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湧说财经

其他

原生家庭真的能决定命运吗?

伙伴们,大家好。又见证历史了。昨天下午,懂王在宾夕法尼亚州做演讲时遭遇枪击,好在只是打中了耳朵,没有生命危险。这是他公开报道的第三次遇刺,而且也是最危险的一次,血都流到脸上了。虽然没什么大碍,但是画面足够惊悚。很多人推测,这血不会白流,或许会博得大家对他的同情,有利于拿下这个全球最牛offer。这个事儿是会很快被遗忘?还是会成为改变历史走向?我们拭目以待吧。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原生家庭的话题。前段时间,随着《玫瑰的故事》热播,原生家庭的问题再次引起了热议。“方协文质问玫瑰为什么偏要去北京”的梗更是火遍全网。方协文逼着玫瑰生二胎、在玫瑰手机里装定位软件,还私自拒绝玫瑰的工作机会,目的是让玫瑰在家里相夫教子。因为从小丧父,在妈妈的独自抚养和期待中成长,方协文自卑、敏感又妈宝。所以原生家庭围绕着方协文的,只有极强的控制欲和骨子里的自卑感。所幸后来玫瑰的离开让他深刻反省自己在婚姻家庭中的所作所为,方协文的人生开始有了改变。不得不感慨:“幸福的童年大同小异,悲伤的孩子冷暖自知。”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和方协文一样,在较小的年纪里失去至亲,变得自卑又敏感。有人和《无声告白》里的莉迪亚一样,在母亲的极端管教中悄无声息地自杀。有人和《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中的金燕一样,在重组的家庭里,忍受着父亲畸形的爱。也有人和《烟火人家》中的李衣锦一样,在藏于“我都是为你好”背后,以爱为名的绑架中,大喊“我有被你尊重过吗?”而更多人面对的还是以上种种情况的一套组合拳。于是,家不但没有成为温馨的港湾,反而成了一辈子都想逃脱的噩梦。家带来的伤害,那么扎心,又是那么日常,随时发生,甚至都不是“故意”的。被家庭伤害的孩子,痛苦却得不到解答。有时候,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父母给不出我们想要的那种爱?”答案是他们也不会,因为他们也是这么长大的,耳濡目染,根深蒂固。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女主也对母亲表达爱的方式产生了疑惑。爱是一种本能,但是给出一份好的爱,却是一种很高级的技能。这种能力,光是学习,就需要旺盛的生命力,过人的耐心和毅力。哪怕我自诩是研究教育的,百般注意,千般小心,上一辈的教育方式仍像是一道影子一样如影随形,难以摆脱。之前给儿子辅导作业的时候,他卡在一个知识点上总不会,我说:你怎么这么不上心啊,这么多遍还不会,说得我都要崩溃了。孩子又急又委屈,眼泪汪汪地盯着我看,我冷静下来:我这不就相当于在跟儿子说“你不行”吗?我们为什么总要用大人的目标去要求孩子呢?陪孩子长大这些年,我也在陪这个“奇迹男孩”一起蜕变,学着怎么用放大镜看他的优点,怎么和他异于常人的理解力达到同频共振,温和地带他一起前进。的确,世界上哪有完美的父母,毕竟,父母也不是生来就是父母。而一个人的成熟,恰恰是从与父母的和解开始;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接受自己人生的不完美,放下了,才能重新启程。小时候,父亲总是喜欢在亲友聚会中叫我去敬酒,每当这时候,我就如临大敌,尴尬至极。然而父亲总是很严厉,对我说出一些批评的话语,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不好的回忆,也导致我性格变得自卑敏感。长大后,我总是习惯性地将事情做到最好,以此来证明自己,并且在人际交往中,我也表现出明显的“讨好型人格”。比如,在和朋友们商量出游的时候,我总是会努力迁就和迎合他们的喜好,希望能让他们收获最大的开心,至于我自己开心与否并不那么重要。我有个朋友小时候常常被父亲打击,有一点冲突父亲就会破口大骂,让他“滚出去”。他那时候很怕被爸妈抛弃,很胆小,很自卑,“我最怕的就是听到这句话,我会反复地想: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我是不是要变成孤儿,无家可归了?”长大了一点之后,他开始有点叛逆,再遇上爸爸让他滚出去,他会怼回去:这是我的家,你看不惯我,你就走,我是不会走的。直到现在,他仍然对父子关系很介怀,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婚恋观。他笃信着自己的理论:父母在没做好准备前,不能擅自把一个孩子生下来,却没能力保护他好好长大。所以他至今仍对正常的父子关系不自信,一拖再拖没要孩子。事实上,原生家庭概念的出现是为了让我们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和自怜自哀。当我们总是沉溺于负面的情绪里,将所有的不幸归因于原生家庭,却不寻求改变,就陷入了“受害者思维”的陷阱。这样的人无法从内在感受自我价值。徐志胜在综艺《毛雪汪》里谈到,当意识到原生家庭给自身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时,我们可以选择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以此来摆脱原生家庭的不好回忆。罗翔老师对于原生家庭也曾说过:不要试图跟大人论对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隔阂。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思想观念输出都没办法重来,所以你只能跳脱出来,从第三视角审视这一切,摒弃坏的接纳好的,才能真正疗愈自己,重塑自己。所以我时常会想,如果当年我没有努力读书走出小县城,那么今天的我又会是什么样呢?现在想来,当时的委屈和不解也算吃亏是福吧。之所以要说原生家庭这个话题,并不是让我们一直沉溺于小时候的苦难。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智者见山,愚者见渊”。人生道路千万条,我们很难出生在罗马,但我们可以为自己创设条件,最终抵达罗马。有伙伴曾告诉我,独立是他摆脱原生家庭的有效方式。边界感不止存在于友情中,在亲情中也同样适用。其实,影响一个人生命轨迹的因素很多,原生家庭虽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能决定一切。所以学会和原生家庭和解,也是开启人生新篇章的重要一环。强者从不抱怨环境。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7月14日 下午 8:50
其他

中金员工一跃而下,太年轻成功不一定是好事?

