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市及重庆城投面面观(上篇)-区域发展对债务的支撑

龚程晨 邹火雄等 中证鹏元评级 2022-07-22


"主要内容


1)山城重庆战略地位突出,全市经济实力和综合财力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重大规划赋予了重庆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等新定位,战略地位凸显,重庆市迎来重要发展机遇。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地方政府运营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均在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中排名第16位。


2)重庆市常住人口呈增长态势,且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县,但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且持续加剧。重庆市七普常住人口数量较六普结果增长11.12%,城镇化比率较高,2020年末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较2010年末增长19.71%,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较2010年末提升4.73个百分点至65.90%。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2020年末全市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辽宁省,解决全市人口老龄化迫在眉睫。


3)重庆市工业基础较好,汽车产业逐步转型升级,但在产业提质、人才引进、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已形成汽车、摩托车、电子、医药等支柱产业;随着国六排放政策(2018年)的推出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生产偏低端的传统燃油车为主的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受到重挫。近年重庆市陆续出台汽车产业促销稳产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政策,全市汽车产业逐步转型升级。同时,需关注重庆市在科技创新及高端人才吸引力等方面仍较一线城市还有一定差距,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4)重庆市主城区经济实力较强,其次是城市发展新区,万州区经济实力在渝东北生态区中一枝独秀;渝北区、江北区等主城区财政实力较强。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实力差异明显,2021年主城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9.18%和37.74%,远高于渝东北和渝东南生态区,但万州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市分别排名第八位和第二位。2021年主城区中的渝北区和江北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过70亿元,居全市前三,南岸区、九龙坡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过50亿元,全市排名前十。2021年主城区各区县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69%以上。


5)重庆市政府债务余额较大且增速较快,其中主城区广义债务率相对较高,尤其是沙坪坝区;城市发展新区中涪陵区、江津区、永川区等产业和土地出让收入对债务偿还具有一定支撑。2021年末重庆市政府债务余额为8,610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居全国第三;2020年末全市广义债务率全国排名第六位。分区域看,主城区广义债务率较高,其中沙坪坝区最高;城市发展新区中涪陵区、江津区、永川区等大部分区县第二产业较强,支撑区域高债务率,南川区债务率较高、综合财力及产业实力偏弱。


(6)重庆市地方可控金融资源不多,对广义地方政府债务覆盖程度偏弱。2020年末重庆市地方可控金融资源规模至少0.25万亿元,当年末全市广义政府债务余额为2.24万亿元,全市可控金融资源对广义政府债务的覆盖率为10.98%。


"




一、重庆市发展格局及战略定位



山城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区域构建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战略地位突出。重庆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重庆市地形复杂,地形沿河流、山脉起伏,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有“山城”“江城”之称,下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渝东北和渝东南分别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区山地地形复杂,农业、工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


长江贯穿重庆市全境,流程691公里,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重庆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内河主枢纽港,现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重庆市交通便利,依托其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的交通方式,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国际铁路枢纽、国家公路枢纽。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年第8号),明确成渝地区为全国交通4极之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重庆市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更加清晰。



重庆市区域发展延续性较强,《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做大做强重庆主城都市区,增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高端要素集聚集成能力,构建“四个同城化先行区、四个支点城市、四个桥头堡城市”的发展格局;做优做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做优“三峡制造”绿色工业,打造渝东南文旅新标杆;建立健全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新机制。


川渝共同打造三大毗邻地区区域合作发展功能平台,未来成渝地区基础设施空间较大,现代产业体系将成为发展重点,当地国有企业也可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渝东北与川东北地区、渝西地区与川南地区、成渝中部地区邻地区三大毗邻地区区域合作发展功能平台,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等,将为经济圈范围内相关平台企业业务扩张及转型带来更多机遇。具体来看,2021年成渝共同实施85项年度重点任务,推进67个重大合作项目,总投资1.57万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0.21万亿元;成渝经济圈已形成以汽车、电子、医药等为支柱的制造业优势产业体系,京东方、药明康德、宁德时代均在成渝地区建成产业园区,未来成渝主轴特色产业将持续发力,当地国有企业也可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



