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说这个印尼服装业巨头:小个子大老板的交友秘笈

丁剑乃辉 丁见印尼纪事 2023-03-23

日前拜读“老杜在印尼”头条大作《疫苗让两国关系连的更紧,现状让留守同胞更加无奈》,不由感同身受,思绪万千。

该文说的是8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尼总统佐科通了电话,中方对印尼最终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将继续给予印尼坚定支持,向印尼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和技术帮助,分享防控和诊疗经验。

老杜转述大使馆“平安印尼行”公众号援引新华社的报道指出:

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印尼投资、印尼对华出口双双逆势上扬,充分证明两国合作基础深厚、势头强劲。中方愿同印尼深入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实施好雅万高铁、区域综合经济走廊等重点项目,用好用足人员往来“快捷通道”,为两国复工复产提速……
佐科表示,今年是印尼同中国建交70周年。在疫情形势下,两国保持了密切交往。感谢中方为印尼抗击疫情提供支持,、人文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将继续积极推进雅万高铁建设。印尼愿同中方一道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地区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说老杜确实是咱自媒体哥们的榜样,字里行间真诚,爱党爱国亲民。你看人家原原本本传达了高层的最新动态,也没忘记为俺们基层粉丝代言服务的初心,同时转发了因正规航班中断——被迫滞留印尼的同胞的无奈心声。

比如这位“永远爱宝宝”网友填写的一首不那么规范,却真实感人的《满江红 ·归家之路》:

“为求生存,撇家室,印尼工作。/赤道下,挥汗如雨,劳做劳作。/三月疫情终将至,困与青山奈如何?/食无味,梦游家乡路,终无果。/男儿难,要做强;皆辛苦,为家福。/凭你是汉子,莫言辛苦。/妻儿家中可念我!期满途路无觅处。/夜深处,望浩瀚星空,归家路。

还有一位“狼行天下”的印尼打工小哥写的《在印尼防疫期间的心态顺口溜》:

人啊人——我在南洋,代人守矿;那人早遁,谁来替岗?钱啊钱——按月到账,按月到账,妻儿不慌;掐指一算,半年欠饷。睡啊睡——日思夜想,看见家乡;南柯一梦,醒来惆怅!……

按说印尼疫情爆发至今,杀而不灭,此起彼伏,没完没了。本号名曰“丁见印尼纪事”,也应该每篇唠叨唠叨这新冠造成的种种难过,更何况丁叔叔本人亦属于滞留同胞弱势群体的一分子。但考虑到,在这南洋群岛,已有十几个公号天天讨论疫情,集中报道,地毯式轰炸,信息准确,生动全面,皆有很多关注。而本号以写华商人物和华社历史为主,就不在此狗尾续貂,画蛇添足了。

本期开始,我再讲一个印尼华商老板白手起家,逆境崛起的励志故事。

一来弘扬他们的奋斗精神,二来也给身处困境的同胞提供一点与众不同的资讯。说不定哪个哥们从中受到启发,振奋了精神,就此鹞子翻身走向辉煌,丁叔叔也没白费一番心血。

万隆美都(PT Metro Garmin)集团

本文故事的主人公叫吴永健,印尼万隆著名服装企业——美都(PT Metro Garmin)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

这个美都集团,不仅在轻工业大省西爪哇赫赫有名,也是整个印尼数一数二的成衣出口生产商。

自青年时代至今,这位身高不过一米六左右的小个子老板,一手创办了六家公司 、两间酒店和一个食品厂,旗下员工超过一万七千人。

按照每位员工直接负担一个三口之家的生活计算,吴氏美都集团至少为5万印尼人民提供了衣食保障。

他的这些企业分别是:

美都邮包运输公司;美都成衣公司;达时成衣公司;马斯德印多公司;比查琳永发公司;马斯哥印多永发公司;万隆威顿酒店;万隆达可岭渡假旅馆;印尼“廖饼干”厂

吴氏美都集团部分企业内外景。

说起这个让吴氏扬名立万的制衣行业,不妨借用参考一份台湾“纺拓会”前些年 年编译的研究报告,介绍一下印尼纺织成衣行业几十年来的发展脉络。

印尼的纺织成衣产业,目前占据着全世界第七大出口国的地位。其纺织及成衣业也是该国第二大创汇产业,仅次于石油及天然气。全国从业人口273万,其中服装行业130万人;2017年纺织服装出口额124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约75亿美元。