伙伴们,大家好。中金员工离世,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个新闻包含了很多标签:名校,金融行业,房价大跌,巨额房贷,金融业降薪潮,自sha……特别像一种作文写作训练,就是给你几个关键词,把这些关键词串起来,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故事性的新闻,注定会引起全网的关注。非常为逝者惋惜和遗憾。但是还是留下一个问题:明明是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据说,她老公也是金融行业的,那么我猜,在她们赚钱最多时候,两个人月入20万是有的。这也给了她们贷款千万、月供5.6万买房的勇气。所以“祸根”这个时候就埋下了。金融人常挂在嘴边的风险分散,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却没有做到。而且做金融的都知道,一定要提防那些概率很小,可一旦发生,损失会非常大的事件。所以,遇到降薪潮,对她们的打击是“双倍”的。而且根据她们的年龄、和贷款的量来看,她们买房的时间,可能正是房价在山顶的时候。按这几年房子的跌法,她们亏掉首付的可能性很大。再叠加其它不了解的因素,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情况虽然很糟,但还是有解的。可以把房子卖掉,损失不可避免,但起码可以卸掉房贷这个最大的压力,不至于过不下去。而且我粗略估计,哪怕是降薪之后,两个人一年80~90万的收入应该不在话下。这个收入选择租房,要比99%的人过得好。但是她没有这么选择,而是走了极端。原因是,上面我做的是理性分析,但从感性上分析,可能大家就能理解了。我也有过从金字塔尖跌落谷底的经历,确实有过那么一瞬间,有一跃而下的想法。我总结,人之所以会走极端,不在于绝对位置有多低,而是巨大的落差感带来的冲击;落差感,才是人性难以承受的。位置越高的人,越要防范这种潜在的落差风险。很多人不能共情,是因为她的情况再差,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终生无法企及的高度。有人说太年轻成功不一定是好事,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我们不应该歌颂苦难,但是不能否认: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挫折降临时,我们是否有与之匹配的强大的心理状态;这是个很重要的课题。面对成功,人的心态不会受到太多考验,谁还成功不起呢不是?成功就好比爬楼,普通人终其一生顶多能爬到一楼、二楼,一旦失败,也就是跌落到地面而已。但是如果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他可能已经爬到10层了,哪怕跌到5层,冲击是非常大的。普通人并不知道10层和5层的区别,对他们来说反正都很高。就好比,现在给你5个亿或者50个亿,从你的认识上来说差别不大,都是非常巨大的财富。但是如果你真的有50个亿,你就知道5亿和50亿的差别了。并不是说成功的人跌落的概率更高,而是说成功的人一旦跌落,落差会更大,跌落的痛感更强罢了。这些优秀的人,一生都有一种领先身边人的优势心态。相比普通人,其实成功的人更加不能接受失败。除了落差感,还有一个“面子”的问题。名校的光环,多金的工作,美丽的容颜……早就习惯了身边人的“羡慕嫉妒恨,如果突然跌落,别人会怎么想?2012年,我生意失败,身上背着一屁股债。为了省钱,我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能租5000多,又花1000多在房山租了一个房子,就是门口有农田的那种偏。光这一项,我就多了4000收入。还是为了省钱,当时天天在小区的互助群里,跟大家一起拼车去上班,每天往返140公里,每天平均花在路上4个小时。当时,一个年长的亲戚看我过成这般光景,就对我说:张湧你年纪也不小了,有老婆有孩子,你不论做啥,都得有个结果,要努力呀。翻译一下,就是说我现在混的很惨。长辈的质疑,对你工作和事业的否定,确实扎心。所以当时我根本不参加同学会,你现在没有工作,什么都做不了,怎么跟同学说?这就是人生跌落时需要面临的“面子”问题。所以在发生变故的时候,实际的损失和内心的伤,是不对等的。内心的落差和外在的面子,会放大真正的损失。很多抑郁,甚至走向自我终结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这两方面的原因。今年的同学会我去了,有一位同学40岁,创业失败,后来工作,最近又失业了,回到老家,不知道接下来怎么走。我跟他交流了我的看法,分析了他身上的一些优点,其实还是有很多路可以走。关键是要敢于尝试,放下面子。聊到一些伤心的细节之处,我看到他眼眶都红了。这位同学其实非常优秀,但是个人的优秀如果不能和时代和社会的需要结合,结局也会非常的悲惨。在经济下行期,要降低预期,同时心态上要努力地坚强一些,乐观一些。金融行业本来是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的代名词;最近金融圈很重要的一个话题,是关注金融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心态很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视。最后给大家几个建议。面子真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幸福,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能省的地方要尽力去省,降低债务。主动寻找所有可能的赚钱机会。哪怕没有直接赚钱的机会,也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保持好身体健康。准备足够多的现金,以前很多人说要预留半年的家庭开支,现在大环境不好,最好能预留1年的开支。因为真的不知道哪一天收入就断了。风雨不一定会来,但是不能没有应对风雨的准备。当人生真的陷入困境,一定要熬过去,因为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7月7日 下午 8:51
其他

