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2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2-07-23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语
境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摘要: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基础上提出的全新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思想基础,以全人类为价值主体,以实现全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为价值旨归,不仅激活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生命力,而且稳固地立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础之上,获得了生成、发展和实践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道义正当性。尽管这一价值体系要获得全人类的广泛认同和全面践行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它无疑是世界历史形成以来非西方国家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提出的具有原创性贡献的价值体系,是世界历史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价值变革和精神解放,有充足的理论潜力成为当下人类社会谋求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价值尺度。

关键词:全人类共同价值;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意义

作者:王公龙,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200233)。


谢林论神话的起源和本质


摘要:谢林在同一性哲学时期曾经把神话看作哲学的外衣,随后在世界时代哲学时期甚至试图把神话当作哲学本身来处理。但只有到了后期的神话哲学,他才把神话的起源和本质确立为哲学的核心问题,并通过历史−批判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在这个问题上,谢林的基本立场是拒绝把神话看作“人为的发明”(既不是任何个人的发明,也不是单个民族的发明),进而批驳了各种诗意的、历史的、科学的、宗教的神话解释,最终从民族的起源和分化以及人类原初意识的角度揭示出了神话的起源和本质。

关键词:神话;神话哲学;民族起源;一神论;多神论

作者:先刚,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871)。


自我意识的结构困难
——重审荷尔德林的早期
费希特批评(1795)


摘要:荷尔德林在1795年的两份文本中,对费希特1794年《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的自我意识理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荷尔德林认为,费希特的绝对自我无法为意识实在性奠基,并且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结构困难。费希特本人已经尝试建构一种基于自我活动的绝对主体性理论以规避荷尔德林的指控,但是费希特的绝对主体性仍然未能与意识哲学层面的对象性自我意识拉开存在论意义上的距离。为了避免费希特式意识哲学的内在困境,荷尔德林用存在论层面的绝对存在取代了意识哲学层面的对象性自我意识,将自我意识的深层存在论结构刻画为一种无间隙的本原统一体,重新奠定了绝对主体性的存在论基础,开辟出了先验存在论的全新理论路向。

关键词:荷尔德林;费希特;自我意识;绝对主体性;先验存在论

作者:倪逸偲,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浙江杭州310058)。


谢理性主义幸福论:
笛卡尔的伦理学说


摘要:笛卡尔的伦理学说是一套建立在理性主义知识论基础上的、以实现人的幸福为目的的伦理学说,这套学说主要由人的理性、意志以及习惯这三个要素勾连在一起。从当代西方伦理学来看,一方面,笛卡尔的伦理学说给出了关于价值或善好的说明,这部分内容构成其价值理论,他的价值理论不属于趣向论、享乐主义而偏向于至善论。另一方面,笛卡尔的伦理学说也给出对恰当行动的说明,这部分内容构成其行动理论,笛卡尔将行动的恰当性归结于人的理性。当代西方伦理学中最有影响的三种理论是功利主义、义务论与德性论。尽管笛卡尔的伦理学说既包含价值理论又包含行动理论,从当代西方伦理学来看算是一套完整的伦理理论,但严格说来它并不属于西方伦理学三种主要理论中的任何一种,而是属于西方古典幸福论传统,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理性主义幸福论。笛卡尔的伦理学说十分朴素古典,但其核心要素的理性原则是现代性思想之起点,深刻地影响甚至塑造了整个西方现代哲学乃至现代思维图景,持续影响着世界并且还将继续发挥影响。

关键词:笛卡尔;理性;意志;习惯;影响

作者:施璇,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200011)。


世界经济增长分析框架:
新变量及其创新发展


摘要:世界经济增长实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基于生产要素函数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方法,正在遇到一系列新的实践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新变化、全球经济区域化周边化、大国经济政策溢出效应、“一带一路”倡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球减碳战略实施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等重大新变量、新因素正在深刻冲击和改变传统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客观上也在影响和重塑传统经济增长的速度、总量、资源配置结构、企业组织、产业结构、规制结构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新机理,潜在地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理论创新和发展。理论研究和创新发展需要把这些新变量、新因素引进传统分析框架,构建并形成统一而综合的世界经济增长新分析框架。这是世界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国别经济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空间。

