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条件接纳你的教堂,移民生活的新端口|中国人在海外

陶舜财经
2024-09-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往事与随想 Author 彭远文

昨天是我第八次参加教堂的“启发”课程,到现在我依然确定自己不会信教,但这不重要。

关于加拿大这边的教堂,我很早之前就想写,但了解太少,不敢写。现在想开了,我所写的,只是此刻的感受和认知,不求深刻,甚至对不对都不那么重要。所以,大家随意看看就好。

之前在那篇《出国需要远离华人圈吗》简单提到过,我是因为想学英语才去教堂的,象征性交40加币,可以学好久。每周一和周四上课,上午10点-12点,第一节课学语法,第二节课讲个圣经故事,课间休息十多分钟,喝咖啡。老师是一对从很多年前从香港过来的老夫妻,对我们都很好。每次早上进课堂,大家笑逐言开地打招呼,谈论各种话题,其乐融融。

上个月,教堂又新开了一个课程,叫“Alpha”(启发),为期11周,每周三晚上7点开始,先吃饭,然后看短片,讨论人生意义和信仰,有五种语言:英语、普通话、粤语、波斯语和西班牙语。如果愿意,可以早一点去做志愿者,帮忙做晚餐。课程不收费,一开始就说,“如果不愿意,则不必承诺完成整个11周”。

我喜欢英语课更多一些,倒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是更轻松愉快。但“启发”课我也一次没落下,第一次去,就觉得挺好的,信不信姑且不论,想想看: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坐下来和别人一起讨论人生意义这个问题了?……好像从来就没有过。

上图是有天晚上讨论完出来拍的。

有时带着孩子开车路过教堂,我会跟他们说:“这是爸爸上课的教堂。”说了好几次,我知道他们知道,但总是不经意再说一遍。于是明白,这显然已经不是在介绍,而是带着某种感情。

是的,教堂对我而言,就是Family。

我之前写过这里的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人很和气,但有界限。然而在教堂,你能清晰感受到别人对你的善意,甚至是爱,对我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今天我去向Winnie老师请假,因为我想参加思培考试,报了一个外面的英语培训班,准备下个月不去教堂了。我有点小担心,怕她不高兴,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应该去跟她说一声。上课前我跟她请假,她当然没有不高兴。课间休息时候,她叫住了我,借给我一本英语书,让我回去好好学习。我一下子懂了:她记挂着我的事儿,专门去找了书给我。

我猜Winnie是考虑到思培是基于加拿大的语言测试,所以找了这本Canadian English给我。

教堂几乎每个人都是像Winnie这样的。我前段时间还看过一篇《加拿大陪读记:读自己的书,任女儿躺平吧》(文章很长,但很精彩,推荐),虽然主题完全不是在谈教堂,但好些地方都能看到教堂的影响。比如她说想上大学,然后教会就有一堆人跳出来帮她;她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正常情况要200刀一小时,但医生告诉她,只要把同等的时间奉献给本地教堂就行了。

作者写得很俏皮,说当场眼圈就红了,“我一个连书都读不明白的渣,有啥资格去和一个工龄40年的心理医生一对一换时间?如果这个老爷爷帮了思思(她女儿),那,给我发个扫把,我能把教堂的地都扫秃。”

在教堂,这里的人是无条件接纳你的,对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算下来我在北京工作生活也有20年了,至今没有归属感,不认为它是我的家,它就是一个挣钱的地方。更深层的痛楚,则是总会有某些时刻,会让你对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有更清醒的认识。当你经历过这些之后,就会对这种无条件的接纳愈加感激。

我曾经写过,“这个世界上或许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一定有无缘无故的爱”,因为我不明白教我开机床的师傅和书店的店长王姐为什么对我那么好。但在这里,我知道这份爱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上帝教导他们爱人。

我在网上经常看到国人分享这样的故事:车出故障停路边了,路过的外国人来帮忙,不止一个,且不嫌麻烦。之前只是觉得人家真是古道热肠,但不明白原因。

前面不是说教堂的英语课第二节是讲一个圣经故事吗?有一天讲到了“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有个人受伤躺在路边,前面两个路过的人都走开了,第三个是撒玛利亚人,帮他清理伤口,把他带到客栈照顾他,第二天离开的时候帮他付费,跟老板说还会回来支付伤者后续的一切费用。“Jesus told this story to teach us what it means to love our neighbour.”