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重庆向西发展的新引擎,为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蓄势赋能,核心区重庆高新区直管园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机制统筹下,川渝两地发挥四川天府新区国家级新区、重庆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战略优势,协同重庆两江新区、成都高新区,加强“四区”联动,共建成渝科创走廊、共同推动西部科学城建设,包括西部(重庆)科学城和西部(成都)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重庆中心城区西部槽谷地带,规划面积1,198平方公里,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既是重庆市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其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动作为。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完善重庆高新区与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江津、璧山5个行政区协同联动机制,加速汇聚科创力量,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引领区,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高技术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集群。2021年西永微电园、金凤实验室、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等重大项目均密集落地;重庆高新区直管园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核心区,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2.9%和23.4%,均居全市第一。





二、地方经济实力与产业情况



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位于全国中游水平,汽车摩托车、批发与零售等产业对经济拉动明显。近年重庆市经济实力持续增长,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总体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重庆市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万亿元,全国排名第16位,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1%,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根据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7,022元,为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07.47%。从产业结构来看,重庆市以汽车摩托车、批发与零售业等第二、三产业为主,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有所增长,对地区经济的拉动较大。



重庆市工业基础较好,汽车产业正逐步转型升级,电子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在产业提质升级、高端人才引进、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已形成汽车产业、摩托车产业、电子产业、装备产业、材料产业、医药产业、消费产业、能源工业八大支柱产业。2021年重庆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8.2%。分产业来看,汽车和电子两大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合计超过40%,对工业增长的拉动最大。


重庆市汽车产业配套齐全,但主要生产偏低端的传统燃油汽车。随着国六排放政策(2018年)的推出,我国政策大力扶持引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生产偏低端的传统燃油车为主的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受到重挫,重庆市长安汽车、力帆科技等汽车生产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叠加国内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2018年重庆市汽车产业受到重挫,当年全市汽车产量同比下滑近36%,排名首次掉出全国前五,排名第6,2019年重庆市汽车产量持续下滑,2020年才企稳回升。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重庆市陆续出台汽车产业促销稳产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政策,2021年重庆市汽车产业稳定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5倍,伴随博世庆铃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等项目开工以及比亚迪动力电池二期等项目建成,未来全市汽车产业将逐步转型升级。


电子产业方面,近年重庆市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手机制造基地,2021年重庆市计算机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台。同时,京东方第6代柔性显示面板产线正式投产,华润微电子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等项目落地,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持续较好。


总体来看,重庆市工业基础较好,具备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的便利交通,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仍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但同时重庆市目前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速度较慢、产业能级较低的困境,此外,重庆市在科技创新及高端人才吸引力等方面仍较一线城市还有一定差距,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重庆市主城区经济实力较强,其次是城市发展新区,万州区经济实力在渝东北生态区中一枝独秀;经济增速方面,璧山区、大足区等区县经济增速较高,合川区和綦江区经济增速较低。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实力差距较大,2021年主城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合计分别为1.09万亿元和1.05万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9.18%和37.74%,经济实力明显强于渝东北和渝东南生态区。


重庆市主城区经济实力较强,其中江北区依托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主力发展金融产业,区内主导产业还包括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是重庆市上市公司最多的区县,主要包括智飞生物、长安汽车、渝农商行等;渝中区是重庆市最为核心的城区,水陆客运交通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以金融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区域内代表性的上市公司重庆水务、重庆百货等;渝北区近年发展较快,经济总量位于重庆市各区县之首,区域内以力帆科技、中国汽研等企业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较为发达;大渡口区是重庆市老工业基地,原重庆钢铁厂迁至长寿区后,整体经济和产业实力落后于主城区其他区县。


城市发展新区中各区县工业较为发达,经济实力紧随主城区之后。其中涪陵区2021年经济实力和上市公司市值在城市发展新区中领先,以涪陵榨菜和涪陵电力为代表的食品和电力产业较为出名;江津区是传统工业大区,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2020年江津区消费品规模工业产值占重庆的8.3%,部分产品产量在全市占有较大份额,如植物食用油产量占重庆的60%、白酒产量占重庆的42%;永川区借助其17所职业院校强大的人才供给能力,现已集聚长城汽车、雅迪电动车等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建成全国最大的中高端皮卡生产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生活纸生产基地;长寿区下辖国家级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初步形成以重庆钢铁为代表的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