父母的认知决定孩子的高度

伙伴们,大家好。上周去香港和广州出差,收获很多。办事期间遇到一位朋友,是一位大咖,我曾请他到小密圈做过分享。这次见面,他给我讲了他几个儿子的故事,值得跟大家分享。我就称呼他莫总吧。莫总有三个儿子,大儿子16岁,二儿子12岁,老三还小。莫总说,大儿子和二儿子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投资风格。大家听到这样的话什么感觉?小孩怎么会懂投资?而且还有投资风格?老大喜欢玩盲盒,就是泡泡玛特。因为经常买,时间长了就在泡泡玛特里面发现了人性。盲盒意味着不确定性,年轻人对这种不确定性非常着迷,跟中年人打麻将一个道理。因为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所以要不停地摇,然后摇出一个东西。所以坚定地买泡泡玛特。在什么价位买的呢?10块钱的时候买的。大家可以搜一下泡泡玛特现在多少钱?已经超过了40元,十块钱买的已经翻了4倍。那他二儿子投什么呢?莫总之前曾成功戒烟,但因为最近市场波动比较大,压力一大就又抽了起来。二儿子就从他爹戒了抽、抽了戒,反反复复的经历中看到了人性,然后他就买了烟草。大儿子买泡泡玛特,二儿子买烟草。我对教育还挺感兴趣的,就请教了莫总培养孩子的一些心得和方法。他说没有刻意培养,只不过平时在家会跟他们聊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会谈一些企业的逻辑、人性的逻辑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所以孩子们在自己每一次买东西的过程中,就会下意识去观察,从中发现人性。听完后我也打算暑假带着我儿子去听听白话财经课。
6月30日 下午 8:50
其他

大量被毁约...

伙伴们,大家好。有个好消息想给大家分享,我的书获奖了。感谢当当网和读者们的认可,我会继续努力分享好的内容给大家。又是一年毕业季,不过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大量应届毕业生出来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还出现好不容易拿到offer又被毁约的情况。这不禁让人思考:到底读大学对普通人还有用吗?我们知道,对于应届大学生的校园招聘是从当年的九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五月。但是在去年,很多企业9月份开始校招,12月就戛然而止,之后的简历就不处理了,也就是不再往下招了。而有些在12月份收到offer的同学,很可能在1月份又被告知offer不算数了。去年这个现象大概能占到三分之一,这很可怕!而且年初至今,仍有企业在持续毁约,其中被毁约的不乏国内外名校毕业生。有位毕业于QS前20的同学,拿到了某央企带北京户口的offer,原本等他回国认证完之后就可以入职了。然而回国前三天,意外发生了。他被告知公司招聘计划有变,拿到的offer不作数了。这是还没进入职场,就经历了C员。我们还发现,一些国央企总部已经不怎么招人了,放出来的招聘需求基本上都以基层岗位为主。所以现在的职场环境真的非常不乐观。除此之外,各大高校的就业率也透露出异常信号。多所院校的就业率在60%上下浮动,其中不乏复旦、武大和华科这样的名校。甚至已经有相关部门表示:只要企业招当地的学生,我们可以替你发工资的70%。即便有这样的利好措施,企业仍然在观望。就拿人大来说,往年进校做宣讲会的企业,大概是1000家。然而口罩之后到现在,这个数字骤减到65家!可是应届毕业生少说也是上千人。这个企业数量根本不足以支撑所有毕业生找到工作。往年应届生人均七八个offer可以去选,但是今年基本骤降到一两个,甚至是没有。之前和我的一个表嫂聊天,她儿子去年从上海大学本科毕业;大四的时候考了一次研,毕业之后又考了一次,均未能如愿。今年1月份开始出去找工作,找到现在没找着,准备第三次考研。我就直说,如果第三次再考不上,后面找工作可能会更难。他说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考。最近,猎聘发布了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报告中显示,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的实习经验,
6月23日 下午 8:50
其他

今年真不知道怎么选...

伙伴们,大家好。高考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几天紧张的考试结束,随之而来的还有另一件大事值得关注——填报志愿。前几天,亲戚家的小孩刚高考完,家长来咨询我选专业的事情。实话说,当下的专业选择已经变得很难评了,尤其是今年,就业蓄水池已经溢出来了;考虑到4年以后的就业问题,不少家长已经焦头烂额。前面我们说过,今年高考生有1300多万,应届毕业生高达1100多万;升学和就业都卷出了天际,双一流硕士都跑外卖了,这世界终究还是颠成了这样。当下的专业选择和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我们那时候高考填报专业,从自己兴趣出发就好;就像我当初一直对财经类专业感兴趣,估分后就报了人大,毕业时,我们也不会去对比谁的专业天坑,谁的专业吃香;因为机会遍地都是,同学们都能拿到不错的offer,去向各行各业。在过去读书的确能改变命运,帮助小镇做题家逆袭。那时候谁家里出个大学生,大家都会默认,这个家庭铁定会过上好日子。反观当下,之所以会出现“张雪峰现象”;是因为大家发现大学教育的性价比在降低,似乎好的专业才是王道。小助理说起自己的一个朋友,高考考入北师大,去年找工作时,他向小助理抱怨道:我本科毕业能去比硕士毕业更好的学校当老师。又因为学的是卷王学科,最终考上了一所普高的编制。当时,小助理和朋友都觉得但凡学个理工科专业,就业应该不成问题。时间来到今年,小助理的另一个朋友,本985硕C9工科专业,毕业时找工作仍觉得不满意;朋友说薪资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对大学教育祛魅了,觉得做了那么多都没有用。其实,高考志愿填报经历了从卷学校到卷专业,现在已经进入到next
6月16日 下午 8:51
其他

