅木、花梨木、乌木、檀香木、铁力木、酸枝木七种主要硬木的分布和特性。该文反映了岭南地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了中外硬木贸易的历史影响,也是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辨析了古今硬木的分类差异及其原因。

(四)“文献研究与发现”栏目收录四篇文章

本栏目的其中三篇研究对象分别为《岭表诗传》《萧斋余事约刊》《粤省海防图说》,乃学界对《广州大典》所收文献的深度挖掘与深入研究。另一篇《广州一方晚清田地买卖置换契约碑的发现与文献价值》,是对广州地区新见碑刻史料的发现和研究。

严天月《〈岭表诗传〉的编刻与版本流传考》一文认为清道光间广东顺德人梁九图、吴炳南编辑刻印的《岭表诗传》是重要的岭南地方文献,但尚未引起学界重视,故系统梳理《岭表诗传》的编印过程、版本递藏、装帧特点,进而分析该书的版本和递藏具有地域性和学术性特征,不同版本《岭表诗传》的编撰与流传也凸显了地方文献保护的价值。

《萧斋余事约刊》是晚清时期广州南海诗人萧伯瑶的诗集,其稿本(残卷)现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刊印本仅见藏于国家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萧斋余事约刊〉版本考述》一文就《萧斋余事约刊》的学术价值进行讨论,还对比该诗集稿钞本和刊本两个版本的内容差异,为研究萧伯瑶其人其事提供了基础资料。此外,作者还简要介绍了萧伯瑶有关著作的刊印情况,诗作、词作和文章辑佚情况,为清末岭南诗坛和近代诗歌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黄利平根据《粤省海防图说》所记载的两次鸦片战争期间驻防虎门的广东水师提标中营和右营的官兵员额变化、战马舰船、炮台建筑形制、巡海章程等内容,同记载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炮台的《外海内河诸炮台图说》和成书于同治时期的《虎门炮台图说》两书进行个案比较,明确指出《粤省海防图说》所载内容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虎门炮台建制,同以上二书互为补充,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虎门海防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同时,作者还在文章中指出《粤省海防图说》一书存在的内容缺失、体例不一等问题,提醒读者注意甄别。

陈鸿钧《广州一方晚清田地买卖置换契约碑的发现与文献价值》则以新近在广州市荔湾区海北社区芙蓉岗发现的《芙蓉三约渡头税契换约碑记》为研究对象,从碑文内容辨识与解读着手,认为此碑文为民间土地买卖契约立定文书,涉及田地管理、田地买卖、田地价格、赋税制度与征收管理、传统乡村社会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是研究晚清广府地区社会经济与地方治理的重要资料,进而呼吁从文献保存和文物保护的角度加强对碑刻的保护。

(五)“民国文献编纂探讨”收录两篇文章

本栏目以民国广东文献为研究对象,意在为正在编纂的《广州大典》(民国编)提供借鉴。

彭嗣禹《民国时期广州出版图书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价值探析》对海内外各类型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广州出版的图书进行广泛的调查,统计出这一时期广州出版图书 5234 种。作者据此开展量化统计和分析,对民国时期广州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脉络、作者群体、出版机构类型、图书类别进行研究,勾勒出民国时期广州图书出版概貌,为《广州大典》(民国编)的文献调查、搜集和整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颇具影响力的城市,民国时期广州期刊的出版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厘清民国时期广州期刊出版历程,有助于展现广州在中国期刊出版乃至整个近代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反映中国知识制度体系与出版文化的变迁。苏日娜在《民国广州地区期刊编纂与数字化出版实现路径探讨——以〈广州大典〉(民国编)为例》一文中整理了《民国时期广州地区期刊目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民国时期广州地区出版期刊的保存和数字化现状,提出“保护性、全面性、地方性和主题性”原则,对民国期刊的编纂整理和出版、数字化实现路径与数据库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有助于推动民国期刊的再生性保护和开发利用。