实际上,在上世纪 60 年代,印尼的纺织产业还很弱小,全国纺织厂的生产设备加起来,一共只有 48 万个棉纱纺锭,3 万 5 千台动力织布机,585 台针织机,以及大约 1 万台缝纫机。到 1970 年代,受政府实行的投资优惠和奖励政策所鼓舞,国内及外商投资者大量投资纺织行业。印尼纺纱和织布业务有了显著增长。相对的,国内需求的上升,也被不断成长的经济活动和消费购买力所支持。1970 年代,促使印尼纺织成衣业发展壮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纺纱、织布与针织工厂开始大量使用合成纤维。生产商使用聚酯短纤维与棉纱混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印尼纺纱成衣业发展的优势还在于,该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结构非常年轻,工费也很便宜,因此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到 1990 年代初期,印尼已经拥有 2421 间纺织及成衣工厂,以后 12 年持续扩增,2008 年这一数字达到 2818 家。这些工厂和员工,90 巴仙以上在爪哇岛,其中又有一半以上,聚集在以万隆为中心的西爪哇。

吴永健美都集团旗下最大的企业,是下图这家西服工厂,每年生产上百万件西装直接出口欧美。

除此之外,万隆有个很有名的华语广播机构“美声”电台,在当地华人中拥有不少听众。前些年,当这家电台因经费问题难以为继时,吴永健便以基督教会的名义斥资买下,使之继续开办华语节目,也用来传播福音,他本人亦成为“美声”广播电台的总裁。

吴永健还担任了一些社团职务,如:印中经济社会文化友好协会西爪哇分会副会长,印尼西爪哇企业家协会副主席,印尼华裔总会西爪哇分会副主席等等。
自从1998年苏哈托下台,印尼实行民主改革,各地大大小小的华人社团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西爪哇省乃印尼经济重镇,其首府万隆作为印尼第三大城市,拥有众多的华人资本家和企业家,因此,在组团结社方面也不甘人后。
一般来说,要成为一位足以服众的华社大佬,必须办事公允,深明大义,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和各阶层各方面的人士沟通联络,并能够很好地平衡各派别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勇气应对解决复杂的内部矛盾与外部纠纷,维护本社团和广大华人同胞的利益。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你要在社团领导层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必须是个成功的商人或企业家,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因为扶贫济困、兴办公益事业历来是各华社经久不变的主要职能。你当主席、副主席,经常要发动别人捐资出力,自己先得慷慨解囊,如本人非资本家,心有余力不足,当然没有号召力。
不管从哪方面看,吴永健都符合以上条件。他成为几个社团的骨干也在情理之中。尽管他本人并未把这些成就和社会职务太当回事。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否参与社团公众事务,也确实是衡量一个商贾大亨社会责任感的标准之一。
一个邻家大哥式的企业牛人
73岁的吴永健,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10岁左右。生活在南洋岛国的印尼华人,特别是有钱人,与同一个年龄段的中国同胞相比,普遍显得年轻的多。

他身材短小,精干结实,长着一张笑容可掬的圆脸,表情愉快而富有亲和力。

与高头大马的老外客商合影,吴永健站在台阶上仍然比别人矮一大截,但他充满自信,就是喜欢和高个子一起拍照。

右边戴眼镜的老者,乃世界最著名的顶级服装大师皮尔·卡丹。这位集服装设计大师与商业巨头于一身的意大利传奇人物,系吴永健交往多年的朋友及商业伙伴。

印尼华人大多讲究仪表,注重穿着打扮,富豪大亨和所谓社会名流更是这样,个个头发梳得溜光,皮鞋擦得铮亮。正式场合,男士必穿西装或者长袖巴迪(一种蜡染服装,被称为印尼的国服,正式程度等同西服),言谈举止都很注意表现自己的风度派头。小姐太太们通常会穿自己最满意的晚礼服,精心化妆,珠光宝气,争奇斗艳,以示典雅高贵。
吴永健却不大在意这些形式的东西,更喜欢一切自然随意就好。他在那座欧洲城堡一般豪华宽敞的公馆里接待宾客,不管来者何人,总是上着T恤,下穿短裤,好像一个打工的邻居大哥,乐呵呵地忙前忙后。

2012 年 8 月,笔者在万隆采访吴永健(左三),他邀请了几位当地文化人来家中餐叙。笔者在一旁顺手拍下这张照片。左二:著名小说家林万里;右四:印华文学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卜汝亮;右三至右一分别为女作者娅菲、作家思明和社会学者王朝关。

他从年轻到现在,始终没有学会装腔作势摆出一副老板的架子。也许他心里根本就不愿意那样做。比如请人吃饭,无论在家或是在菜馆,作为主人的吴永健,更像是一个热情勤快的堂倌伙计,喜欢亲自动手招待来客。他不仅会围着桌子为大家端茶倒水,递上食品,而且端着盘子倾身上前为客人布菜,口里还殷勤地招呼:“来!这个好吃。要不要试一下?”