看完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是上帝要求他们这么做的——你很难想象一个信徒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以后该如何去面对上帝?这种内心的压力,驱使他们像上帝教导的那样,去做一个“好撒玛利亚人”。

下面谈谈教堂的社会功能,之前也看过一些文章书籍,但纸上得来终觉浅。

我对加拿大一直有个非常大的疑问:它如何处理文化的冲突?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和美国的“熔炉文化”不一样,鼓励不同族裔保持自己的文化。

之前巴以冲突的时候,多伦多这边就有人上街示威,媒体还预警某天可能会发生恐怖活动;我跑步的时候,也有看到电线杆上以色列人贴的控诉哈马斯暴行的打印纸;我还至少收到过两次教育局的邮件,告知家长该如何处理恐怖主义和暴力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

这一定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以前做媒体的时候负责过两档栏目,《出圈》和《你以为呢》,虽然一个做人物一个做话题,但指向是一致的:如何面对中国社会难以调和的观念撕裂?同文同种尚且如此,何况不同族裔不同文化?

我现在大致有点体会,教堂对初来乍到者无条件的接纳太重要了——这种“第一印象”会给外来者打下深刻的烙印,甚至会改变其原有的行为模式。我之前在《出国要远离华人圈吗》中简单谈过一下,想想看,你一来就感受到这种无条件的善意,那你是不是对别人也会好一点?

那篇文章有读者留言,说这是因为我呆的时间太短,接触的层次太浅,没有太多利益纠葛……这些话当然有其道理,但我还想说,人其实是“自我实现”的,你想要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当你选择做一个简单的,对他人抱有善意的,愿意敞开心扉的人,你可能就会接触到更多同样的人,过上你想期待的生活。这话可能有点天真,尤其是在一个险恶的社会显得不合时宜(我有个朋友说过一句话:以虎狼之心做良善之辈),但如果一个社会支持你做一个简单的好人,那为什么不做呢?我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做的。

我在教堂碰到过很多族裔的人,伊朗人、土耳其人、乌克兰人、墨西哥人、印度人、韩国人等等,但不管你之前是何种文化,何种信仰,你在教堂感受到了善意,那你对基督教/天主教是否也会抱有好感?

所以在多元文化后面,仍然有个主流文化在,这是社会的底色。我之前说,用谷歌地图搜索,方圆五公里可以找到13家图书馆,但如果搜索教堂,至少可以找到30家。

上图中离我最近的教堂只有三四百米,最远的也就2.5公里。

这也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仅有政治经济制度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市场经济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政治法律维持社会的基本底线,但何以为善?就是上图这些密密麻麻的教堂。

以前看《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说,“平等虽然给世界上的人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也养成了“非常危险的禀性……平等使人们彼此独立,使每个人只顾自己,平等还为人心敞开了喜欢物质享受的大门”,“宗教的最大功用,就是唤发与此相反的禀性。”当时并不太懂,现在才有了切身的体会。

那我为什么还是不信教?说来话长,我尽量简略,首先不符合我认为的科学理性和自由主义精神,我接受不了“神迹”以及个别宗教规范。比如说,作为自由主义者,我赞成李银河说的性关系三原则(自愿、成年人、私密场所),所以同性恋以及更多样的关系我都支持,以及离婚,甚至堕胎,都是我支持的,而宗教规范并不支持。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虽然我很羡慕信仰者的平静和坚定,但我不追求“清楚的、确切的和永久性的解决方案”,我不相信有那个东西,情愿在不确定的风雨飘摇中寻求脆弱的平衡。作为一个喜欢休谟和苏东坡的人,至少目前,我不愿意放下个人的骄傲。

既然不信,那为什么还要去?因为我喜欢这里的气氛。这里没有压迫感,英语课也就讲个圣经故事,并不传教,启发课虽然传教,但你不信也没关系。没有人有优越感,更没有人恐吓你——不信上帝要下地狱哦。

我大放厥词,有次讨论“如果上帝在面前,你会问他什么”,我正好刚看了杨继绳的《墓碑》,心绪难平,就说,我想问上帝:那时候你在干嘛呢?

同桌的信徒都很谦和,一点不生气,但时间太短,来不及展开,就算了。我喜欢的不是上帝,而是这里的人,当然,他们会把一切荣耀归于上帝,但我偏要把这一切归于他们。

上面这条视频是春节前夕教堂组织同学们一起过新年。很早之前我想过,等老子有钱了,回去办所学校,组织朋友们一起回去上学,严格要求纪律,天天翻墙逃课,再过一遍学生生活。没想到四五十岁了,在异域他乡,还真实现了,而这一切都来自到信徒的捐献。由是感激,但难以一一致谢,除了我看到的那些人,一定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人——他们一定更愿意我说“感谢上帝”,好吧,感谢上帝。

这是我的教堂:Bayview Glen Church。也许有一天会离开这里,但我会想念它的。


彭远文授权转登此文

陶舜财经——明白人的集合体


荐读

25岁规培生曹丽萍之死|神州评论

出国需要远离华人圈吗|润学春秋

新移民怎样面对种族歧视|润学春秋

驱逐央视记者,谁在发号施令|神州评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陶舜财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