本辑的栏目设置几经调整,收录文章亦再三斟酌。尽管未能如最初设想的一样成为“西方人视野中的广州”专辑,但这样的栏目设置是对前面各辑的继承与创新,其宗旨始终围绕“《广州大典》与广州地方文化”展开。本辑能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作者的支持、包容和不厌其烦的修改,也有赖于编辑部各位责编字斟句酌的审校和出版社编辑的斧正。在最终将这样一本作品呈现给读者时,我作为轮值执行主编,内心仍充满惶恐,因为我们的集刊不仅要对作者负责,也要对读者负责,更要对集刊自身负责。我们希望集刊能成长为岭南文化与岭南文献研究的重要阵地,而文稿择用和栏目设置是体现集刊特色的重要指标。

犹记《广州大典研究》集刊创刊之时,就鲜明地推出“广州学”的研究主题。几年过去了,令人欣慰的是,《广州大典研究》集刊已成为“广州学”研究的重要阵地。知名学者胡文辉在阅读本集刊后称:“题目多侧重文献实证方面,整体水平甚高。”又称本集刊创办之前“广州高水准的学术专刊有《暨南史学》《海洋史研究》《戏曲与俗文学研究》,可谓三足鼎立,今见《广州大典研究》,可谓四手联弹。有此一刊,‘广州学’就算完全成立了”。但我们深知《广州大典研究》距离《海洋史研究》等优秀刊物还有不小的差距。要办好这一刊物也存在诸多的挑战,但是在上级领导的关爱、中心和出版社编辑的努力、学界同仁的支持下,我们将继续从集刊栏目设置、文稿择用、文章审校等方面下功夫,以精益求精为原则,以打造地方学精品学术刊物为追求目标,努力搭建好这一“广州学”研究平台。

前路漫漫,来日可期。

赵新良

2023年7月

内页赏析

左右滑动查看内页

目  录

西方人视野中的广州

物产·工艺·风土

——16—19 世纪欧洲人笔下的广州市廛风情     吴 青 杜赟梅 / 3

1908年广州商埠志     [英]亨利·卡特赖特(Henry Adolphus Cartwright)著,杨永炎译 / 21

海上丝绸之路与西学东渐

丹麦国家档案馆藏广州十三行珍稀中文档案推介与学术价值     夏巨富 / 53

近代澳门健康卫生观念的嬗变 

——以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为中心     张中鹏 / 68

哈巴安德与广州格致书院的创建     潘小童 / 83

地方社会与文化

吴楚材眼中的晚明阳山社会

——基于碑刻田野调查的研究     吴平贞 / 103

乡村建设与族谱修纂:徐润与北岭徐氏宗族商业网络的构建     卢嘉诺 / 119

民国时期两种顾亭林诗注的修辞与意涵 

——以黄节、吴宓为中心     马国华 阴迎新 / 142

《黄节诗集》辑佚     王晓东 / 157

番禺张维屏父子与宝坻李光庭交游考述     王立香 宋 健 / 167

明清岭南硬木分布与名实辨异

——以方志为中心     殷小平 李翠婷 / 183

文献研究与发现

《岭表诗传》的编刻与版本流传考     严天月 / 207

《萧斋余事约刊》版本考述     周濯缨 / 227

《粤省海防图说》考     黄利平 / 241

广州一方晚清田地买卖置换契约碑的发现与文献价值     陈鸿钧 / 251

民国文献编纂探讨

民国时期广州出版图书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彭嗣禹 / 263

民国广州地区期刊编纂与数字化出版实现路径探讨

——以《广州大典》(民国编)为例     苏日娜 / 282

征稿启事     / 297


『相关阅读』

广州大典研究(2022年第2辑  总第10辑)

广州大典研究(2022年第1辑  总第9辑)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民国文献编辑室

供稿 | 郑小笛   编辑 | 杨洋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

 点击"阅读原文",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相关书目,或联系发行部:010-8800314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