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肝脏多发小圈圈,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性疾病!

啰嗦探案 离床医学 2023-11-22

中年女性,发热咳嗽3天。


图片引自丁香园战友zhdm1956张老师的病例。


包虫病的诊断依据
凡在流行区有与狗密切接触史,包虫皮内试验与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者提示有包虫感染
肝脏B超与CT扫描发现有囊肿有助于诊断,但需与非寄生虫性囊肿如先天性肝囊肿、肝血管瘤等相鉴别。
肺包虫囊破入支气管,患者咳出粉皮样物质,显微镜下查到粉皮样膜状物、头节或小钩可确定诊断



包虫病概述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蚴虫致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性疾病狗是其终宿主,羊、牛是其中间宿主,故本病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也可成为其中间宿主,发生包虫病。
包括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状棘球蚴病两种,以泡状棘球蚴病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

文献报道,国人98%的肝包虫是由细粒棘球蚴引起的囊性包虫病。由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泡状棘球蚴性包虫病仅占1%-2%。

感染者由于吞服了含有绦虫卵的食物而致病,绦虫卵进入胃腔后,卵壳被胃酸溶解后孵化为蚴,绝大部分蚴虫穿越肠壁经门静脉入肝,少数蚴虫随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而引起肺包虫和其他部位的包虫囊肿。



肝包虫病的特点和CT表现


据甘肃省人民医院426例与国内综合报告895例分析,包虫囊在体内分布为:肝75%~78%;肺8.5%~14.5%;脑0.2%~0.3%;脾1.3%~2.7%;肾0.3%~0.4%;骨骼0.2%~0.9%;女性盆腔1.9%~3.3%。


肝包虫因其发生、演变和转归过程的不同阶段,囊肿的形态和成分也发生改变。
依影像学表现不同,可分为单房型、多房型、实质钙化型和弥漫型4种类型

一般在感染的前3个月囊肿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但3个月后囊肿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这可能与包虫对机体产生免疫抑制有关,这个时期囊肿的钙化也明显增加。


细粒棘球蚴肝包虫病的特点和CT表现

细粒棘球蚴在肝内以前3种类型多见,囊肿呈膨胀性生长,囊壁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包围囊虫的肝组织形成的纤维膜,即外囊。
棘球蚴本身形成的内囊再分为角皮层和胚层,胚层分泌囊液和产生子囊。
包囊缓慢增大,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后,囊蚴死亡,囊壁钙化。

1.单房型包虫囊肿
早期囊壁钙化少见,与单纯肝囊肿相似而须进行鉴别。
CT显示囊壁为二者的主要鉴别点,肝包虫囊肿可见囊壁,而单纯肝囊肿囊壁往往显示不清。至囊肿的中后期阶段,囊壁和囊内容物的钙化则明显增加而肝囊肿则不钙化可容易鉴别。
另外,肝包虫囊肿因其囊液内含有蛋白质等成分CT值高于单纯肝囊肿也可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参考。

2.多房型包虫囊肿
CT表现特殊,包虫囊肿内可见多个子囊呈车轮状、多边形或玫瑰花瓣样排列等多种形态,为肝包虫的特征性表现,此型囊壁的钙化亦较为常见。

3. 实质钙化型
为包虫演变和转归的最后阶段,不仅表现为囊壁的钙化,囊内容物呈干酪样改变而部分或全部钙化。
CT呈片状或条索样不规则高密度影.其中的高密度成分主要为沉积的钙盐所致,而且CT显示钙化远较MRI和B超敏感。

4.并发症

肝包虫病主要并发症有感染和破裂,可发生大咯血。

肝包虫囊肿破裂为其主要并发症。临床上病情严重者可以引起休克而危及生命。

当内囊破裂而外囊壁完整时,完全或部分剥离的内囊漂浮于囊液中,CT表现为剥脱的内囊呈“飘带征”的特征性表现。
若内外囊均破裂,则引起囊肿的肝内或肝周扩散。
若位于肝表面的包虫囊肿破裂.囊液原头蚴进入腹膜腔,则引起腹膜的广泛种植转移,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

来源:周东海等.肝包虫病的CT诊断

泡状棘球蚴肝包虫病的特点和CT表现

泡球蝴由无数小囊泡集合而成海绵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囊泡内容物为豆渣样蝴体碎屑和小泡。陈旧病灶的中央因营养不佳常发生变性、坏死或溶解呈冻胶状液体。泡状囊肿外周无纤维包膜。

CT上一般可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混合密度影,边界模糊,病灶内散在数量不等的密集小点状钙化影或为大小不等的囊状低密度影,边界清.囊壁可见到不规则钙化。
另外,还可见到病灶成片状钙化,与正常肝组织之间见宽窄不一的中低密度影环绕,病灶中心为水样低密度影。泡型包虫病的特征性表现为多层同心圆形的小点状钙化。注射对比剂后无强化表现。
病变也可累及肝内胆管,导致局部胆管的狭窄和梗阻,引起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扩张。门静脉也可受压,引起门静脉高压而出现腹腔积液和脾肿大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