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突破!首捧优胜杯,再获特等奖!

捷报频传 喜讯连连

10月27日至31日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贵州大学举办

武汉纺织大学40余名师生出征终审决赛

经过5天激烈角逐,取得优异成绩

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挑战杯”主体赛中

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在红色专项活动中

共获得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此前在“揭榜挂帅”专项赛中

获得二等奖1项

在“黑科技”展示活动中

获得“星系级”作品(最高奖)1项

获得累计创新专项奖(基础研究)1项


学校以团体总分第31名的成绩

首次捧得全国“优胜杯”


学校获得“挑战杯”主体赛全国特等奖

学校获得“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全国特等奖

学校获得全国“优胜杯”

比赛精彩瞬间


本届赛事自2022年10月启动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高标准、高规格、高水平推进备赛各项工作。依托学校“科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展体系化工作设计,科学确定选题,扩大师生参与,深度挖掘项目,做好参赛辅导,完善资源保障,持续培育孵化,遴选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影响范围广、社会效益大的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先后有1600余名学生、300多名指导教师参与其中。各位同学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刻苦钻研、勇于创新,通过“小切口”问题解决融入国家“大战略”环境,树立科创报国志向、激发科创报国热情。各位老师教书育人、率先垂范,不计名利、不求回报,花费极大精力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涵养求实创新的学术生态。在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下,大家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为“美好纺大”建设交出一份优异的“青春”答卷。



获奖团队简介



主体赛特等奖(1项)



项目名称:可聚可降催化界加速驱动的新型碳回收-水处理技术报送单位:环境工程学院团队成员:丁艺琛指导老师:李东亚、关泽宇项目介绍:该项目针对有毒有机废水难以高效、低碳处理的技术痛点,构筑电子与反应物转移新型路径,实现单一或协同界面加速的污染物可控去除,达到废水高效处理和碳回收的双重目标。可有效降低我国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的有毒有机废水处理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


主体赛一等奖(2项)



项目名称:“纸”报国——三明治结构特种芳纶复合绝缘纸报送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成员:姚松俊、王佳琪、夏甜甜、殷龙、伍梦云、蔡玉寒指导老师:熊思维、王罗新、曾玉竹项目介绍:高端芳纶纸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气绝缘等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核心材料。然而,高品质芳纶纸目前仍高度依赖进口,国产高端芳纶纸发展存在造纸原材料被垄断、造纸工艺难度高以及产品性能不足三大难题。本项目聚焦聚苯硫醚与芳纶两种纤维物化特质研究,提出了以聚苯硫醚作为新材料替代传统芳纶纸原材料,自主研发了聚苯硫醚超细纤维制备技术,创新开发了微纤抄造成型——低温原位塑合新工艺,并对芳纶纸结构进行了首创设计,所制备的三明治结构芳纶纸各项关键指标全面超越国外高端产品,实现了芳纶纸在原材料、生产工艺以及产品结构上的三大创新。



项目名称:“讲好中国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与智能传播赓续路径研究—基于多维度非遗展陈案例的实证调查报送单位:艺术与设计学院团队成员:曾雯静、张馨欢、孙长楷、覃林玲、刘金志、夏竹仪、周欣毅、张钧雯指导老师:张雷、张丹、赵金龙项目介绍:本作品致力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项目接续多年非遗研究成果,经过调研和展陈设计实践提出“双传驱动”“展育并举”“技艺融合”“智媒融合”非遗展示叙事与智能传播赓续路径。团队研究有15个重点项目作支撑,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受到9位专家的重点推荐。调研成果相继被文旅部恭王府博物馆等多家政府机构和数字媒体企业采纳,并被CCTV等多家媒体报道。


主体赛二等奖(2项)



项目名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耐高温弹性纺织结构件及其衍生制品开发报送单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成员:苏子毅、金鑫鹏、李久刚、龚浩然、高冲、骆春旭、李威、石玉菲指导老师:刘可帅、庄燕、刘洋项目介绍:基于无机纤维材料的耐高温特性,通过立体编织的手段,满足了热密封功能,实现了纺织结构件的100%回弹,保障了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基于该技术的研究积累相继开发了众多衍生品,如远鹞一号双子卫星连接绳,歼20飞行员头盔的结构预制件,东风系列导弹尾舵,冬奥会速滑比赛国家队队服。


项目名称:“布小匠”--复杂色彩织物精准测色关键技术与装备报送单位: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团队成员:程靖尧、刘琪、谢礼坤、金欢、姚凯翔、李江英、辜先腾、杨洲指导老师:梁金星、胡新荣、王帮超
项目介绍:颜色是纺织服装产品的重要外观和功能属性,在纺织生产制造环节,传统颜色测量设备无法准确测量复杂色彩和纹理织物的颜色数据,导致产品颜色“货不对板”,每年给纺织企业造成数千万损失。团队提出基于先进光谱重建理论的面料颜色照相测量方法,实现纹理织物的“像素级”精准光谱重建,支撑任意复杂色彩织物的颜色精准测量;针对织物纹理特征对颜色视觉感知的客观影响规律建模分析,巧妙运用织物自身纹理特征对测量结果自适应加权校正,实现颜色测量数据与真实视觉感知的一致性;通过研发基于对称光路和漫反射的全光谱均匀照明技术,建立面向复杂色彩与组织结构的织物颜色数字化照相测量技术装备。创新成果不仅实现了纹理织物颜色数据的快速精准测量,同时能够广泛地服务于食品、电子产品、美妆、皮革、印刷包装、皮肤医疗、塑料、陶瓷以及科研应用等领域,支撑颜色质量测量评价、产品色彩设计、数据库构建及管理等应用。

