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2-04-26


李退溪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摘要:人称“海东朱子”的朝鲜李朝大儒李退溪,通过《圣学十图》《启蒙传疑》等著述构建了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的哲学学术思维的逻辑体系,使孔孟程朱之道焕然复明于世,其哲学思想与朝鲜传统文化、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化解现实社会冲突危机的时代精华。退溪哲学的人文精神,具体彰显为忧患精神、改革精神、性理精神、道德精神、践行精神等五个方面。在人类面临各种冲突危机和挑战的当代,弘扬这人文主义的五大精神,对营造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天下的新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李退溪;人文精神;性理学;和合;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北京100872)。


马克思与德国浪漫派



摘要: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强调德国浪漫派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但这种另辟蹊径的阐释在论证上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除了学生时代的短暂邂逅之外,马克思对德国浪漫派一直保持着自觉的批判态度,并自觉清除其思想中可能的浪漫主义要素。他与德国浪漫派在一些观念上的相似性,与其说受到了后者的影响,不如说源于相同的时代问题。他们共同面对这些问题,但分别给出了各自的诊断和处方。鉴于双方在基本方法和基础信念上的根本差异,不能因为这些观念的表面相似就轻率断言马克思受到了德国浪漫派的影响,或者批评他沾染上了浪漫主义的弊病。

关键词:马克思;浪漫主义;自由;审美;幻想

作者:方博,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北京100871)。


“直观”的不同意涵及效应

——从塞拉斯和麦克道尔

对康德的解读来看



摘要:不同于布兰顿的理性主义路线,塞拉斯和麦克道尔试图保留并重塑经验主义的遗产,即在抛弃直接“所予”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知识的经验基础。但塞拉斯和麦克道尔的经验主义是两个非常不同的理论方案,因为他们对经验基础的理解存在着关键分歧,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他们对康德的解读和对直观的理解上。塞拉斯认为直观必须和感觉印象明确区分开来,概念运作必须止步于直观,无法进一步向前延伸至感觉印象。而麦克道尔则认为,概念能力的自发性运作可以在直观中越过塞拉斯式的感觉印象,更远地延伸至世界本身。这些分歧不但隐含着匹兹堡学派内部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推进线索,还从根本上导致了“人在世界中”和“将世界纳入视野”这两幅极为不同的经验主义图景。

关键词:直观;塞拉斯;麦克道尔;康德

作者:孙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完整的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选择与改革



摘要:纵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其晚年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在基本方法论上从本质主义向历史主义的转向,后者补充和完善了前者,从而使得唯物史观变得更加完整和完善,更符合人类社会制度演变的实际。结合本质主义方法论与历史主义方法论,把唯物史观完整地表述为四个维度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并可视为人类社会经济体制选择的一般理论或者衡量制度选择是否合适的一般标准。运用此一般原理,可以逻辑自洽和符合历史地对一些问题进行解释,包括:(1)把《资本论》视为马克思运用其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选择从合适到不合适的典型特例;(2)不同国家和民族在不同阶段制度选择或变革的成功与否;(3)“同时胜利论”“首先胜利论”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经济体制的初始选择和改革。

关键词:完整的唯物史观;制度选择一般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选择

作者:黄少安,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环境规制、劳动力配置与城市发展



摘要:环境规制是如何影响劳动力配置乃至城市发展的,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污染与清洁两部门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表明:(1)在城市内部,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降低污染部门的就业份额;(2)城市之间,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对劳动力配置会产生两种效应,依次为收入降低的“挤出效应”和环境改善的“引入效应”,两种效应的大小决定了环境规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3)考虑到劳动力异质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增加城市的高技能人才比例,进而影响城市发展。基于“十一五”减排政策检验了上述理论假说。结果表明:中国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通过降低污染部门的就业份额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吸引劳动力流入,增加城市高技能人才比例,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环境改善的城市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环境规制;劳动力配置;异质性劳动力;城市发展

作者:陈诗一,安徽大学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安徽合肥230601);刘朝良,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浙江杭州310018);金浩,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四川成都611130)。


中国的经济增长、波动与地区差距

——基于经济转型的解释



摘要:中国的经济转型在过去的40多年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令人困惑的是,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计划体制国家为什么能够实现快速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地,与之相关的高速的经济增长、显著的经济波动和较大的地区差距等经济特征又是如何产生的?基于此,在中国式分权的基本制度背景下,可以构建一个统一的框架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其理论框架的核心是,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及风险厌恶型特征,导致其投资决策行为具有进行相互模仿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1)这种模仿行为是构成中国民营经济迅速扩张和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因;(2)模仿行为放大了中央政府偏好对地方政府投资决策的影响作用,引发民营经济发展的“潮起和潮退”,形成了显著的经济波动;(3)“软预算约束”弱化了横向竞争对地方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激励作用,导致不同国有企业数量的地区形成所有制结构的差距和经济增长差距。研究的结论对于未来中国提振经济发展动力,平稳经济波动以及协调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中国式分权;经济转型;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地区差距

作者:葛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北京100872);刘瑞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2)。