关键词:经济增长框架;新变量;创新发展

作者:权衡,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200020)。


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
歧视: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摘要:立足于中国户籍制度长期存续及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分割的现实背景,农业户籍作为一种负面“标签”,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会引致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基于2011—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计算历年全国层面的农业户籍歧视度,发现中国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歧视仍普遍存在,但呈下降趋势,这与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密切相关。利用中国“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实施的社会准实验,通过对“农转居”和“非农业”群体之间的工资差进行分解,发现农业户籍歧视会随着“农业户籍”标记的去除而大幅降低。将新型人力资本特征变量“社会关系”和“流动时长”纳入歧视分析模型,发现信息不对称的缓解能够削弱农业户籍歧视度。异质性分析揭示出,不同类别农业户籍流动人口遭受的歧视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劳动力市场越规范化、农村流动人口占比越高、并且与城市流动人口竞争关系越弱的岗位,农业户籍歧视度明显更低。

关键词:农业户籍歧视;流动人口;信息不对称;社会关系;市民化

作者:陈杰,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上海200030);郭晓欣,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200020);钟世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讲师(上海201702)。


中国传统人口经济思想的特点与启示


摘要:中国传统人口经济思想涉及内容广泛,其特点是从国家经济发展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角度出发,强调人口数量与土地耕种面积和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的比例,强调在维持人口数量与生产生活资料合理比例上的行政干预。中国传统人口经济思想中,鼓励人口增长的观点宋之前占据主流,且多出现在战乱之后及朝代建政之初;控制人口的观点多出现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人口出生高峰期,宋之后有渐成为主流的趋势。中国传统人口经济思想具有启示意义,即在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人口目标和不同的政策手段,人口政策、人口结构的调整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人口经济思想;国家本位;人口结构

作者:马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200433);刘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基层治理研究:
当下反思、必要共识及未来想象


摘要: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基层治理勾连了国家−社会关系、政府层级关系、社会领域内的微观行为,是解读中国之治的“富矿”所在,因此也吸引了多学科的研究者。由于研究领域及研究者的特征,这一领域非但议题庞杂,也充满了方法的争议、视角的竞争。基层治理研究应以寻求因果解释性知识为使命;这就意味着共同体须基于共享的宏观理论话语、中层理论概念和微观经验命题,在研究问题的提取、分析要素的设计与方法的选择上形成必要的共识,追求可嵌入到既有研究领域脉络中的共享性因果机制解释。在未来,这些局部性、竞争性的机制模型,可为共同体进一步探索基层治理的一般性、一致性知识提供元素;计算社会科学方法的出现可望为基层治理研究的范式转型开辟道路,基层治理的“一般原理”亦将极可能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出现。

关键词:基层治理研究;解释性知识;社会科学方法

作者:王诗宗,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58);杨帆,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201620)。


战争与国家形成的学术史探析
——以查尔斯·蒂利为中心


摘要: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以查尔斯·蒂利为代表的“战争制造国家”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从1975年到1990年,蒂利多次反思他本人先前的观点,最终在1990年的专著中完善了他关于欧洲国家形成的理论。蒂利提出的“战争制造国家”理论是一个基于欧洲经验的有条件和有解释边界的中层理论,同时这一理论又内含(因果)机制的表达。正是由于“战争制造国家”理论历史化的特点,不同国家的学者针对这一理论展开检验,且取得一系列高质量的对话性和原创性的成果。但是蒂利在提出这一理论过程中的复杂的学术心路还是被后续的一些学者所忽视。一些学者的问题意识依然存在着经验与理论分离的现象。比如,一些学者仅仅强调欧洲经验与非欧洲经验的区别,从而完全忽视了蒂利理论中所具有的一般性概括;另一部分学者从“战争制造国家、国家制造战争”的(因果)机制出发进行提问,从而忽视欧洲与非欧洲不同情境的关键性差异。对于中国社会科学而言,建立抱合经验与一般化概括的中层理论,或许是破解社会科学本土化与普世化困局的办法。

关键词:查尔斯·蒂利;战争制造国家;因果机制;中层理论

作者:张剑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桑玉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法律之外的秩序:
土地的“习惯性利益”及其治理
——基于两个社区的讨论


摘要:土地的习惯性利益是一种非法的但却得到社会系统支持的利益。从产生来看,习惯性利益的产生主要是利益主体的习惯认知、其他利益主体默认和国家干预力量的缺位三方面因素所导致。在一种“产权的幻觉”下,利益主体长期占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利益主体所享有的利益的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利益主体对该利益的占有又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由此,围绕着习惯性利益的共识逐渐丧失,其他利益主体打破这一不合法利益习惯的愿望日益迫切,社会冲突便由此产生。为了避免可能的社会冲突,国家必须通过一种积极性的权力干预及时建立起土地利益的法治秩序,推动法治社会的形成。