20年了,终于变了…

伙伴们,大家好。2024年高考已经落幕,创纪录的1300多万考生,号称史上最卷的一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关键节点。高考的好坏,决定来人生的高度。真的是这样吗?01在高考这件事上,我们团队有“老中青”三代,参加高考的时间横跨近20年。首先我算是”老“一代的代表,距离我高考那年,已经过去了20多个年头了。考前那天晚上,可能也觉得自己的命运马上要迎来改变,我脑子一直很清醒,直到后半夜才睡着。第一天的语文和化学,是我传统的强项,所以考得很顺利;但是,第二天的数学出大事了。我的数学平时就忽高忽低,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上来前几道题就开始做不出来了。我彻底慌了,连三角函数的公式都记不清了。考完数学后,我直接跟父母说后面的不考了,肯定得复读了。在他们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考完物理和第三天的英语。幸好我坚持到最后,其他科目几乎没怎么扣分。再后来才知道,我们那一年的数学史上最难。我最后考上了人大。“中”生代的一位伙伴,是08年参加的高考。08年是个多事之秋,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还有紧接着的512大地震,都发生在考前复习最紧张的那段时间。他个人还有个因祸得福的经历。因为常年的鼻炎,加上压力大,就在第一次模拟考试前做了一个鼻炎的手术。休息了大概2周,本来年级前十的水平,在一模和二模掉到了全班后三分之一。当时老师们都安慰他说心态好,其实他已经下定决心,这次就走个过场,来年再战。所以他心态特别放松,三模直接考了全班第一,高考正常发挥,进入985。而“青”一代的小助理就没这么幸运了。他17年参加高考,这时期的高考明显比我们那会更卷了。那年,语文卷出乎所有人意料,一篇“林徽因的窗”,直接给大家整懵了。加上考前身心状态都没有调整好,考试的时候题目感觉也很难,就导致最后高考卡在一本线上下,无缘名校。02我们总说,高考是命运的转折点,会一锤定音;高考很重要是因为,考上名校意味着有更大机会获得资源的优先分配权。的确,现在看我当年的大学同学,大家发展都挺好的,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但是对比当年考入北大的同学们,进入社会后,差距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年少有为和大器晚成不过是殊途同归。当时考完数学我就一度想放弃,直接给父母摊牌:我不考了,开摆。我父母一向比较严厉,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很冷静,还是鼓励我把考试考完。从结果来看,父母是对的,就算已成定局,也要把事情做完;拼一把,事情也许会有转机。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心态比事情本身更重要。一直以来,我都不算热爱和擅长数学,这就导致消极的心理暗示。做数学的时候,感觉自己在跟自己较劲,因为一开始就遇到了不会做的题,并且耗费了太多时间,导致后面的大题也很潦草。其实正确的策略应该是:先把会做的题做了,再去思考较难的题。面对问题,策略也很重要。03和现在不同,我们那时候是先报志愿,然后才出分,也就是估分报志愿。其实,我是有机会就上北大的。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看完北大在重庆招生的专业,除了热门的财经类、理工类,也有冷门的考古类、地质类;还有我当时非常畏惧的医学专业。虽然对学校很向往,但又很害怕被调剂到这些专业,并且我一直就对财经类专业比较感兴趣;纠结之后,我选择了几乎清一色财经专业的人民大学。最后成绩公布,我为以超北大十来分的成绩进入人大。我在人大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也为母校而骄傲。但不得不承认,内心也有过纠结和遗憾。为了不再“重蹈覆辙”,一旦有亲戚朋友来咨询志愿,我都极力推荐他们按照学校>城市>专业的优先级来选择。尤其是对于一本线及以上的考生来说,优先选好学校,专业可以进去后再转。因为985、211提供的资源确实要胜过低一档的学校。但对于一本以下的考生来说,选择一个好专业,学好本领更实用。04其实当我们高考结束的那一刻,人生就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当年有个同学冲击清华失败,掉档到一所二本学校;但四年后,他又考上了清华电子工程系的研究生,丝毫不影响他现在的公司估值过亿。小助理还分享了他朋友的高考经历,这位朋友毕业于衡水二中,按理说衡水出来的学生,高考心态应该是很稳的;但大家都是第一次参加高考,这个同学也很紧张,发挥失误去了一所211,无缘自己的梦校。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他就在家自学高数,四年后以专业前三的成绩保送至北航读博,圆了当年高考的梦。名校生虽然整体起点比普通大学毕业生稍高,但是学校绝对不是决定你人生的必要条件。小助理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一本,而到毕业时,他是整个宿舍唯一一个考上研究生的。所以人生的结果不在于起点高低,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底子。本质上来说高考只是人生众多“考试”中比较大的一次考验,找工作、结婚、养育子女,每一次都是一次大考,重要性不输高考。几张卷子做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你全部的人生;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走好当下的每一步,人生便处处是惊喜。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6月9日 下午 8:47
其他

年轻打工人,为什么更容易失业?