美好生活、民生保障与劳动

幸福权的最大化实现



摘要:美好生活是一种人人期待和向往的生活状态,但要使得这种生活状态成为一种可测量和可触摸的具体存在,则离不开劳动幸福权概念的出场和引入。美好生活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与当前阶段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幸福权。只有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幸福权,民生才能真正得到保障。这样的新型民生保障与传统的那种救济型、仁慈型、施舍型民生保障是完全不同的,它属于更加深层的民生保障。这样的深层民生保障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劳动幸福权理论上才能得到学理支撑。劳动幸福权是每个人皆拥有的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体现的是每个人获得属人属性的天然权利。它既是一切合理性之合理的根据,也是一切不合理性之不合理的根据。每个人都需要在创造性的诚实劳动中实现劳动幸福权。

关键词:美好生活;民生保障;劳动幸福;劳动幸福权

作者:何云峰,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上海200234);潘二亮,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哲学与法政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4)。


公共政策失败及其治理:

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



摘要:政策失败是现代政府治理的普遍性难题,政策能力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失败的原因可从政策环境约束、政策本身缺陷、政策主体行为、政策监控不力等维度分析。为避免政策失败,需要构建基于循证决策的整体性决策体系、公共利益导向的利益协调机制、结果导向的政策矫正与学习机制、政策能力导向的政策质量提升体系,以有效预防政策失败,提升公共政策质量,推动中国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关键词:政策失败;政策质量;循证决策;政策学习

作者:陈水生,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中国劳动法学的宪法观:

成形、嬗变与展望



摘要:自现行宪法出台以来,我国劳动法学界形成了难以自洽的宪法观:一方面强调劳动法作为宪法实施法的地位,用宪法论证劳动法作为法律部门的独立性,支持其改革劳动法治的主张;另一方面并未将宪法当作法律规范加以准确解释,而是在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层面都反复偏出宪法原意,且这种偏出缺乏正当性。这种宪法观无法让劳动法真正融入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秩序,应当引入部门宪法的理念加以改造。为此,既要积极将劳动法问题上升到宪法层面思考,又要采取温和的原旨主义解释立场,注重运用历史和体系的解释方法,准确衡量各种解释素材的权威性。

关键词:劳动法;宪法观念;宪法解释;部门宪法

作者:阎天,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北京100871)。


回到“好社会”:重建

“需要为本”的规范社会学传统



摘要: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需要”概念快速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的热门话语,并引发了跨学科的持续反响,而主流社会学却在这一议题上表现出了集体失语,这深层次地提示着当前社会学在回应规范议题上正在丧失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运思方式。为“人”服务、关注人类需要的社会学亟待重新思考其规范传统的当代价值,重建“需要为本”的规范社会学传统。为此,要积极推动为了“善”和“人类进步”来应用社会学,强化事实取向与规范取向的合流来回应“好社会”的议题,并努力实现社会学研究与政治行动之间的贯通。

关键词:人类需要;规范性需要;需要为本;规范社会学

作者:吴越菲,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上海200241);文军,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上海200241)。


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正经历着快速的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是亟需研究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在中观层面,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有着三个重要的底层逻辑:促进连通性,推动开放与参与;实现数据化,增进智慧与安全;直面复杂性,应对风险与挑战。它们是数字技术给社会治理带来的增量变化,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其他传统要素难以提供的。这三个底层逻辑体现着数字技术对于社会治理的独特工具性价值。未来,更加深入地分析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应用中的支撑条件和非预期后果,是值得努力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数字技术;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连通性;数据化;复杂性

作者:乔天宇,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北京100871);向静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阐释学视域下黑格尔

“艺术终结论”的再审视



摘要:“艺术终结论”向来是国内学界的关注热点,但多数研究者都将“艺术终结论”视作黑格尔首先提出的命题。那么,在对特定文本阐释时探寻作者本意是否有一定的合法性?本体论阐释学的两位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分别以“伟大艺术终结”论和“艺术的过去特征”论来概括黑格尔美学的相关言论和思想。通过对读和细析黑格尔的文本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对黑格尔的阐释可见,黑格尔本人并未提出过“艺术终结论”的命题。而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对黑格尔的概括和论述虽然都依托于本体论阐释学的框架,创造性地发挥着自己的见解,有意无意地偏离了黑格尔的本意;但在具体分析时则往往试图贴合黑格尔论述的原意。这一特殊的阐释学现象意味着,方法论阐释学寻找作者原意的主张并没有完全过时,在特定条件下能与本体论阐释学形成互补。

关键词: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方法论阐释学;本体论阐释学;海德格尔“伟大艺术终结”;伽达默尔“艺术的过去特征”

作者:朱立元,复旦大学中文系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兼职教授(上海200433)


“据文求义”与“惟凭《圣经》”

——中西经学诠释学视域下的

“舍传求经”及其“义文反转”



