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在此而意在彼:《视觉艺术中的意义》带你探寻艺术作品背后的含义


  /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视觉艺术中的意义

潘诺夫斯基三十多年来的若干名篇

带领读者走进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学


 PANOFSKY

二十世纪艺术史关键性著作



当你看到他举起帽子打招呼,

你到底看到了什么?


是颜色、线条、体积构成的结构变化了吗?

是他向别人表达的友好和善意吗?


这是潘诺夫斯基看到的:

我对举帽代表打招呼的这种认识应归入全然不同的阐释领域。这种打招呼的形式为西方世界特有且为中世纪骑士制度的遗风:披甲戴盔的人常常取下头盔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和平意图并相信他人的和平意图。我们不会指望澳洲的丛林居民[bushman]和古代的希腊人能认识到,举帽不仅是带有某些表现性含义[connotations]的实际事件,而且还是一种礼貌的表示。要明白这位绅士举动的意义,我不仅需要熟悉实际世界的物象与事件,而且需要熟悉超出实际世界、为某种文明特有的风俗和文化传统。反过来,如果我的这位熟人没有意识到举帽的意义,他就不会觉得非要用举帽来跟我打招呼不可。至于伴随其举动的表现性含义,他可能意识到了,也可能没有意识到。因此,在我将举帽解释为礼貌地打招呼时,我认出了其中可被称作间接的[secondary]或约定性[coveniona]意义;这种意义与原初或自然意义的区别在于:间接或约定性意义是可理解的[intelligible]而非可觉察的[sensible],它已被有意识地添加到使其得以表达的实际举动里。

最后,我这位熟人的举动,除了在空间与时间里构成一个自然事件之外,除了自然地表明情绪或心情之外,除了传达出一种约定性致意之外,还能向有见识的观察者显露出有助于形成其“个性”[personality]的所有因素。对形成个性具有重要影响的是:他是20世纪的人,他的民族、社会和教育背景,他之前的生活经历和现在的环境;但个性还能根据个人看待事物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特有方式来辨认,这种特有的方式如果得到理性的解释,那就该称其为哲学。在这一礼貌致意的孤立行为里,所有这些因素不会完全暴露出来,但仍会显出一些征象。我们无法根据这个单一的行为而在内心详细描述出这位男人,只有通过整理大量的类似观察,并就我们大体知晓的有关其所处时代、国籍、阶级、知识传统等方面来阐释类似的观察,我们才能做到这一点。然而,这种内心描述会明确展示出的所有特质,在每一单个的行为中都是完全内在的;所以反过来,每一单个行为也可以根据这些特质来阐释。

由此而发现的意义可以被称作内在的[intrinsic]意义或内容;内在意义或内容是本质[essential],而在这种情况下,另外两种意义,即原初或自然意义与间接或约定性意义则是现象[phenomenal]。这可以说是一致[unifying]原则,这一原则贯穿并说明可见事件及其可理解的意义,并且甚至决定可见事件之形成所采用的形式。这种内在的意义或内容通常位于有意选择[conscious volition]层面的上方,正如表现性意义位于这一层面的下方一样。

——《图像志与图像学》

欧文·潘诺夫斯基


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动作可以解读出多层含义,艺术品也是如此。为什么我们看到拿小刀的男人就知道那代表着圣巴多罗买?为什么耶稣诞生图构图的变化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特有的态度?人体比例是如何反映特定时代、特定艺术家的“艺术意志”的?就让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的《视觉艺术中的意义》为你来解答这些问题。


圣巴多罗买

显然,正确的图像志分析以正确地辨认母题为前提。假如那把使我们认出圣巴多罗买的小刀不是刀而是瓶塞钻,那这个图形就不是圣巴多罗买了。

《视觉艺术中的意义》初版于1955年,收录了潘诺夫斯基三十多年来的若干名篇,堪称20世纪艺术史的关键性著作,也一直作为欧美艺术史学生的标准读物。它不仅揭示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细节,更主要的是深刻讨论了视觉艺术中涉及作品内容的图像志与图像学问题。



作者从“一个图像可以再现一物,象征另一物,而表达其他物”的视角出发,详尽考察了提香、普桑、丢勒的作品以及圣德尼修道院院长叙热的生平。作为欧洲语言、历史与文化的大师,潘诺夫斯基以出色的学术研究能力对“人体比例理论”和“瓦萨里编《素描集》的第一页”做出令人敬佩的阐述;还以敏锐的洞察力对英语与德语在艺术史研究与表达方面的异同做出了极具启发的比较。


〔美〕欧文·潘诺夫斯基 著

邵宏 译

定价:118.00元


作者简介

AUTHOR

作者  欧文•潘诺夫斯基


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出生于德国汉诺威,1921年进入汉堡大学参与创立艺术史系,1934年因纳粹上台移居美国,先任教于纽约大学,后进入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新成立的历史研究所,直至退休。他一生都在探索图像与观念的关系,其思想不仅奠定了现代图像学理论,也对整个人文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史学者,使艺术史学科受到世人尊敬。英国学者肯尼斯•克拉克把他描述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史家”。其代表作有《图像学研究》《理念》《丢勒的生平与艺术》《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早期尼德兰绘画》《视觉艺术中的意义》《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等。



译者简介

TRANSLATOR

译者 邵宏


邵宏,1958年出生,现为自由译者与作者。主要译作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论艺术与鉴赏》《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础》《艺术批评史》等,主要著作有《美术史的观念》《衍义的“气韵”: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设计的艺术史语境》《东西美术互释考》等。



图书目录

CONTENT


序 言

导 论 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学

第一篇 图像志与图像学: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引言

第二篇 人体比例理论史反映出的风格史

第三篇 圣德尼修道院的叙热院长

第四篇 提香《有关谨慎的寓意画》:续篇

第五篇 乔治·瓦萨里编《素描集》的第一页: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对哥特式风格所持态度的研究

附 论 多梅尼科·贝卡富米所作的两幅立面设计图以及建筑中的手法主义问题

第六篇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与古典遗珍

附 论 与丢勒有关的阿皮亚努斯《古代圣铭集》插图

第七篇 《甚至在阿卡狄亚也有我》:普桑与挽歌传统

后 记 美国三十年来的艺术史学:一位欧洲移居者的观感

所收文章首次发表的出版物

索 引

正文插图目录

图版目录

图 版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扫描二维码购买图书

相关链接

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往期 · 推荐

年货精选 | 一定要知道的西方艺术史大家(8本好书)

经典名著15种(有温度的视角)

《批评的艺术史家》:展现19世纪德国艺术家的脉络

《土星之命》:艺术是一门奇特的行业

《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探讨造型艺术中最富争议的问题

《制造鲁本斯》:鲁本斯,巴洛克时代的开创者之一

《时间的形状》:沉思时空流中各种人造物所处的位置

《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哥特式建筑是石头的经院哲学

《风格三论》:艺术作品的“视觉征候”

《描绘的艺术》:用眼睛为世界画一幅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画”在此而意在彼:《视觉艺术中的意义》带你探寻艺术作品背后的含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