渝东北生态区是以万州区为核心的附属城市,万州区经济实力最强,2021年全市排名第八位,但渝东北生态区整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区域内仅有两家上市公司。渝东南生态区是以黔江为核心的附属城市,GDP总量最低,区城内无上市公司。


从经济增速来看,2021年重庆市大部分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区间为6%-10%,其中增速超过10%的区县为璧山区、大足区、开州区和梁平区。同时需关注,合川区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转型难度大,科技创新对产业支撑引领能力不强等,导致区域发展内生动力不足,2021年增速仅为0.2%;綦江区在煤炭去产能,以及疫情反复导致汽摩等产业供应链不稳定的环境下,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2021年增速为4.8%,相对较低。







三、区域人口流动情况



重庆市常住人口数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各区县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域;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且持续加剧根据重庆市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市常住人口数基本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波动。根据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数为3,205.42万人,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增长11.12%,年平均增长率为1.06%。城镇化方面,重庆市除中心城区外的城镇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持续攀升,2021年末达70.32%。


细分区域来看,人口流入与地方经济产业息息相关,随着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口不断向主城都市区流入。2020年末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较2010年末增长19.71%,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较2010年末提升4.73个百分点至65.90%。其中,渝北区净流入84.60万人,跃居全市人口第一大区;丰都县、奉节县等经济产业相对落后区县,人口表现为净流出。在年龄结构上,近年重庆市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且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末全市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辽宁省,解决全市人口老龄化迫在眉睫。







四、财政实力及债务率情况



2021年重庆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所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有所下降,财政实力位于全国中游水平,财政自给能力较弱。2021年重庆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5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税收收入1,543亿元,同比增长7.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7.53%。2021年重庆市获得中央补助收入为2,046亿元,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9.54%,中央对重庆支持力度较大。2021年重庆市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2,358亿元,同比下降4.1%,地方政府运营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全国排名第16位;同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4,835亿元,同比下降1.2%,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47.26%,财政自给能力较弱。



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等主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高,且整体质量较好;城市发展新区中合川区、江津区、涪陵区等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重庆市排名靠前,万州区在渝东北生态区中一枝独秀。2021年重庆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70亿元的区县为渝北区、万州区和江北区,主要位于主城区,其中渝北区最高为73.9亿元,万州区次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50-70亿元之间的区县共8个,均位于主城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其中城市发展新区中合川区、江津区、涪陵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重庆市排名靠前;其余主城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区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在30-50亿元之间,渝东北和渝东南生态区区县主要在30亿元以下。


从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看,主城区各区县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69%以上,财政收入质量较好;城市发展新区中合川区和大足区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低于40%;渝东北生态区和渝东南生态区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主要在50%-70%。


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因重庆市地方财政体制结算规定,主城区土地出让金须先统一上缴至重庆市,再由市级财政以转移支付方式结算至区县级财政,故主城区未确认政府性基金收入。从财政自给率来看,主城区财政自给率相对高于其余区县,渝东北和渝东南生态区财政自给率主要集中在40%以下,财政自给能力较弱。



重庆市政府债务余额增速较快,主要分布于区县级,广义债务率全国排名第六位。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政府债务余额为8,6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1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居全国第三,其中市级债务余额为2,571亿元,区县级债务余额为6,039亿元,分别占比29.86%和70.14%,整体来看重庆市负有偿还责任的政府债务主要分布于区县级。2020年末重庆市广义债务率为333.64%,全国排名(从高到低)第六位。



主城区中沙坪坝区债务率最高,大渡口区债务率较高且综合财力较弱,市场认可度不高。主城区中沙坪坝区广义债务率超过1,500%,居重庆市首位;大渡口区广义债务率接近1,000%,且综合财力较弱,地区城投信用利差较高。主城区中较为核心的渝北区、江北区和渝中区综合财力较高,债务率较低,区域城投信用利差较低,市场认可度相对较高。