16~24岁的年轻人打工人,2020年的失业率为14.2%,2021年为14.3%。而同期城镇调查失业率,也就是打工人的平均失业情况,分别为5.6%和5.1%。数据说明,年轻打工人相比整个打工群体来说,更加容易失业。这也跟大多数人的感受相吻合,那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01第一,年轻人的工作经验不足。当然经验不足不是年轻人的问题,但是残酷的是,年轻人需要承担年轻的代价。网上有个非常有趣的段子,说一个大学生刚毕业找工作。面试时,用人单位问:你有工作经验吗?大学生:没有。用人单位:抱歉,我们这个岗位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我需要先有工作才能有工作经验。用人单位:那你就去工作呀。大学生:所以我来面试……好像谁都没有错,但是问题出在哪儿呢?年轻打工人希望社会能给自己一个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这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期望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用人单位上,它并不承担这种社会整体的责任。第二个原因,经济低迷期,最先被职场嫌弃的也是年轻人。用人单位在招人时,对人才技能和经验的需求是非常现实的,最好是上来就能干。年轻人的优势是白纸一张,用人成本低,而且更容易按照既有思路去培养他们的工作方法和习惯。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就是用人单位从投入到收获的周期比较长,不确定性也更高。在经济效益好的时候,用人单位或许可以着眼长远,承担这部分不确定性。但是在经济效益不好的时候,很多公司还是愿意用上来就能干活的人。因为公司大多是盈利性质的,也要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所以得先过了当下这一关,再说未来的事。所以年轻人因为工作经验不足,叠加经济下行,就业会面临更大的困难。02经济景气或不景气的周期,短则3~5年,长则十几甚至几十年,长到完全错过一代人的事业黄金期。如果一代人赶不上红利期,这一代人整体上就会处在劣势。在经济繁荣时期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仿佛搭上了一辆高铁,人少岗位多,事业和机遇都来得迅速而顺畅。比如加入WTO后,很多外贸企业的岗位多但是人才少,所以不论是不是外贸专业,只要是本科生,学过一些英语,几乎都不愁找不到工作。相反,在经济衰退期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则像是乘坐了一趟k打头的慢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就比如最近这几年,想进入金融行业的中后台岗位的话,如果你不是名校本硕以上,并且没有在大学期间就在这个公司实习过,基本是没什么希望的。再比如,如果想进入大厂工作,要么是名校的应届生参加校招,要么在平行公司有过丰富的工作经验、不错的工作成绩,或者丰富的可用资源,最后在pk掉大量的候选人之后,才可能会有机会。这些经验、成绩、资源,是需要在工作岗位上长期的积累才可以获得的,所以年轻人在这方面不具备优势。03这种不同的起点,对年轻人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个人事业的黄金期都是有限的,差不多就是从毕业到35岁这十年左右的时间。也正是这段事业开启的前十几年的时间,决定了人一生实际收入的2/3。经济不景气时期毕业的年轻人,与在经济繁荣时期毕业的同龄人相比,差距会越拉越大拉大。尽管他们可能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学习相同的专业,但师兄师姐因早几年毕业并遇到了好时机,能够轻松找到工作,并在职场中迅速崭露头角。而晚几年毕业的师弟师妹们,投递的简历可能连被看到的机会都没有。即便找到工作,也往往低于他们的期望,导致他们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就遭遇了挫折。更为残酷的是,当经济形势最终好转时,升迁和发展的机会仍然更倾向于那些早几年毕业,有更加丰富经验和显著成绩的师兄师姐。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一代人,更容易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个人努力;他们相信通过奋斗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励志故事。而经济低迷时期的一代人,多认为自己生不逢时,即使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在事业上有所突破。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的不公平,把成功归功于个人的运气。04年轻打工人的出路在哪里?短短几行文字,很难给大家太具体的择业建议。但是一些大方向上的思路,我这个过来人还是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这一代的年轻人,又碰上了经济低迷,可以说是祸不单行,双重压力。所以更应该好好规划自己的职业。首先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正因为你的同龄人容易陷入生不逢时的消极心态里,所以你的积极心态已经打败了很多人。我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时,一方面要看这个人的能力是否匹配,另一方面也要看他是不是足够想要这份工作。因为只有你足够想要,你才会努力地把工作干好。所以积极的求职心态也很重要。其次,要敢于面对不确定性。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大家都想要,但是毕竟能上岸的只是少数,而且门槛越来越高,大部分人注定是不会进入体制内的。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坏事。稳定永远是相对的,而个人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才是永恒的。人生的工作时间少则30年,多则50年,这么长的时间里,那些看似稳定的工作真的稳定么?社会变化越来越快,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时代的红利是什么。所以让自己保持一种灵活开放的心态,培养不断调整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是在未来职场生存下来的正解。不要期望在迈入职场的头几年,就把一辈子的事业给安顿好了,从此不在为找工作而发愁。人生是一次出海远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可预测的挑战,需要在风浪来临的时候见机行事,随机应变。而不是在上船之前,挑选一艘承诺永不沉没的大船。一个积极拥抱变化、不害怕变化的心态,才是年轻打工人求职的正确思路。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6月2日 下午 8:51
其他

送外卖的研究生,内心是怎么想的?

伙伴们,大家好.研究生毕业送外卖已经不算新闻了,因为我身边就有真实的案例。前几天听小助理说,他的同学小宇去年硕士毕业后,找工作一直不太顺利,于是索性去跑外卖了。毕业前,对于工作不好找,他们同学之间是有预期的,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设,但是没有想到现实的落差如此之大。高薪工作肯定是不敢奢望,能找到的工作中,总是有这里或者那里不顺心。要么五险一金不齐全,要么是需要上夜班,要么是网上爆料说这家公司各种坑……他的想法是,第一次找工作,可以找得慢一点,工资要求低一点,但是不能接受一个不正规的工作。尤其触动他的是,一个劳务派遣的岗位,和他竞争的都是211大学毕业生。小宇多次碰壁之后,终于有点破防了。他偶尔听说,有学长毕业之后去送外卖的,赚的还不少,所以就去问了问经验。一番权衡下来,他觉得送外卖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于是,他下单了一台2000多元的电瓶车,在平台注册后,正式成为一名研究生学历的外卖员。他心里是这么盘算的:即使现在他不去跑外卖,多半也是处在职业空窗期,在家里有时候还忍不住打打游戏刷刷短视频,时间照样上一天天过去。还不如有一份收入,比赋闲在家要强。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认识路、等电梯,还有部分小区不让外卖进入,一不留神就超时了,被扣钱是常事。前两个月差不多收入3千元,等熟悉了各种打法和套路,很快就进入正轨,最高的一个月赚了1万5。不过,和其他外卖员相比,小宇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不用租房,生活成本并不高,业余时间还能做个兼职赚点零花钱。而且,他送外卖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送外卖是个单位时间出效率的活,自己的付出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这种体验给他带来了发自内心的愉悦。他说,自己之所以决定去送外卖,因为在他的价值观里,比研究生送外卖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读了这么多年书,花了家里这么多钱,毕业后仍然无法养活自己。虽然外卖普遍被认为是没有学历门槛,单纯拼体力的工作,但是他只要多努努力,跑地勤快一些,月入过万是没问题的。比起找一个几千块钱坐办公室的工作,他还是觉得这段经历更划算。而且他还说,自己能赚多少钱,是市场说了算。如果市场给一个外卖小哥的工资高于一个研究生的工资,那说明研究生确实是过剩了。抛开所谓的面子和世俗价值观的审视,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选择外卖小哥赚更多的钱,可能是他当下更加合理的选择。跑了大半年后,小宇最近也开始感觉到,干外卖比以前难了。过去接一单最低赚7-8元,甚至还有10元一单的。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数了,最低一单只赚4元。现在的他也开始关注各种招聘信息,偶尔有面试也会去参加一下。在我看来,虽然硕士送买外的并不在少数,但是他们送外卖一般有较为特殊的背景,并不是人们以为的彻底抛弃硕士学历,一辈子跑外卖。多半情况是,是和赋闲在家,或者找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相比,送外卖是更符合当下情况的选择。因为赋闲在家,既不能积累工作经验,也不能积累钱;而送外卖起码可以积累钱。送外卖对于他们来说,更多是一种过度的权宜之计,多半在半年到一年之后,还是会回到正常的求职道路上。而且送外卖是堂堂正正靠自己的劳动把钱赚了,并没有什么可丢人的。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5月26日 下午 8:50
其他