摘要:“据文求义”与“惟凭《圣经》”是中西方“经学变古时代”极富挑战意义的诠释学方法和命题。为了反对各自经学传统的“繁琐”与“破碎”,欧阳修和马丁·路德均以捍卫或重申“圣经权威”为己任,并且都在这一诠释诉求下选择了“经义显明”的释经策略。而在具体的解经操作中,两位经学变古者又假借某种“单一”的“本义观”,以摆落各自经学中的“四重意义说”。然而,由于“本义观”的“先行”及其内在的“二元性”——圣人之志/诗人之意、灵意/字句,“据文求义”与“惟凭《圣经》”亦在信仰与理解的诠释循环中反转为“据义求文”。

关键词:欧阳修;马丁·路德;据文求义;惟凭《圣经》;义文反转

作者:姜哲,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辽宁沈阳110034)。


“发大声于海上”

——论鲁迅文学发生的蒋百里

之环与“中国路径”



摘要:鲁迅与蒋百里在东京留学界相遇,浙江同乡会及其会刊《浙江潮》为二人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公共空间。作为超级读者的鲁迅,不仅认可与接受了《浙江潮》,而且成为其重要的译者与作者。“国魂”与“尚武”之说引起鲁迅的共鸣,并由此开启了改造国民性的文学之路。蒋百里触发了鲁迅的第一篇小说译/作《斯巴达之魂》。没有“飞生”,或许不会有“自树”,没有《国魂篇》,或许也不会有《斯巴达之魂》。在鲁迅文学发生的综合机制里,浙江同乡会及其组织者蒋百里是被长期忽视的重要一环。民族主义促进了鲁迅“国民”意识的觉醒,尚武精神也内化为鲁迅的“战士”气质。关于“鲁迅的青年时代”,明治日本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当然是重要的,但并非是唯一的,“中国影响”与“中国路径”也同样需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鲁迅;蒋百里;《浙江潮》;国魂;尚武;中国路径

作者:符杰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40);李向南,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40)。


“世藩”的船:郑氏家族的

海外活动——以17世纪

马尼拉海关记录为中心



摘要:作为长期主导海上贸易的中国海商集团,郑氏家族不仅是明清易代之际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其在同时代东亚海域世界的活动,也与17世纪东西方之间基于海洋贸易而形成的早期世界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东亚地缘格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考察保存下来的一批西班牙马尼拉海关郑氏家族船只文件可以发现,尽管随着1662年郑成功逝世之后,进入“世藩”时代的郑氏家族因内外纷争而逐渐走向衰落,但此时期郑氏家族的海外活动却没有中断,而是仍然借助东西航路所构建的航海系统,与菲律宾群岛等东南亚地区性贸易中心及西方国家之间保持着不为人知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郑氏家族;马尼拉;海外活动;海上贸易体系

作者:张先清,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福建厦门361005);李婉婉,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博士生(福建厦门361005)。


民国初年朝野关于三种

国体构建方式的争论



摘要: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中,筹安会率先提出民国国体未来应该变更为君主立宪体制的主张。针对该建议可能带来的列强不承认和引发国内动乱危险,外交官汪荣宝则提出民国立君或总统世袭两种国体选择与之竞争,并获得了政府内部诸多实务派官员的支持。但因这两种建议的不伦不类,故汪论遭到筹安会和时论激烈的批评,最终袁世凯决定采用君主立宪制作为之后中国的国体选项。然而由于护国运动的兴起,袁世凯不得已采取了原先被他抛弃的民国立君选项:对内称帝国和皇帝,对外仍保持民国与总统称谓。朝野关于这三种国体构建方式的争论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颇值得进行钩沉。

关键词:筹安会;汪荣宝;总统世袭;民国立君;君主立宪

作者: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湖南大学杨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20043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相关概念

的英译及其内涵演变



摘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英译有一段较长的演变过程。与中文“中华民族”一词的早期内涵一样,辜鸿铭最初所使用的theChinesenation多指汉人。毕范宇、李培恩通过翻译孙中山著作而在处理“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英译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毕范宇区分了nation和race,李培恩有意识地用Han来称汉人,为解决“中华民族”相关概念英文翻译中的范围问题以及多层次性问题奠定了基础。《中国之命运》的英译者将汉人和中国人进行了精确区分,汉人用Han专称,中国人通常用Chinese来指称,明晰了theChinesenation表示现代中国全体国民的含义以及现代中国认同的多层次性。概念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对原始文本的再创造,在再创造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政治力量对同一问题的不同阐释,这背后则与他们所倡导和遵循的不同政治理念有关。国民党长期以来主张建构以中华民族为国族的单一民族国家,对境内各民族的民族地位通常持否定态度,因此《中国之命运》的官方翻译也会秉持对境内各民族去民族化的原则。而中国共产党则是要建设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相关概念的英文翻译一方面会突出中华民族代表中国全体国民,另一方面也强调各民族具有民族地位,同时还会表明两种“民族”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中华民族;翻译;辜鸿铭;三民主义;《毛泽东选集》

作者:励轩,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成都610000)。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欢迎订阅2022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2021年第1期

2021年第2期

2021年第3期

2021年第4期

2021年第5期

2021年第6期

2021年第7期

2021年第8期

2021年第9期

2021年第10期

2021年第11期

2021年第12期

2022年第1期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