城市发展新区中涪陵区、江津区、永川区等大部分区县第二产业较强,支撑区域高债务率,需关注债务率较高、综合财力及产业实力偏弱的南川区的偿债压力;渝东北和渝东南生态区债务率相对较低,其中万州区财政实力较强,黔江区、武隆区债务压力相对较大。考虑到多数区县从资源配置、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较主城区均有一定差异,发展第三产业难度相对较大,大多数区县定位为“工业城市”,区域的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因此,我们引入第二产业增加值来刻画区域的工业发展情况,以期窥见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及长期来看当地经济对债务的支撑情况。城市发展新区中涪陵区、江津区、永川区等大部分区县等区县广义债务率相对较高,但地方综合财力较大,且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实力较强,未来经济发展潜力较好,长期来看对区域债务的支撑力较好;广义债务率相对较低且产业支撑较好的璧山区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值得关注的是南川区广义债务率很高,但地方综合财力和产业支持力度落后于城市发展新区其余区县,偿债压力相对较大。渝东北和渝东南生态区总体综合财力和产业支撑力度较弱,除万州区、黔江区和武隆区外,其他区县广义债务率也相对较低。其中万州区经济和财政实力较强,第二产业具有一定支撑,且万州区三产业发展较好,区域经济发展对债务的支撑力度相对较强;黔江区和武隆区属于渝东南生态区,产业发展水平一般,广义债务率相对较高,区域偿债压力相对较大。






五、区域土地财政情况



重庆市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2021年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降对重庆市住宅用地出让成交规模影响较大,土地出让总价同比出现下降。2018-2020年重庆市土地出让成交面积和金额持续上升,土地财政热度高涨,其中2020年重庆市实现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2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05.11%,占比居全国第7位。2021年,在“房住不炒”原则下,全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持续收紧,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明显下降,全国大多数省份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其中重庆市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44亿元,同比下降7.2%。从土地出让面积来看,2021年重庆市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成交面积降幅较为明显。




重庆市各区县土地出让成交面积和总价分化较大,2021年渝北区、沙坪坝区等主城区土地出让成交金额及楼面均价较高,石柱县、巫山县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分区县来看,主城区土地成交总价及楼面均价均较高,2021年渝北区、沙坪坝区土地成交总价居重庆市前列,江北区土地成交楼面均价最高,渝中区未有土地出让成交。城市发展新区中铜梁区、涪陵区土地成交总价超过50亿元,璧山区楼面均价超过2500元/平方米,永川区商服用地成交总价占比较高。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各区县土地成交总价及楼面均价相对较低,其中石柱县、巫山县2021年土地出让收入同比降幅超过40%。






区域金融资源禀赋



重庆市地方可控金融资源不多,对广义地方政府债务覆盖程度偏弱2020年末重庆市地方可控金融资源[1]规模至少0.25万亿元(包含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2020年末重庆市广义政府债务余额为2.24万亿元,全市可控金融资源对广义政府债务的覆盖率为10.98%。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4.59万亿元和4.69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1%和12.0%。

[1] 本报告地方政府可控金融资源采用地方政府可控制金融机构的高流动性资产进行衡量,主要如下:商业银行报表类:存放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放同业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证券公司报表类: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以上数据均为2020年末数据。


[2] 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流动性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货币资金;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高流动性资产即存放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款项,以上数据均为2020年末数据。



作者 I 龚程晨  邹火雄 朱小万 任思博
部门 I 中证鹏元 工商企业评级部
关注公众号向后台留言可获得更多报告
转载请标明出处


欢迎关注#中证鹏元评级#视频号


 

   ●2022年中国财产险行业信用展望

   ●江西省及江西省城投面面观(附信用挖掘)

   ●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资质较好的区县级城投迎来更多支持

   ●加大投资者权利保护,推动集体行动制度应用——银行间市场违约与风险处置指南点评

   ●区域研究丨天津市及天津市投融资平台面面观

   ●湖北省城投债2021年发行特点研究  

   如何看待城投控股上市公司?

   ●双碳目标下的煤炭行业信用风险如何看?

   ●2022年区县城投债偿债压力展望 

   ●重庆能投破产重整,“城投信仰”还在吗?

   ●“央行23条”是否意味着城投债政策的放松?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中证鹏元评级)为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鹏元)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中证鹏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发布的原创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通过合理分析得出结论,结论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报告中观点仅是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相关公开资料作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代表公司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