吴永健夫妇举杯招待中国朋友。

然而,这个看似寻常百姓的人物,却是一位在工商界和华社左右逢源的大佬。

吴永健和两度出任副总统的卡拉关系密切。卡拉本身也是个大企业家,与吴永健等华商大佬惺惺相惜,十分投缘。图为吴永健在副总统家拜访卡拉夫妇。


长袖善舞,酷爱交际

在印尼,不少有钱的华人老板相信这样一种理论:财富好比一口井,只有经常地用桶往外打水(做公益贡献社会),井里的水才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反之,如果你守着钱财一毛不拔,那么你这井里的水早晚也会干涸。

吴永健也是这样认为。他虽然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但却并不狭隘。只要在万隆,他礼拜天上午必和家人一道前往闽南人为主的“福音堂”,听牧师讲道,唱赞美歌,做祷告。可是,如果下午万隆客家人的“百氏祠”礼堂有祭奠活动请他出席,他也会欣然到场,对着华人先贤的姓氏牌位照拜不误——这可是一般基督徒不愿做的。

在吴永健看来,所谓宗教精神,原本就是包容与宽恕,无论信奉什么教,首先应当具有一颗和平的包容心。如果事关公益慈善,就更不必有信仰之争,门派成见,彼此间画地为牢,自我局限,老死不相往来,那多没劲儿!

所以,不分信仰,无论种族,只要能够帮忙出力的,他都乐意参与。

比如,吴永健曾以母亲的名义,在福建闽南的几个县区捐建了五六座基督教堂。另外在印尼万隆,不管是佛教的慈济组织,还是当年华校校友主办的劲松基金会,还有基督教神学院和一些三语学校,都有他的慷慨捐献。

作为长袖善舞的企业家,吴永健还有一个朋友圈都知道的爱好——喜欢像圣诞老人那样派送礼物。平时只要认识了新的朋友,他一定会送上自己公司生产的衬衫。几十年来,他认识的朋友数不清,衬衫衣物也何止送出了成千上万。

大哥吴永嘉在世时,对二弟这个做法一直有些看不惯:“我们开工厂,又不是做慈善,干嘛这样大手大脚!”

吴永健哈哈一笑,安慰哥哥说:“衣服多送几件有什么关系,朋友穿在身上,可能就会向人介绍,这是我美都生产的名牌,也等于给我们做广告嘛。”

吴永健生性活泼好动,热心随和,交游广阔,平时喜好呼朋唤友,不拘小节,整天和一帮人嘻嘻哈哈,打趣逗乐。因为拥有多重文化的背景,长期生活在的不同族群的环境中,不少印尼华侨都会说三四种语言,印尼话、中文普通话、英语,还有中国老家的方言,张口就来,转换自如。这种功夫往往让我等中国同胞羡慕不已,自愧弗如。

吴永健参加有关国际服装交易会时和欧洲客商谈生意。他和东南亚许多华人一样,天生具有使用多种语言的能力,这为他在国际商场大显身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而吴永健除了熟练使用上述几种语言,他还会讲日语,中国祖籍地的闽南话当然呱呱叫。另外他也无师自通学会了本地华人所操的各种方言,比如客家话他也会说,用广东话也可以沟通,甚至最难掌握的八音福清话,他也能说几句。

这种语言天分,为他喜欢交际提供了交流的资本和很大的能量。

吴永健的另一个爱好是出国旅行。他至今已去过60多个国家,足迹遍及欧美亚非五洲四海。每到一地,两个节目断不可缺,一是品尝当地小吃,无论烹饪方式及口味如何,必尝遍方才罢休。二是逛街考察当地服装商店,了解款式,摸透行情,以便指导使其印尼成衣公司不断引领国际消费潮流,确保在出口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在万隆南区顶端的吴氏豪宅,其深长宽阔的一楼,至少有五六个大小客厅彼此相连,旁边还有可供洽谈商务的会议室。