这类工作的需求量很大…

伙伴们,大家好。你是不是经常能在网上刷到“轻松无门槛”“月入过万”的兼职培训宣传语。你是不是也曾经梦想:把兴趣当成副业,养养花草、拍拍照片;或者一边环游世界,一边轻轻松松就把钱就挣了,开辟人生第二曲线。而你看不到的是,兼职培训暴雷事件频发。很多兼职的市场其实非常小。当下各行业都很卷,本行的人都不一定能卷得赢,更不要说半路出家的新手小白了。并且,AI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副业的需求,许多基础重复性工作不再需要人了,优质的副业越来越少。
5月19日 下午 8:50
其他

复读都能如愿,就没应届什么事儿了

伙伴们,大家好。如今的考生不仅要和同龄人的竞争;还要面对复读生的“降维打击”。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53万人,其中复读生有413万。而本科录取名额一共就450万,仅比复读生多了37万人;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复读生都能如愿考上本科,那么留给应届生的只有37万个本科名额。看到这种数字,家长和考生们不知道是何种心情。01我2000年参加高考,高考人数375万,录取221万,录取率58.9%;我是81年生,那年全国一共出生了2078万人;所以同龄人中,10个里面有1个能上大学。今年的考生已经是1353万,是2000年的近4倍。而且录取率要比我们当年高多了,在90%以上。也就是说今年将会有1200万左右的学生迈进大学校园;在我们那时候,极少数人会复读,因为考不上本科也可以读个中专技校;学一门技术,也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那个时候还流行估分填报志愿,因为估分不准而错过心仪大学的考生并不少。这种估分失误的人里面,大多数也没有选择复读。比如当年我的分数是能上北大的,但是因为是估分拿不准,为了求稳,最终报了人大。那时候本科毕业就可以留校了,即使不留校,也不愁拿到offer,甚至有挑选的余地。反观现在,没有了估分制度,加上如此高的录取率,复读的比例反而越来越高。复读虽然改变了高考一锤定终身的情况,但是如果复读比例过高的话,对应届生来说,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卷的烈度。以前读个本科就会有不错的工作等着你,如今可能需要读一个重点才行。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感觉到,学历正在贬值,名校的大门口更加拥挤了;2023年北大清华一共录取8千多人,相比于1200万考生,相当于每千人中只有不到一个能上清北。而且,如果复读真的有效果,那么复读生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这不会带来人才筛选比例的提升,只能是提升大家卷的程度。因为卷,所以复读;复读的人多了,反而更卷了。一个恶性循环就这么开始了。02升学内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去年的“山河大学”被好好调侃了一波,幽默的背后是“山河四省”考生的辛酸;从名牌大学数量上看,北京有8所985,18所211;而河南、河北、山西三个省加一块,985数量为0,仅有1所211。从2023年高考清北在各省录取来看,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西这几个省的录取比也很虐心。所以不是他们生来喜欢卷,而是不得不卷。孔子在《论语》中指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说,诸侯们不应担心自己封地的人少,而是要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也就是说教育资源不均的背后,其实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大家应该都知道,教育经费主要来自C政收入;经济不发达的地区C政收入少,没有那么多钱分给学校。所以,虽然江浙等省份教育竞争也很激烈,但就整体高考升学率而言,相经济比落后省份并不低;另外,近几年大环境的变化也加剧了教育内卷。物价上涨,工资不涨,其实也算变相降薪;那么大家的收入减少,对教育的投入是否会变少呢?答案是并不会。有数据显示,如今的中国家庭,家里边每赚100块钱,50元要花在孩子身上,其中34块钱是孩子的学费。即使学历贬值已经明牌,家长们还是会All
5月12日 下午 8:50
其他