关键词:土地;习惯性利益;法治社会

作者:郭亮,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4)。


刑法谦抑性原则的价值定位与规范化构造
——以刑民关系为切入点


摘要:作为现代刑法的表征,刑法谦抑性原则对于刑法的调控范围、价值取向、理论体系都有重要指导作用。然而,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于刑法谦抑性原则的认识并未达成一致,甚至存在纰缪与偏差,因而需要对刑法谦抑性原则进行规范化构造,明确刑法谦抑性原则的作用程度,还原刑法谦抑性原则的价值取向,使刑法谦抑性原则融合法律规则针对性、确定性、实操性的特征。对刑法谦抑性原则进行规范化构造,需在厘清法域冲突基本类型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刑法与民法在违法性评价层面与利益保护范围划定层面的矛盾根源,在违法性评价层面,民事上合法的行为可以作为违法阻却事由,阻却行为的刑事违法性;但行为具有民事违法性不能直接作为认定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的依据。在利益保护范围划定层面,当刑法与民法保护利益重合时,对民法不予保护的利益,刑法也不得予以保护;当刑法与民法保护利益不重合时,应承认刑法保护利益的独立性。

关键词:谦抑性原则;刑民关系;规范化构造;价值定位;法秩序统一

作者:房慧颖,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研究员(上海200042)。


行政激励与乡村治理的逻辑


摘要:在资源下乡的背景之下,如何做到基层治理有效,如何理解当前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行政激励强弱与基层治理事务可考核性之间可以形成多种组合,强激励与弱可考核性的组合是造成基层治理有效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权力周期对于理解基层治理有效也是其中的关键。当前阶段,农民正在史无前例地进城,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史无前例地重组,基层治理体系保持灵活性有助于适应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快速变迁。从基层治理有效角度来看,不存在绝对的适应任何条件的激励制度,而总是在基层治理中出现熵增时,国家及时调整制度,掌握国家权力收放的尺度。国家通过激励制度的调整,收放权力,以保持基层治理有效,从而适应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变。

关键词:行政激励;乡村治理;资源下乡;可考核性;熵增定律

作者:贺雪峰,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0);桂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0)。


资本的有机嵌入
——以某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为关键个


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一,是让原来的产业扶贫真正与乡村有机融合。在产业下乡过程中,大企业不仅需要与政府和村社合作,还需要与被扶贫地的中小市场主体互动,面临着如何既融入当地市场,又避免损害中小企业利益的合作困境。与国家中心主义和社会中心主义的进路不同,从企业自身的视角出发,以G集团在LS县围绕茶叶产业开展的产业扶贫项目为关键个案,可以发现下乡企业通过组织、人力和生产嵌入的方式,使外来的扶贫产业适应本地产业与社会基础,借助差异化嵌入的手段处理对外的市场环节,最终实现“有机嵌入”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关键词:乡村振兴;资本下乡;有机嵌入;万企兴万村

作者:吕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傅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研究生(La Jolla,CA92093)。


审美灵境论
——关于“审美对象”的一种回答


摘要:在审美和艺术作品中,有一种可以感受到但无法进行理性分析的精神性的因素,它既是情感性的,又具有“理念”的一般性;既像是欣赏者的心灵状态,又像是对象的存在状态,这种说不清但可以感受到的“精神”,康德称之为“审美理念”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阐释,其后那些具有丰富审美经验的美学家,传承了对这一“精神”的直观与感悟,并将之视为审美真正的对象。这一“精神”我称之为审美灵境,它在现代美学中得到了理论上的彰显,并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审美对象观。审美灵境是真正自由的审美对象,是审美这一行为的真谛所在,也是中西审美精神的共鸣之处。

关键词:审美;审美理念;精神;审美灵境;审美质素

作者:刘旭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200444)。


美学是第一哲学”的中国论说


摘要:“美学是第一哲学”是美学界新近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思想,在国内外皆有代表。这一理论思想主张美学取代本体论成为第一哲学,从而突破了美学作为哲学分支的传统定位,将美学提升至哲学的基础性位置。本文主要考察中国美学界的“美学是第一哲学”理论思想,以李泽厚、杨春时、潘知常、尚杰等为代表。“美学是第一哲学”的中国论说分别从中国古典美学、现象学和存在论、后现代美学汲取思想资源,具有不同于西方“美学是第一哲学”思想的特性。