主体赛三等奖(1项)



项目名称:一管百通—一种功能化织物增强人造血管报送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成员:王朝荣、黄琪、陈青青、陈依、乐威、王宗垒、刚汉林、卞力行指导老师:红军、庄燕、顾绍金项目介绍:聚氨酯基人造血管因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的关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是低模量聚氨酯人造血管存在强度不足、缝合性差、长期通畅率低等系列问题,限制了其体内植入的应用。本作品采用纺织加工技术,提高聚氨酯纤维的取向度和分子排列规整度,提高纤维堆积体的模量;使用编织技术在血管内部形成支撑层,增加血管的强度、缝合性和耐穿刺特性;借助纤维定向排列技术进行人体血管褶皱拓扑结构的仿生,在赋予血管抗弯折特性的同时提升血管内皮化程度和速度,给予血管良好长时间通畅率(6-12个月)。本作品具有良好的工程和医学应用价值,在心血管疾病、食道疾病及气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红色专项赛特等奖(1项)



项目名称:智绘薪传-数字交互艺术塑造乡村红色文化实践调研报送单位:伯明翰时尚创意学院团队成员:瑞琪、刘炫、马明睿、江陈辰、齐庆龄、袁睿祥、王子晴、史雨琳指导老师:吴浩、魏欣、闫俊项目介绍:课题组基于讲好中国红色故事,传播好乡村红色文化的视阈,面对红色文化复兴发扬、老兵数量不可逆的减少的现状,站在数字科技视角,深度挖掘红色乡村革命故事、革命老兵事迹,通过数字化文创产品以及线上云端小程序多途径传播,加入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赋能(RFID)和AR展现技术,以数字化手法结合创意设计方式诠释乡村红色文化品牌,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发扬,点燃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红色专项赛三等奖(1项)


项目名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荆楚文化对外传播之实践困境与进路探索报送单位: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姜军、宋美琪、陈梦琦、赵羽、柯心壹、余欣桐、尹新璞、王柳溪指导老师:彭阳慈航、陈珍、郑亚娟项目介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和灵魂,文化兴盛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本团队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武汉市20余所高校、2000余名中外学生及文化工作者进行调查,提炼文化认同与对外传播的操作化概念。通过坚守专业本色、坚持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的“三坚”方案,利用元宇宙数字化、语言专业化、过程影像化等完成了荆楚文化的对外传播与转化,打造了一个新时代新征程下“语言服务+文化焕活”的品牌方案,解决了荆楚文化传承难、传播难、创新难的问题,实现了“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美好愿景,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牵线搭桥”。


“黑科技”展示活动“星系级”作品(1项)



项目名称:纤维素纳米晶涂料报送单位: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团队成员:宋百琪 李芳玲 罗日楚
指导老师:张晓芳
项目介绍:国家倡导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对绿色染料提出了高标准和新要求。传统合成染料因其化学毒性、环境稳定性差、高污染且易褪色等系列问题,很难满足未来绿色制造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新型绿色染料成为该领域的一个核心方向,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受自然界中五彩斑斓生物体启发,本研究团队基于纤维素纳米晶自组装形成手性光子结构产生结构色特性,提出以纤维素纳米晶为结构基元,与微量吸光剂及生物增塑剂复合,制备功能光子涂料;该涂料可大规模涂覆于纺织品、木材、塑料、玻璃、金属等多种基材表面,形成稳定、持久、耐极端环境且生物可降解的明艳结构色。该涂料体系可实现绿色染料的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在无甲醛环保家居、装饰、建筑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揭榜挂帅”专项赛二等奖(1项)



项目名称:穿山甲管道机器人报送单位: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工创中心团队成员:徐家伟、李齐齐、王志豪、黄雪缘、张蒂、韦远鹏指导老师:吴世林、汪峰、龚文琛项目介绍:传统城市排水管道作业多依赖人工,其作业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管道作业是城市管网运维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团队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创新性采用液压驱动,在三个月内完成了对机器人系统的设计研发和制造,最终实现远程控制机器人对管道内部快速检测及高效清淤,具有很强实用性。项目极大提升了城市管网运维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挑战杯”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获奖者走出了多位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本届“挑战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


本届竞赛搭建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聚焦科技发展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和现实问题,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发榜命题,学生团队揭榜答题)、红色专项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受新时代发展成就,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参赛)、“黑科技”展示活动(定位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嘉年华,鼓励学生提出和论证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参赛)有机组成的“1+1+2”赛事整体架构,共吸引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


请关注纺大官方微信号


武汉纺织大学官方微信:wuhanfangda

长按识别关注



● 往期推荐● 

拒绝“脆皮”,过!过!过!

▼萌宠驾到!

▼纺大原创微电影,火了!


END



来源 | 校团委 创青春

统筹发布 | 罗祎

审核 | 姜永杰

投稿邮箱 | whfdzg@wtu.edu.cn

欢迎您点击分享点赞在看

为武汉纺织大学充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