出海,也能成为建工人的选择

伙伴们,大家好。上周分享了张方老师在海外搞基建的有趣经历;这几年,建工人很不容易;也许你正在经历焦虑与迷茫,不知出路在哪里。张方老师参与了很多国内大型项目的建设,这两年也跑了国外的不少地方。他分享了自己在海外从事基建工作的实操经验和干货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看建工行业的未来。张方老师谈到,不光非洲,其实中国在全球绝大部分地方都有投资项目。比如在欧洲投资了一个轮胎厂,看中的是这里产业链供应配套比较方便和关税优惠;比如东南亚地区,除了新加坡比较发达以外,其他地区应该还是有很多机会,像雅万高铁;但是印尼之前比较排华,这个因素也要考虑,大部分都会选择对国人比较友好的地区。比如中东地区也是一个增长点。无论是科威特、伊拉克还是沙特这些地区都很富裕;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搞基建的热情很高。中东地区,由于地处热带,但有承办冬奥会的打算,会提出建设一些滑雪类项目的需求;而且海外还有不少颇具前瞻性的项目;比如中建在沙特承建的吉达塔,是全球首个超过1000米的摩天大楼。目前国内的建工行业内卷比较严重,上升空间相对有限;大部分人都是在工地待上一两年,进入不高不低的中层;之后的项目内容重复率很高,能力和职位都很难有大幅提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把一天过了两年。出海现在是一个重要现象;主要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张方老师说到,目前国外的建筑市场大致相当于我们2010年的状态,那时候刚开完奥运会,基建项目遍地开花,需求旺盛。如果进入成熟期,也就是城镇化进入到中后期的时候,这类需求会大幅减少。张方老师说他们在非洲有许多园林景观的项目;并且这类项目盈利都还不错;其中一个公园项目还成为了当地的网红打卡地;公园旁边建有一条人工湖,许多本地人都爱去湖边拍婚纱照。在非洲的不少园林项目的用料都是从国内进口;张方老师说,他们承接过一个公园改造项目;他们把之前的烂泥塘翻新成汉白玉石雕景观后,现在那里已经成为了热门景点;而且园林景观本身就是国家形象的体现;把汉文化的底蕴雕刻于一砖一瓦,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通过基建把中国的标准带到海外,为当地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还能收获一定的经济回报。张方老师说到,一D一路沿线地区不少国家的资源相对匮乏。一些地方水泥可能很昂贵,他们就会考虑自主生产水泥类产品。他们最近正在研究利用火山灰做隔墙,就地取材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企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工地,而是要往上游和下游探索;只有打通整个产业链,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就像传奇手机和卖咖啡的跨界合作,可以让企业更加强大。我们不需要管理整个产业链,只要掌握其中一部分,就可以顺着大势发展。其实上世纪90年代,邻国日本也掀起一股出海潮,当时有很多日本人来华工作;现在我们的出海潮不过是晚了一些,但绝对赶趟。有伙伴问到,外派的招聘信息通常会在哪里发布呢?张方老师说海外基建项目的员工多来自内部推荐和校招;在派到海外之前,企业会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保证派出的员工到岗后就能立马上手工作;因此在选聘工作人员的时候,许多央企基建单位更看重员工的稳定性和经验;而且招聘时不会Qi视女性。因为项目部相对封闭,安全也有保障;女性员工过去也多从事行政、后勤类的工作,并且非洲对女性很友好。其实现在出海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了许多;国内的大多数产品都可以在海外找到,不仅仅是欧洲,非洲大部分商品也都是中国制造。张方老师说他有一次在迪拜转机,不小心弄丢了水杯,让朋友帮忙买一个新的,只要求不要中国制造的;朋友找了一下午也没找到,可能觉得价格贵或者没有其他选择,后来他自己去了一趟也没找到,最后只能随便买了一个,结果还是中国制造。很多当地人,像机场的安保人员,因为来当地工作的中国人多了,他们基本上也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词汇,比如皮带、钱包、鞋等;部分当地人还能说简单的中文,并且他们对和中国相关的东西很感兴趣。而且中国人最大的特点是适应能力强,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还有伙伴问到,出海工作是否会有年龄限制。目前来看,非洲那边不论是基层类岗位还是管理层岗位人才都是非常紧缺的;一般来说,年轻人学习能力较强,新环境适应起来也更快,因此在一些科技、创新类的行业,年轻人更受欢迎;然而,在建筑行业,首要条件是经验和稳定性,年龄可能会成为一个考虑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张方老师说国内的建造师在海外市场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海外工作,企业更注重个人的能力,如沟通、履约、现场把控、资源调配等。他所在的埃塞俄比亚项目部就是按照当地的管理方式运作。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不一定需要特定的资质或认证;但是对能否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解决现场问题较为看重。就目前来看,国内的建工行业确实面临着不少挑战。经济增速放缓,行业过度竞争,加之市场需求减少,有些地方可能还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都成为了建工行业实实在在的困难。但困难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没有出路或没有意义。事实上,越是处于这样的行业大环境之下,我们就越能看到个人在这个行业中的潜力和价值。建工行业对新技术、新材料的需求仍然是与日俱增的;比如绿色建筑,这方面人才依然稀缺。也许,国内的市场确实存在着一定饱和,但海外市场,尤其是一些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对于基建的需求还很旺盛。可以说,建工行业为整个人类社会提供的价值依旧不容小觑。而作为建工人的伙伴,无论你是选择留在国内,还是奔向世界各地;无论你是选择坚守一线施工,还是去做管理层,甚至你想向更高层发展;建工这个职业,它依旧还有足够的空间来让你实现自己的价值。董其昌曾写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当下没有太多的选择和负担,又想深入了解外面的世界;出海也许是我们“看”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对于没有出去的人,总觉得国门太高,走出去太难;但是当你走出去了以后,也许会发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4月28日 下午 8:51
被用户删除
经济

重磅!东北大利好来了?!

