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翻译的“背叛”:中美第一次“礼尚往来”的高层互动

文刀 外宣微记 2021-05-21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历史学者王元崇在新书《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记录了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翻译史上的一件趣事。


1843年,美国总统泰勒(John Tyler)给道光写了一封信,并派专使访华。令后世翻译界特别感兴趣的一点是,泰勒总统的英文信原文与道光读到的中译本“风格迥异”。


比如,把“go to your great city of Pekin”译为“就觐皇都”,一个“觐”字体现上下等级关系。


比如,把“yellow sea”误译为“黄河”。


比如,把结尾泰勒自称“your good friend”省去不译。


还有最能体现清朝官员狭隘自大心态的一句:“日晃东升,即散皇舆之彩;阳光西下,甫生敝域之辉”。


这句对应的英文原文是:


“The rising sun looks upon the great mountains and great rivers of China. When he sets, he looks upon rivers and mountains equally large in the United States.”


在英文原文里,中美的“壮丽山河”并无高下之别,但中译本的措辞——“皇舆”与“敝域”——硬是分出个尊卑。


中译本是晚清大臣耆英等人“悉心酌议”的产物。耆英对道光说,“(美利坚)因仰戴天朝恩德,遣使呈递国书,情词恭顺”。


可见,耆英等人依然以“外藩朝贡”的视角看待美国总统来信,而这份被肆意打扮的译文既迎合了天朝上国的心态,也满足了朝廷对美国的想象。


后来,耆英代道光拟了一封“诏书”作为回信。有意思的是,在广州行医的美国人伯驾把“诏书”翻译成英文时,也“背叛”了原文,刻意抹掉中文措辞所暗示的政治等级差异,算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吧!详情参见书第八章


晚清时代,中美官方交流闭塞,交通不便,这样一番“畸形互动”在效果上也是“畸形”的:


“就这样,在1844年后半年,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很高兴,前者高兴与中国签订了条约、扩大了贸易范围,后者高兴抚夷成功、美国就范。实质上,双方心里都产生了一个想象的对方。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文刀君读这段历史,不禁勾起一番感触。


尽管今天交通便利,网络发达,但纵观中美舆论场,国际传播工作者还是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尴尬的现实:双方心里都产生了一个想象的对方。


从具体的翻译实践来看,英译中断章取义、误导读者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既有水平问题,也有态度问题。这大概是新时代翻译的“背叛”吧!


有些适应本国政治文化语境的元素,其实没必要也不适合大张旗鼓地直译出去,因为在真正的受众那里,不但不悦耳,反而特别刺耳,在效果上更是加深了受众对中国的那个错误想象。


最近过手的翻译素材里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好心的外国读者会善意地提醒一句,但有时候也只能无奈地一笑了之。


外交上讲“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这八个字,也适用于国际传播。从宏观的议题设置到微观的翻译实践,都应有这个意识。


文刀君在上一篇文章阐述了一个观点:国际传播要争取更广泛的“中间派”,或者说“apolitical audience”。不要认为官方互怼就是国际传播的主业,实际上,官方该说的理该骂的话早已说尽了。最要紧的,要多着眼效果,多着眼如何争取更广泛的人心,不要图一时之爽。


我们常讲,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这当然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题中之义”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也应该是能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话语体系,否则,特色就没了意义,成了孤芳自赏。


资中筠先生有句话讲得好:我希望中国能够少讲一点“特色”,多讲一点真正的“社会主义”,据我理解,真正的社会主义就包括公平、正义等。


在文刀君看来,这就是“求同存异”,这就是“争取人心”。


同样是晚清时代,在华外国人曾在《万国公报》撰文,对中国如何与西方周旋提出非常有价值的看法:


既富且强,而后执公法以与西人周旋,庶乎大权不致旁落,而西人亦不敢生蔑视之心。...... 堂堂大国反不得海外诸邦齐驱并驾也,岂不为人所窃笑者哉?”(《政令一新说》)


外交也好,国际传播也好,实力是后盾,但这不是全部,否则就陷入“Might is right”的野蛮时代。实力为先,而后“执公法与西人周旋”。从广义上讲,这个“公法”就是“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规则与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跨文化研究、国际法、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国家“软实力”提升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努力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在“特色”与“公法”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任重道远。



戏说中外

马云去哪儿了?外媒这个词令人浮想联翩

外宣微记 戏说中外有用,有趣,有态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