关键词:美学;第一哲学;本体论;现象学

作者:仲霞,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关于汉文帝和昌邑王
之史家叙事互文性探究


摘要:历史关乎事和义,而叙事手法则与文学存在不解之缘。而在今本《史记》中,《孝文本纪》乃为后人所补撰,它与《汉书·昌邑王传》虽属独立文本,然而却存在互文性关系。由于汉文帝被树立为前汉明君典范,而昌邑王却被霍光始立终弃,是一个失败者。而刘向之父刘德参与废黜昌邑王等事件,因此,《汉书·文帝纪》之叙事,就参照《昌邑王传》而撰成,一成一败,相映成趣,甚至在一些行事细节上,均凸显前者睿智、后者昏聩,而此《汉书·文帝纪》再被移入《史记·孝文本纪》,其作者正是与闻其事之刘向。

关键词:代王;汉文帝;昌邑王;废帝;刘向

作者:汪春泓,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东汉《曹全碑》“敦煌效谷人也”发微
——兼论家族研究的视角


摘要:借助东汉《曹全碑》提示的碑主籍贯信息,利用两汉敦煌地区出土的汉简,部分重建曹氏生活与发展的效谷县的历史,特别是当地居民与悬泉置、遮要置运行之间的关联,以及带给效谷居民的影响,并探索了当地人仕进方式与儒学发展的途径。基于此,结合世系观念以及文献所见出身敦煌的汉代仕宦家族,指出既有家族史研究上的局限性,认为除了普通庶民家庭,更为常见的是仅仅维持数代,甚至仅出现过一二位官吏的家族。将这些纳入视线有助于从那些看似不成功,却是更多见的“流星家族”角度,思考家族发展的途径以及家族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曹全碑;敦煌郡效谷县;悬泉汉简;仕进方式家族研究

作者:侯旭东,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北京100871)。


贵族制与黄宗羲的政治理想
——比较视野中的《明夷待访录》


摘要:黄宗羲承认有两种圆满的道德−政治秩序:其一是以三代圣王为首的君主制,其二是否定了现实的君主专制之后而重建的应然的君臣共治。两者都符合《礼运》首章“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理想。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习惯用西方传入的概念理解黄宗羲的政治理想,对其实质至今聚讼纷纭,因此有必要回到西方经典著作以确立讨论的标准。检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洛克《政府论》和卢梭《社会契约论》等经典著作,可以发现以贵族制而非民主制理解黄宗羲的政治理想更为合适。

关键词: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政治理想;贵族制

作者:范广欣,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天津300350)。


安维峻“陇上铁汉”的形象
与晚清清流政治


摘要:安维峻是晚清时期一位忠君爱国、勤政爱民、廉洁奉公、不惧权贵、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劝谏的英雄式人物,他与清流群体成员不仅有着较为密切的私人交际联系,还在思想观念以及具体作为等方面保持着高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后,安维峻积极谏言,纠正和惩处了一些地方官员的不当行为,对地方实力派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但是安维峻维护皇权,打击地方实力派的主观目的性太过强烈,有些奏疏内容显得牵强附会,闻风奏事的固有缺陷与耿介直言的谏言风格最终为自己招致了祸端。纵观安维峻的政治生涯,他有着清流的良知、血性和气节,向世人展现了“铁汉”儒者的形象。与此同时,安维峻也与其他大多数清流人士一样,有着思想狭隘、保守甚至迂腐的一面,他对外界新变化知之甚少,晚年言行逐渐逆时代潮流,盲目忠君、一味复古、反对维新变革,渐失昔日刚劲之气。安维峻是晚清清流群体的典型代表人物,他与许多清流人士在社会经历、贡献、局限性等方面存在大量相似之处,人们对安维峻的固化印象也体现了对清流群体的笼统认知。通过解析安维峻及其清流生涯,可以管窥晚清政局下的清流政治。

关键词:安维峻;铁汉;清流;晚清;《谏垣存稿》;甲午战争

作者:陶兴华,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研究员(甘肃兰州730070);易多明,西北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127)。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欢迎订阅2022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2022年第1期

2022年第2期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4期

2022年第5期

2022年第6期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