位于万隆北区山坡上的吴府,豪宅花园,宛如一座小型宫殿。

只要吴永健夫妇在家,天天都是人来人往。遇到周末,经常同时有三四批客人到场,分坐在不同的客厅,本地的,外地的,华人、印尼官员、友族朋友,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洋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与政府要员、军警宪特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是每个成功的印尼华商企业家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每当这时,永健和他太太就不亦乐乎地穿梭其间,招待大家,不会让哪个人受到冷落。客人们都是奔着主人来的,但有一些彼此并不认识,吴永健便会上前一一热情介绍,恨不能每个人都成为一见如故的好友。如果客人中有自己熟悉的女士,不管胖瘦高矮,长得好坏,吴永健一般都会先向其他人一本正经地介绍太太说:“这是我老板。”如果有女儿在场,他就会笑眯眯地告诉别人:“呵呵!这是我的小老板。”

然后,他再指着另外的女士,装出一副害羞的样子说:“这是我的——女朋友。”接着,又马上来一句:“哦,是我当年没有追到的女朋友。”说罢,调皮地眨眨眼,忍不住和大家一起哈哈笑起来。

2011年与时任中国驻印尼大使章启月愉快交谈。

当年我第一次去吴永健府上做客,正好遇到一位从雅加达来的银行家,此人是原住民,叫什么名字忘记了,只记得他在印尼最大的曼迪利银行(Bank Mandiri)一家分行当副行长。这位皮肤黑黑的副行长也很热情健谈,多年来与吴永健常来常往,交情甚好。他来到吴府犹如回到自己家里,不用主人招呼,想吃什么、喝什么,直接吩咐佣人端上来即可。

副行长先生与笔者闲聊时,这样说到吴永健:“我和苏谦多(永健的印尼名字)认识40年了。奇怪呀!我每次见到他,他都是很开心的样子,笑口常开,没有愁眉苦脸过,甚至企业遇到麻烦时也是一样。我很奇怪,40年来不曾见他发过一次脾气。这是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感觉。”

在美都集团达时成衣公司总经理巴约可先生印象中,他的这位吴老板不仅豪无老板的架子,而且可以和三教九流、任何阶层的人打交道。

巴约可回忆:“有一次我们去上海,在搭乘巴士由机场前往市内旅馆的途中,吴先生就和售票员聊天,聊得非常开心,畅所欲言。呵呵!他真是一位擅长交际的人!”

可是几十年过去,吴永健就在这谈笑之间,把业务搞定,把生意做大,一路走来,举重若轻,成为货真价实的企业家。

2015年,吴永健与印尼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威文恺、西爪哇伊斯兰教士联合会副主席穆巴洛等人访问河北师范大学,双方就开展人文交流议题探讨合作事宜。

如果追溯吴永健的历史,他其实是一个出身贫寒,却百折不挠而成功逆袭的华侨典型。

事实上,这个从小在孤儿寡母家境中长大的闽南人的后代,这个在印尼成衣行业举足轻重的工商大佬;这个总是充满活力,好像邻家大哥一样亲切随和的华社精英——不懈奋斗半个多世纪,既获得过白手起家的成功荣耀,也经历了豪门恩怨的痛苦考验。

那么,其风雨人生,峥嵘岁月,有着怎样的故事?怎样的心路历程?

那年,吴永健作为万隆美声华语电台总裁,以学员身份在厦门参加国台办举办的一个海外媒体研讨学习班。笔者刚好也在那里。吴老板偶染小恙,请我陪他去医院,并坚持要坐公交车。他在车上告诉我,小时候在万隆,因为家里穷,他到市区经常连最便宜的公交车也不舍得坐。“现在我可以轻松买下一个车队,但是去国外还是时常坐公交。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提醒自己不要忘本。”

不知不觉又写了六千来字,故事尚未讲完,但我决心接受大伙意见,改改行文太长的毛病。如果觉得还有点个意思,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多谢阅读,咱们下期接着说。

往期回顾:

一树花开两地芳|一个中国人的印尼情缘与跨文化交流的尝试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揭秘印尼华人文化园背后的人和事

你看你看:这南洋影像|唐人街难舍之旧梦(雅加达抗疫雑记四)

梦在爪哇海这边

印尼旧日时光剪影:你没见过那个年代的迷人景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