近日,国家批复同意吉林省进一步扩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增加俄的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和嘉兴乍浦港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入境口岸。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真可怕!儿子竟然也在学烂梗…

伙伴们,大家好。不久前跟儿子探讨过人际交往的问题,儿子也在向着那个交友的小目标积极靠近:特别是日常会跟同学主动打招呼了。只是前浪未退,后浪又起。和同学的交流中,他经常因为跟不上大家的聊天节奏而感到自卑,总觉得自己知之甚少。同学脱口而出的一些梗更是他闻所未闻、不曾听过的新名词。夸人的时候喜欢说“666”,怼人的时候形容“你这个老6”,至于“蓝色妖姬你不爱”这样的新词......别说是儿子,有时候就连我们大人都不太了解。儿子的描述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现在的孩子竟然将网络名词玩的滚瓜烂熟。我们这一代在小的时候,最多也就是捧着小霸王游戏机,玩玩魂斗罗和俄L斯方块。只不过这些东西也并非我当时的爱好;那时候我也觉得跟同学有很大的差距、有聊不到一起的隔阂。面对这种差距与隔阂,我并没有想过做出弥补。一来不是真的喜欢,二来是觉得没有必要。然而儿子正在经历的却是他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相比于我们那个时候,他的年龄更小,面对网络流行语时还没有太多的分辨能力。儿子如此,他的小伙伴们亦是如此。现在这种网络流行用语的出现,则更像是人们用来划定圈子的手段。有很多人想要通过说梗来证明自己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它听起来有点像某些行业的“黑话”,存在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辨别圈子,也可能是为了交流更加方便。当它把一件你所不知道的事情变成了一个梗,而这个梗让听到的人觉得舒服,会让他们产生自我认同感,“黑话”便流行起来。“网络黑话”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扩展性。某些圈子的“黑话”只会在特定的圈子当中流行,而“网络黑话”却可以扩展到各个层面。年轻人与互联网之间,本身就具有紧密的联系,对“网络黑话”也更加具有认同感,这也是“网络黑话”加速流行的主要原因。高中生以上在接触“网络黑话”时已经具备了分辨能力,因为他们的语言体系已经成熟。对他们来说,就好比学了一门“外语”,但也不会对自己的“母语”产生多少影响。然而,当“网络黑话”下沉到了“母语”,到了那些还未成熟的幼儿人群里;这便让人有些不寒而栗。这些孩子既没有价值观上的辨别能力,也没有建立成熟的语言体系。跟风、随大流地说些“口水话”倒还其次,阻挠孩子的语言系统发展才事关重大。在面对手机、短视频、游戏的三座育儿大山时,家长们就已经焦头烂额,网络流行语的侵蚀可谓是让大家感受到了“山外有山”……“网络世界”和“快餐文化”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肉眼可见的负面侵蚀;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这样一个问题:烂梗下沉到低龄幼儿当中,这究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还是社会发展导致的整体文化水平的倒退?还记得,90年代曾经流行过的“火星语”和“火星文”,成为了那个年代特有的流行。QQ签名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文字,它是年轻人非常热衷追逐的“非主流”。不过在当时的那个年代,“火星文”的出现更多的还是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并没有向下延伸。这与PC网络大有关系,当时的人们对网络的使用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几乎只限于从电脑上获取信息,并不是人人都具备上网条件。现在移动互联网发达,PC网络端从电脑发展到手机;直接导致了网络低龄化的出现,年龄更小的孩子过早地进入了网络世界。在他们还没有搭建完成的语言体系里、世界观当中,网络烂梗横冲直闯,有些甚至还带有侮辱和D俗的负面色彩。孩子们只是觉得好玩就进行跟风,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耳濡目染下更不会利于孩子成长,也就难怪会被央视痛批了。儿童语言体系的建立有“难”“易”之分。人们日常使用的口语词汇比较简单,用语也并不丰富;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学习一些书面语体系,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表达形式。然而深度的表达意味着要有深度的思考。不论是阅读理解还是作文表现,这些都代表了思维与表达的深度。语文的学习过程,除了看书识字,更多的是在锻炼深度思考的能力。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儿子在进入三年级以后,写作文的要求开始从简单的表达过度到要求从多个角度深入描写。这时候,语文对他的思维要求开始提高,孩子写作和表达的压力也就相应出现了。想象一下,当我们正要带着孩子深入写作、深入表达时,“网络语言”就像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用一种基本不需要动脑的成型体系去顺应人性懒惰的一面:只是为了求快,求简单。哪怕已经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恍然大悟”与“不明觉厉”,都会被一个更简单的“666”替代。这种简单化的表达让孩子们感觉找到了一种新奇、时尚的东西,打破了他们的价值观认知:原来这才是正统的表达方式。可想而知,这对孩子们语言系统的形成有多么致命,对语文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又有多么巨大。我儿子前两年参加过一个夏令营,同组的一个5岁孩子喜欢念一首“儿歌”,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业是好汉,老妈发现怎么办?拿起菜刀跟他干,干不过,怎么办?跳楼去找奥特曼!奥特曼,飞得慢,飞到凌晨三点半!老爸发现怎么办?拿起锤头跟他干!干不过,怎么办?跳楼去找芭蕉扇,芭蕉扇,很破烂,实在不行放Z弹!炸得爸妈稀巴烂!他们不死怎么办?接着再放个手L弹。而我儿子还一直跟在后面学。但整首儿歌充满了对学校和父母的仇恨、逃学和B力,甚至还有很多叛逆。一个5岁的孩子就已经将这些东西烂熟于心、引以为荣,而我儿子却还在因为不知道这些“流行”表现得十分自卑。小朋友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成年人的我听得直冒冷汗。孩子们在无法甄别的年纪每天被灌输这样的思想,未来会发生什么呢?而央视也发文痛批“5G”儿童,其实这也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短视频以及网络主播需言之有度。现在我对于儿子同龄社交的问题也淡定了许多。如果孩子的合群是跟更多的人合拍、打成一片,凭借网络用语进入他们的圈子,那么我觉得,这样的群不合就不合了吧。移动网络对孩子的伤害是应该得到重视了!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2023年3月2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我准备万全去考证,差点栽在这两件事上…

从最初一门课要复习1个多月,到一门课2周过完,再到半天总结为几页纸,最后几分钟就可以把一门课回想一遍,不仅是效率的蜕变,我的心态也从焦虑、迷惘,近乎绝望变为安定、从容,这就是融会贯通的力量。
2021年5月30日